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順然
【摘要】隨著教育觀念和教育技術的改革發展,MOOC、SPOC、翻轉課堂等新興教學模式逐漸成為研究的重點。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為例,探討了實施SPOC+翻轉課堂混合學習模式的必要性。從應用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上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實踐應用能力,對中職教學模式改革與培養技術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SPOC ?混合式教學模式 ?電子技術基礎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merging teaching models such as MOOC, SPOC, and flipped classroom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Taki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ic courses as an example,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SPOC+ flipped classroom hybrid learning model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students?蒺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echnical talents.
【Keywords】SPOC; Blended teaching mode; Fundamentals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N0-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0-0160-02
SPOC+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是改變傳統的學習過程,在課堂之前借助信息技術完成知識的轉移。學生由老師和同學指導,協助完成消化和吸收知識的過程,教室則成為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場所,主要用于回答諸如疑惑、報告討論、任務練習、實際操作等問題,以達到更好、更有價值的教學效果[1-2]。大力推進課程改革,教師依靠遠程學習課程平臺,巧妙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依靠信息平臺作為課程的平臺和移動客戶端,能夠在線和離線學習,是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新方向[3]。
1.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
中職課程中理論知識抽象,學生理解起來必然產生困難,學生難免在學習過程中失去學習興趣和動機。因此,如何讓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成為了中職教師迫在眉睫的研究課題。而SPOC+翻轉課堂給予了學生更多自主探究、理解與拓展的空間,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可以富有個性地進行學習,提升學習效率。基于課堂轉向概念的混合教學模式不僅強調教師課堂教學,還強調基于資源合作和自主學習,注意多元評價體系的運用,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總結的結合。
2.基于SPOC+翻轉課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施
在基于SPOC+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充分準備的教學資源、系統連貫的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過程中的關鍵。
2.1教學資源建設
2.1.1 教學平臺
教學平臺主要依托“云平臺”信息資源和學習工具組成,是連接教學實施各個方面的環節的基本保證。本課題研究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主要由“智慧職教云”在線資源平臺支撐,以“藍墨云班課”作為課程開展實施的學習平臺,具備了考勤、案例庫、討論組,論壇等學習工具。
2.1.2 學習資源
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以數字時鐘電路為例,在課程平臺中根據教學任務內容逐一向學生開放學習資源。在線上進行任務準備,任務介紹,任務實現,任務總結教學思路,使用微課視頻,仿真電路軟件等信息化手段。在每項任務中,支持作業,討論問題、通關測試和評價反饋,進一步形成案例庫和問題庫。
2.2 教學實施
基于SPOC+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為三個階段:課前準備,課堂強化和課后總結評估。以數字時鐘電路為例說明混合教學模式的具體實現過程。
2.3教學過程設計案例
教學過程中,針對了《電子技術基礎》中的課題《三人表決器的制作》,主要開展了以下實施環節。
2.3.1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收集整理相關資源,制作成微課,上傳至雨課堂移動教學平臺,在學校企業微信群中發布共享。學生可以在上課前進行自主學習,探究新的學習內容。通過平臺的資源仿真學習和案例剖析,學生對三人表決器電路的工作原理產生了感性理解,再進行在線交流探究和過關測試,學生可以自主探析、解答疑難,達到了檢驗學生前置學習的效果,形成了SPOC教學模式。
2.3.2 課中實施
學生通過扮演企業管理模式中的不同角色,在各個組別中設置組長、技術員、質檢員、制圖員,以貼近實際的教學情境來提高學生學習動機。通過移動學習平臺,反饋自學情況,結合學生前測成績按照“析”(難點解析)——“練”(應用訓練)——“評”(驗收評價)——“拓”(拓展提升)4 步法對教學進行精準教學。通過教師提問,引導、分析三人表決器電路,初步建立設計思路;通過circuitjs電路仿真平臺,進行電路的連接進行仿真,進一步明確設計思路。以《崗位指導書》的任務指引為驅動方向,利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自主探究完成電路的安裝與調試。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和點評,一邊分析一邊操作,故障的排除掌握電路安裝和調試的步驟。最后由每組代表展示匯報,并由小組、教師或專家進行綜合點評,引導學生分析提煉出典型問題,解決電路故障,并加以鞏固訓練,保證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重難點。
2.3.3 課后拓展
通過教學平臺發布拓展練習任務,鞏固提升學習效果,使學生掌握必備知識和拓展知識的目的,通過課后作業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教師將必做和選做兩種任務拓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逐步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逐漸建立起自信心。SPOC+翻轉課堂共享優質課程資源,根據電子行業發展的需求,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教師根據不同類型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注重側重點的選取和難易程度的把握,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時導入一些有趣的案例,指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變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技能提升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2.4實施效果
通過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班級作對照,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明顯。從總體上看,提高了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最后的學習作業進行了針對性的統計,并與之前作業情況進行比較,使用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后,學生作業的合格率與參與度提高了很多。
3.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反思及建議
3.1 教學反思
通過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實踐基于SPOC+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我們發現該模式讓學生對課堂教學環境的滿意度和教學方法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并能夠比較高效地達到教學目標。但是,我們也發現該模型的受限因素。一是學生學習基礎差,必須提高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二是課程的教學資源單一,文本資源多于視頻資源,或與課程內容相關資源較少。
3.2 改進策略
(1)改變教師和學生的傳統和角色提高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活動進行嚴謹、系統的設計,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主學習,報告和討論,成為組織者、領導者和對話者。
(2)根據教學課程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靈活地改變和創新混合教學模式。“混合”這個詞本身代表了很大的靈活性。應該混合什么,如何混合,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的特點,教學過程中的資源和條件合理設計,以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3)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整體素質。教師定期參加一些教師培訓項目系統研究了一些新的理論和教學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教學系統設計、實踐技能,教學的實施技能的應用研究技巧,在教學實踐中進行行動研究,提高教師的綜合實踐教學技能。
參考文獻:
[1]陳潔.基于MOOC的“SPOC+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創新和實踐——以《現代應用文寫作》課程為例[J].科技風,2021(30):124-126.
[2]陳希.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以數字電子技術及應用課程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2):129-131.
[3]黃麗,賈舒媛,趙晏林,曾慶,卿馨予,唐林.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新型混合教學實踐研究——以《基礎工業工程》課程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 4(6):43-45+51.
[4]馬海峰,秦桂英.基于MOOC的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實踐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53.
[5]肖愛武,肖韶光.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職項目教學互動研究:基于“制造基礎”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實踐[J].科教導刊,2016(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