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霞
【摘要】立德樹人的理念不單單為幼兒園階段的德育教育打好了基礎,同時也改變了德育教育的方向。幼兒園要對德育教育的作用進行重新定位,把德育知識當作幼兒發展的先前條件,和其他教育進行有效結合,提升幼兒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從立德樹人的角度出發,幼兒園德育教育中要從提升幼兒的內在美為主,建立德育教學體系,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好基礎。
【關鍵詞】立德樹人? 幼兒園階段? 德育教育? 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9-0028-02
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對幼兒園階段的德育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幼兒園德育教育要進行創新,包括對教學內容以及相關的功能,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對幼兒展開德育教育,最大化提升幼兒的品質和學習能力。在這一基礎之上,下文主要對幼兒園的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相應的策略。
一、幼兒園開展立德樹人教育出現的問題
1.家長對德育教育的不重視
在幼兒園階段開展立德樹人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讓幼兒可以受到全面的教育,但是從現狀來看,我國的幼兒園教育中依舊存在著很多問題。現階段,對幼兒展開思想道德的教育不是很順利,家長也不太重視對幼兒的德育教育,還有家長直接給予幼兒在物質上的滿足以及情感上的溺愛,這些都會導致幼兒在剛開始接觸教育時,做出和德育教育相違背的事情,這些不好的行為以及思想,一旦進入到孩子的思想中,會對幼兒以后的發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
2.老師缺乏正確的教學模式
此外也可以看到,在現階段,幼兒園所展開的立德樹人教育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際教學上,老師采用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包括在實際教學上的內容無法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等。比如在德育教育的教學上,因為老師沒有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這也導致教學內容太過復雜,沒有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幼兒無法深入理解。在實際教學上,幼兒也缺乏教學表現的機會,在教學上展開統一教學,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化發展,沒有注重幼兒在教學上的主體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德育教育的開展是不利的。從以上幼兒園教學融入立德樹人的分析來看,現階段,德育教育還沒有取得有效成果,但是因為德育教育對幼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老師要想出策略來解決這些困難,保證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立德樹人理念下,幼兒園德育教育的開展模式
1.建立相應的活動體系,對教學內容進行劃分
立德樹人的觀念下,幼兒園展開德育教育,不單單是培養幼兒的道德素養,還要促使幼兒成為一個品格優質、道德高尚的人,所以,老師要把德育教育中的內在美作為主要教學主題,在這個大主題中又包括誠實守信、懂禮貌、樂于助人以及感恩和熱愛自己的國家這幾個方面,在行為美中包擴了對勞動的熱愛,勤儉節約、愛護公共場所、遵守紀律以及健康和諧的生活這幾個方面。如果活動上的主題不一樣,那么就要從活動內容以及選擇相關策略來構建相應的策略,并且教學上的內容要和幼兒的實際生活有關聯性,比如在學習“誠實守信”這一節內容時,這一主題主要是包括如果借用了別人的東西要記得按時歸還,不可以在他人不允許的情況下去拿其他人的東西,不要弄虛作假欺騙他人,如果做錯了事情要主動去承認錯誤等等,在行為美的教學上,可以圍繞著“熱愛勞動”這一節內容來展開教學,這一主題包括自己整理自己的東西,比如疊被子以及對自己物品的整理,積極參加學校內的活動等,這些主要是在德育的基礎上開展的,這也相應地展示了在幼兒園內部德育教育的意義所在,促使幼兒可以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品質和學習能力。
2.加強家園合作,提升幼兒德育的教育效率
家庭是每個幼兒成長道路上的第一個環境,同時也是在幼兒園教學上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合作者,如果想要提升幼兒園德育效率,就要提升幼兒園和家庭的配合。為了促進家庭和幼兒園的有效結合,幼兒園要注重和家庭的互動和溝通,并且最大化提升家長的教育效率,對教學上開展的德育外在力量進行完善。家庭和幼兒園的有效結合,一方面包含了幼兒園和家長代表之間的溝通;另一方面也包含了幼兒園內舉辦的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班級家長會、班主任家訪等方式,現代科技也進步了,在手機上就可以進行溝通和聯系,因此也推出了在微信班級群以及QQ等信息化的方式。幼兒園在建立德育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以及在教學模式等都要考慮到家長的參與,在這樣的情況下,幼兒園和家庭的有效結合,為幼兒的德育教育開展建立了和諧的氛圍,這樣一方面提升了幼兒的道德品質;另一方面也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打好了基礎。
3.老師提升自我素養,為幼兒做好榜樣
在幼兒園階段,老師一方面傳授給幼兒相應的知識;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幼兒的人格。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老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加強對幼兒展開德育教育的理念,從立德樹人的本質出發,對這一理念進行深度分析,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以及整體素養。在實際教學上,老師要清楚自己的崗位職責,并且知道在德育教學上的教學目的,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培養自身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們做一個好的榜樣,在這樣的德育教育背景下,幼兒可以更好地吸收到教學知識。此外,老師也要尊重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在幼兒的實際活動中,老師可以融入自己的道德理念,在教學上融入德育教學,讓幼兒真切感受到老師的內在美、語言美,以及老師獨特的魅力,比如老師在每一天的早晨,都站在門口迎接幼兒,臉上要掛著微笑,并且語言要柔美,對幼兒的到來進行問候,讓幼兒體會到被人尊重是什么樣的感覺。此外,在和幼兒相處的過程中,老師也要經常性地用到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促使幼兒清楚,助人為樂是很快樂,并且也激發了自身感恩的心。所以,老師要不斷地提升,為幼兒做好榜樣,以自身的良好行為來影響幼兒的正向發展[1]。
4.營造教學氛圍,改變教學模式
以往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老師采取說教形式,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達標。為了讓幼兒積極參與到德育的教學中,老師要在德育教學上改變教學模式。比如在德育教學上,老師可以從幼兒的常規活動出發,對于不同的主題以及不同的教學,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促使幼兒獲取相應的知識,完善幼兒的人格,并且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道德理念。首先,可以在幼兒的衛生檢查中以及吃飯時間、放學階段來融入德育教育;其次,在幼兒的常規活動中來融入德育教育,比如升國旗、值日等,以此來加強幼兒的德育意識;然后,要注重對幼兒德育行為的培養;最后,要從教學的主題出發,比如愛國的主題,完善幼兒的人格發展,激發出幼兒良好的行為。這樣的教學模式,是對以往教學的改革和創新,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促使幼兒對德育知識的吸收,并且做到學以致用。
5.明確德育教學目標
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老師要遵循新課改的發展規律,在教學上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把教學上的主體地位還給幼兒,尊重幼兒、關心幼兒,并且和幼兒拉近關系,這樣也為之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從德育教學上出現的問題來看,在幼師的觀念中,幼兒是接受教育的一方,因此,老師有時會從自己的感受中來進行德育教育,其主要的方式就是老師的說講式教學。但是大多數老師只關心幼兒的外在狀態,忽視了對幼兒的德育教育,這就違背了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因此在教學上,老師要先明確德育教育的目標,并且把這一理念全面覆蓋在教育教學中[2]。
6.從幼兒的實際認知出發
對于德育教育,老師要從這一教學的主要特征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要遵循幼兒的實際發展規律,在教學中融入趣味性,最大化提升幼兒的道德水平。比如,有的幼兒在教學上表現出了自私的行為,老師可以針對幼兒的這一現狀,在教學上播放一個視頻,采用這樣的模式來教導幼兒,讓幼兒知道分享的樂趣,還有促進幼兒鍛煉身體等。此外,老師可以在教學上構建相應的情景模式,在這一模式中,對幼兒展開德育教育,比如在公共場合,不可以大聲喧嘩、在排隊的時候不可以插隊、在公交車上,要進行禮貌排隊,在等紅綠燈的時候,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的原則,這些都可以提升幼兒的認知,并且保障幼兒的全面發展。
7.引進繪本等書籍來展開德育教育
使用繪本展開德育教育,這對于小班的幼兒是非常有效的。首先,繪本中的內容比較有趣,并且色彩運用得非常豐富,可以最大化提升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自主去閱讀,幼兒會從繪本中吸收到德育知識,并且也修正了自身的認知。此外,老師也可以為幼兒提供相應的繪本書籍,并且給足幼兒時間和空間去閱讀這些書籍,這也保障了繪本書籍對幼兒的德育教育。比如說“三字經”,幼兒閱讀這一書籍,不僅傳承了我國的優秀文化,還可以在這些素材中,吸收到德育知識,這對于的德育的傳播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
三、結語
以上就是在立德樹人背景下,對幼兒展開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德育的開展和班級老師以及家長都息息相關,因此要對德育教育的開展進行改革和創新,加強家校結合,建立相應的活動體系,對教學內容進行細分,此外,老師也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為幼兒做一個好榜樣。活動的內容要從幼兒的認知出發,最大化保障德育教育的質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牛蓓蓓,李俊生.“立德樹人”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幼兒園德育[J].科幻畫報,2021(4):230+232.
[2]彭鳳.“立德樹人”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幼兒園德育[J].學前教育研究,2020(7):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