邢妍慧
【摘要】初中美術課程是義務教育的重要藝術學科,這一階段的有效教學對夯實美術基礎、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均有積極意義。而美術特長生作為未來藝術創作的儲備軍,其培養方法與策略顯得更加重要。筆者結合初中美術教學的內容,再加上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與體會,談一談對初中美術特長生的培養認識,期望與更多教育同仁切磋和討論。
【關鍵詞】初中美術? 特長生?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7-0160-02
新形勢下的初中美術教育活動以調動興趣、培養能力、增強審美為根本目標。而素質教育的推動作用下,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有關美術特長生的培養問題也成為廣大教師關注的課題內容。從中學階段開始培養美術特長生,夯實美術創作基礎,為未來藝術發展提供儲備人才,推動我國美術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現實意義。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我認為培養初中美術特長生的主要策略包括以下幾點:
1.培養興趣,夯實基礎
美術特長生的教育活動應從培養興趣、夯實基礎為切入點,在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技法的前提下,繼續深造學習。因此初中美術特長生的培養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原則,合理規劃培養方案,例如,七年級以培養興趣為主,先練習簡單的手工制作、繪制卡通等活動,滲透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八年級開始接觸素描,了解素描知識,掌握素描方法,激活繪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除此以外,還要進一步學習水彩畫、彩鉛畫、水粉畫的技能技法,提高色彩應用意識,逐步走向美術特長訓練的正軌;九年級以拔高訓練為主,繼續發揮學生的美術特長,開展中國畫教學活動,掌握創作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初步體驗中國畫的精髓。有了扎實的美術基本功,才能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美術創作的熱情與動力,為美術特長生的進一步發展做好準備。
2.合理規劃,保障效率
美術特長生的成長與進步是循序漸進的,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過程;美術教師作為特長生的領路人,要做好示范榜樣作用,幫助學生合理規劃訓練進程,在此過程中形成正確的美術創作思路、掌握美術創作技巧、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在藝術道路上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首先,合理規劃,保障訓練效率。根據每個特長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明確不同階段的訓練內容、訓練目標及具體要求,動態觀察每個學生在訓練中表現出的問題,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方法與策略,克服缺點;其次,制定多元化的訓練方案,培養特長生參與訓練的主動性。例如交替采用默寫、觀察、臨摹和寫生等不同方法,結合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長能力,安排訓練內容;最后,采取校內外訓練相結合的形式,帶領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在網上瀏覽名家作品、研究專業美術知識、參觀美術展覽等,這種多樣性、立體化的美術活動有利于提高特長生的專業水平。
3.創設氛圍,多元實踐
初中美術特長生基本對美術創作較為感興趣,但是受到年齡、思想與經驗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他們的美術創作積極性并不穩定,需要美術教師多加引導,創設濃厚的美術創造氛圍,讓特長生全身心地投入美術創作和自主探究活動中,通過多元實踐形成濃厚的興趣,產生訓練動力。一方面,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特點不同,制定差異化的繪畫方向,鼓勵學生用好手中的畫筆,大膽地開動想象力與創造力,用繪畫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體驗繪畫帶來的樂趣。由于中學生缺乏扎實的美術基礎,所以美術教學活動多以臨摹為主,在此基礎上進行記憶畫和想象畫,由淺入深地訓練,更利于培養美術興趣、提高美術技能;另一方面,讓美術特長生的技能有用武之地,鼓勵他們創造更多有新意的美術作品并積極參加比賽,定期展示作品、交流創作經驗,在切磋與溝通中激發靈感。
4.持之以恒,提升素質
對于美術特長生的培養不能局限于技術層面,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動向。首先,中學生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畫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美術學習和訓練的過程是充滿艱辛的、困難重重的,單靠興趣的支撐很難堅持到底,所以對于美術特長生,我們還要關注他們的良好意志品質,培養務實精神,確保持之以恒地堅持訓練,養成良好的繪畫學習習慣,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成長與進步。其次,由于特長生獨具美術創作天賦,在教師、同學和家長的聲聲贊揚下,他們可能產生驕傲心理,甚至自以為是,不能沉下心來夯實基本功,這種錯誤心理對他們提升美術創作能力非常不利。因此美術特長生的輔導還要從心理層面著手,通過鑒賞名家名畫、參加比賽活動、兄弟學校切磋和交流繪畫經驗等多種形式,讓他們認識到“人外有人”,藝術創作是永無止境的,不能因為眼前的小成就而不思進取、停滯不前,還需繼續堅持、繼續努力,不斷挑戰自我、提升能力。另外,美術創作能力是長期積累的結果,需要學生手、眼、腦等多重感官協調并用,而面對枯燥的訓練過程以及高難度的技能技巧,很多學生對自己失去信心、半途而廢,對于這種情況,我們要耐心地鼓勵和開導,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突破自我。
由上文可見,初中美術特長生的培養工作任重道遠,想要更好地發揮特長生的美術優勢,挖掘美術發展潛力,必須樹立全新的教育培訓理念,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切入點,執行個性化的培養方案與教育方法,培養更多優秀的美術人才,讓每個美術特長生都能發光發熱,為自己的人生“畫”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5.利用實踐性課程教學方法,通過模仿與汲取完成美術課程教學訓練
在初中美術的日常課程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通常會將一個班級的學生組織在一起進行系統的美術知識內容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階段內容往往參照的是大部分學生的平均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和對知識的學習接受能力進行的,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教學知識內容在接受范圍內,或是正好符合他們的學習階段內容。但對于美術特長生來說,這樣的教學內容遠遠滿足不了他們天才美術繪畫能力對于知識的需求與渴望。基于此,作為美術教師來說,在日常的美術教學課程內容結束后,可以針對這一部分美術特長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和空間對其進行另外的集中式實踐訓練教學,針對他們的特長進行針對性的實踐教學培訓。在培訓過程當中,美術教師為了將他們的美術潛能更好地挖掘出來,實現他們美術繪畫能力最大程度的提升,可以通過借助現代化多媒體設備進行現場視頻教學,通過播放或者演示一些教師的日常作畫手法和過程,讓學生在感悟中通過對教師握筆姿勢、繪畫手勢以及繪畫習慣的模仿與學習,汲取到更多的美術繪畫技巧和手法,并將自己完成的繪畫作品與臨摹美術教師的繪畫作品進行對比,并從中找到自己在美術作品上存在的不足與欠缺,并學會主動的去改進,通過評價與自我評價,不斷地完善和豐富自己的繪畫作品,使其更加生動完美。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擴散性思維出發,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命題與繪畫,然后在作品完成后,在教師予以的誠懇評價基礎上進行改善與優化,同時供其他學生模仿使用,讓水平一般的學生與自己一同進步,讓自己在不斷的比較當中,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自主地進行修改與完善,督促自己不斷的學習與進步。通過大量的實踐性教學研究,這種教學方式是非??扇〉?,而且對于特長生的美術技能培養和美術認知的豐富上有非常有利的推動作用和意義。
6.美術專業特長生不僅要美術能力強,還要注重專業文化課成績的提升,做到兩者一手抓
很多特長生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和家長以及相關教育機構為了升學率,更加注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從而忽視了學生專項技能成績是與美術成績是相輔相成的存在的,在進行藝術生升學考試中,只有兩項成績都達到升學分數線才能被錄取。但是,以往的美術特長生的教學中,相關教學工作者以及相關專業藝術工作教育部門因為沒有很好地協調好文化課程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教學之間的關系,過于偏重對文化課的成績,忽視了對專業藝術類課程的學習,導致傳統的??平虒W升學率一直不理想;同時,過于注重專業課程教學,忽視學生的文化課程教學,也是導致學生素質不能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教學誤區,與學生的個性化、全面性的健康發展教育目標有很大的出入與不同,因此,只有在進行學生的教學管理中,只要將文化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兩者融合才一起,兩者共同并重的情況下,才是使相關藝術類教育學校長遠發展的基礎保障和實施條件。
7.在進行初中美術特長生的技能培養方面,要從學生的基本素描結構技能掌握情況入手
在進行美術教學中,不管是后期的色彩靜物繪畫還是人物速寫,都是以熟知物體的基本結構為繪畫基礎的。在靜物的教學主要從集合的形體概念去分析物體的機構、掌握集合體的明暗關系,對物體的明暗關系進行充分的理解與概括,通過主次分析,突出繪畫主體等。在進行幾何物體的分析中,教師可以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通過資質美術教具的方法,將幾何形體拆分為幾個不同的結構部分,組合而成。例如,將圓錐分為五部分,或者是三部分構成,通過分解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地了解到美術繪畫作品參照物的結構構成方式,并通過明暗關系,突出靜物的的主體。常見的美術教具原料通常以石膏體為主,結構立體性更加的鮮明,在燈管的照射下,明暗面更加清晰,利于學生理解,更能鍛煉特長生的美術能力和知識的掌握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峰.初中美術特長生個性化教育現狀及措施[J].讀與寫,2018(9):256.
[2]王春暉.初中美術特長生輔導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1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