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紅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幼兒體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幼兒足球作為幼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眾多幼兒接受和喜愛。當前幼兒足球教學存在專業教師缺乏、課程設置隨意、社會參與意識不強及資金不足、硬件跟不上等現狀問題。本文旨在探索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的開發與實施,以彌補和完善現有幼兒足球課程不足的內容。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應遵循發展適宜性、內容生活化、組織活動性原則,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四個方面進行開發與實施。
【關鍵詞】幼兒足球 ?課程游戲化 ?開發 ?實施
【課題項目】本文為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2019年度課題《幼兒園足球教育推進途徑與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立項號:mjykt2019-194)。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0-0150-02
一、目前幼兒足球教學現狀
(一)專業教師缺乏
幼兒園開設了足球活動課程,但由于幼兒教師專業的局限性,對足球運動缺乏了解,不明白如何系統的開展足球教學,只能依賴一個專業教師,通過輪流的形式來組織活動,有些班級只能半個月輪一次。
(二)足球課程隨意,缺乏系統性
足球進入幼兒園比較晚,國、省、市沒有一套相對完善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由教師自主組織,往往缺乏系統性、科學性與合理性,隨意性較大。
(三)社會參與意識不強
幼兒足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是共識。但在我們生活中,整個社會足球氛圍不濃厚,家長出于對幼兒安全和未來實用性考慮,對幼兒參與足球運動持消極態度。孩子自然很少有機會接觸足球,不能與同伴一起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就更談不上培養孩子的“球性”[1]。
(四)資金不足,硬件跟不上
目前,足球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困難,經費不足是阻礙幼兒足球開展的重要因素。經費不足,導致很多硬件設施跟不上,相關足球游戲器材跟不上,無法聘請更多專業的足球教師等。
二、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的開發原則
在幼兒足球課程游戲的開發過程中,應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愛好,通過創編生活化的游戲,讓枯燥的足球技術變得輕松、愉快,使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具有游戲性、愉悅性、合作性、挑戰性、對抗性等特點,使幼兒在游戲中身心得到鍛煉,享受快樂。其在開發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發展適宜性原則
通常,有三種角度思考幼兒足球課程游戲的內容開發:一是以是否符合幼兒興趣為標準選擇課程內容;二是以是否滿足社會價值尺度為標準選擇課程內容;三是以是否具有知識性為標準選擇內容。開發幼兒足球游戲課程不僅要以兒童為中心,還要以幼兒足球興趣為基礎,兼顧社會價值、相關知識,把興趣、價值、知識進行有機結合。
(二)內容生活化原則
美國教育家杜威主張“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因此,生活是足球游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足球游戲課程內容必須融入生活。足球游戲課程內容來源于幼兒生活中常見并感興趣的、符合幼兒認識水平的事物、現象和事件;從教育內容的編排來看,教育內容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既要符合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又要符合幼兒心理發展規律,符合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生活邏輯。
(三)組織活動性原則
為充分調動兒童的自主性和靈活性,足球課程游戲化要遵循組織性、活動性原則。足球游戲課程不僅表現了活動本身的外在特征,而且可以激發幼兒的內在需要、思維、想象、情感等。
三、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的開發與實施策略
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的開發就是將足球運動當成一項游戲,通過幼兒喜愛的游戲方式來進行教學,讓孩子們體驗足球運動快樂的同時,培養運動素養與個人品質。足球是一項需要具有良好的體能與身體平衡控制力的運動,在足球運動的時候,幼兒能夠將自身的運動能力完全展現出來,讓自己運動技能和體能得到更好地錘煉。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的開發探討的是課程形成、實施、評價和改進的方法和途徑,包括四個環節: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2]。
(一)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目標
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首先是足球,讓幼兒能強身健體,學習足球基本技能;其次是游戲,讓游戲元素融入到足球運動中,讓幼兒產生興趣,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技能。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的一般目標是讓孩子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足球技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具體來說,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的目標是培養幼兒基本的足球素養、激發幼兒對足球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意志品質和全面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
(二)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內容
1.教學計劃。幼兒足球教學本質上也是體育教學,體育教學是指根據體育教學規律,將各種體育教學要素結合起來制定的教學計劃。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們將幼兒分為小班(3~4周歲)、中班(4~5周歲)、大班(5~6周歲)三個年齡段,制定3個學期教學計劃,每個學期計劃設計6個單元計劃(12個學時計劃)。然后根據教學計劃,制定具體的單元教學計劃與學時計劃,設計原則為:小班主要是讓其認識足球,在抱抱、踢踢活動中培養對足球的興趣;中班在熟悉足球、喜歡玩足球的基礎上,進一步融合學習簡單的足球技能;大班在豐富的游戲和訓練中學習基本技能、知道足球運動必須遵守的規則、取勝戰術,并愛上足球運動。
在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教學計劃安排中,大多數大、中、小班的教學均按6單元,每單元2個學時,一共12學時學習。
2.課程內容。結合幼兒身心特征,將足球課程與游戲結合,內容包括基本技術動作、戰術素養、足球規則和團隊合作等。小班強調更多的是參與足球、培養興趣,中班學習足球的一些基本技能,大班則在學習足球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培養技戰術(如團隊協作、配合、溝通等)層次的內容。例如:小班學習中的小游戲:(1)運輸小煤炭(隊員一橫列,聽口令做動作,將球運到圓圈),練習球感;(2)交通紅綠燈(隊員跑車帶著球在區域內運球,紅燈停綠燈行),練習控球;(3)把球送回家(中間圈是家,先用手體驗,再用腳踢進家),鍛煉傳球;(4)穿越尼羅河(尼羅河球場有一條鱷魚隊員,帶救生圈球躲避鱷魚隊員),進行對抗比賽鍛煉;(5)接力賽(運球接力比賽),鍛煉合作精神和契合度。
中班的小游戲:(1)瘋狂的賽車(規定好行進路線并做運球示范,先熟練,后比賽),練習控球;(2)踢箱子找禮物(用不同顏色標志桶擺成一列,聽口令踢顏色),鍛煉傳球;(3)極限挑戰(將標志桶、小欄架、繩梯等在場地內布置賽道,比誰快),鍛煉敏捷性;(4)給小豬搓澡(根據教師口令,幼兒不斷用前腳掌做拉球、搓揉球等動作),練習球感;(5)眾志成城(幼兒成一列縱隊,每人一個球,越過障礙運送球),鍛煉協同性。
大班的小游戲:(1)拖拉機(幼兒列成一隊,每人一個球,第一個從起點拖拉球運到終點后,第二個幼兒才開始拖拉,依次進行),球感練習;(2)奪寶奇兵(幼兒分為三隊,中間放很多寶物球,每人先用手后用腳,用不同的運球部位快速從中間奪寶)練習控球;(3)打保齡球(幼兒用規定動作傳球射擊標志桶,根據擊倒數目計算得分),練習傳球;(4)小蜈蚣建房子(將幼兒分為三隊相互進行比賽,每人一個球及一個標志盤材料 ,每隊按規定路線運球到達終點把標志盤壘起來建房子,看哪個隊的得分高),鍛煉合作性;(5)搶奪果子(分為4個小組,每組3 人,進行小場地比賽,爭搶球果子 ,并帶回家射門,看誰得分多),對抗比賽。
(三)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的實施
具體組織、實施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的效果,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為更好地、更有效地組織實施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教師要開展豐富的足球教學組織模式,靈活采用語言、直觀演示、游戲法、競賽法等多種手段,因材施教。
幼兒足球技能的教學不能僅僅是枯燥的教學和訓練,更應“潤物細無聲”,在游戲中寓教于樂。幼兒足球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巧妙營造輕松愉快氛圍,設計讓幼兒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如,在教學“聰明的兔子”足球游戲時,兩只小白兔和它們的孩子正在森林里快樂地玩耍。此時,突然出現兩只大灰狼。面對危險,兔爸兔媽很聰明,他們挖了三個洞(標志桶)。由此構建了游戲場景,讓幼兒在逃離狼群的過程中,引導學習運球和傳球的技巧,慢慢地、饒有興趣地練習足球技能,從而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評價
體育教學評價是指根據體育教學的目標和原則,對體育“教”與“學”的過程和結果進行量化評價和價值判斷。評價要解決“為什么評價”“誰來評價”“評價什么”“如何評價”四個基本問題。
游戲化足球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更好地優化課程,改善課程,提升教學質量,可由專家、專任教師、家長以及幼兒四個維度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分別為兒童評價自己和同伴;家長評價教師的過程、兒童的變化和課程內容的優化;專家評價課程、課程開發過程和課程效果;專職教師評價幼兒參與課程的情況、幼兒身心變化及存在的問題。
四、結語
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開發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進行充分的設計,寓教于樂,同時又要有組織性。實踐表明,幼兒是完全可以進行足球活動的,事實上,大多足球明星都在幼兒時期就接觸足球。開發和實施幼兒足球課程游戲化是一項非常有意義工作,在游戲中進行學習足球,既能培養幼兒的足球興趣,還能培養自身的團結意識、競爭協作意識和堅強的意志品質,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君湘.基于游戲的幼兒足球課程開發與實施[J].學前教育,2017(5):84-87.
[2]孔靖,解毅飛.論嬰幼兒體育、家庭體育、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一體化[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7(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