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賢
摘 要:小學教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能夠讓學生養成主動探索知識和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對此,文章針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展開探究,結合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提出了關于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有效對策,進一步優化了數學教學方法,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質疑能力;問題情境;小組討論
數學質疑能力是一項重要的學習能力,學生具備良好的質疑能力,能夠在不斷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中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法,減少數學解題錯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已經進入關鍵時期,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成為一個緊要的話題,要求教師立足于數學教學課堂,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重要意義
當前教育發展形勢下,要求教師將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數學課程教學的首要目的,力求從多方面、全方位的角度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而質疑能力是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擺在數學教學的重要位置,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和解題能力,擴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一次次質疑中扎實數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情境課堂,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質疑中,讓學生圍繞一個數學問題展開探索,以引導學生質疑和探究的方式,鼓勵學生提出質疑,鍛煉學生的質疑能力,使學生從數學質疑中獲取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教師可以不斷創造話題,故意制造質疑問題,讓學生輪流提問,激發學生的提問欲望,為學生創造多個提問機會,強化學生的質疑能力。而巧設質疑問題,也能啟發學生進入思考狀態,讓學生在思考和質疑中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此外,教師開展小組討論環節,組織學生利用數學課堂學習時間進行交流討論,并及時詢問和解答學生存在的疑惑問題,可以使學生養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踐行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符合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
二、 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現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主要是指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于存在疑惑的問題提出質疑,通過教師正確的指導,找到準確的解題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不再局限于對課本教材的講解,要求教師立足于教學課堂,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不斷質疑中摸索正確的解題方法。但就目前而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
一方面,從教師角度來看,絕大多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仍舊延用“一問一答”的傳統教學模式,通常是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思考和解答。這種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想,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未能真正意義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致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這種“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無法兼顧全體學生,這就容易使部分學生產生僥幸心理,對于數學問題理解和掌握不夠透徹,而教師也無法從提問中了解到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部分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已完成基礎知識教學為教學主要任務,忽視了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在學生提出質疑時,教師沒有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打擊了學生的質疑心理和學習進取心。
另一方面,從學生自身角度來看,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相比高年級學生不夠成熟,極容易受到周圍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部分學生長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下,養成了學習惰性,不會主動提出問題,也不敢提出質疑,對不懂的數學知識未能理解透徹,而是一味接受教師的灌輸式講解,使學生的學習思維受到限制,導致學生不能及時消化數學知識,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達到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目的。對此,要求教師秉承教育改革發展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注重提升學生的質疑能力,實現智慧課堂和創新課堂的有效構建。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有效對策
(一)打造趣味教學課堂,鼓勵學生提出質疑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質疑,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數學課堂學習中。而達到這一教學目的,要求教師改變以往不茍言笑的教學態度,對待學生要秉承民主平等的思想,貫徹落實陶行知教育理念,不以學習成績好壞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幫助學生找回學習自信,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質疑。對于錯誤質疑也不能當即否定,應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做好與學生的思想溝通工作,或者通過一些有趣的課堂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鍛煉學生的質疑能力。例如,在教“1~5的認識和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利用預留的課堂教學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擊鼓傳花”小游戲,圍繞1~5數字加減法運算題進行游戲活動,通過游戲互動增強數學課堂趣味,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解決運算題,加強對數學基礎知識的鞏固。
(二)創設多樣教學情境,通過情境促進質疑
數學知識相對于其他科目缺少趣味性,尤其在一些理論概念記憶或者數學運算教學中,學生往往提不起興趣,容易喪失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而解決這一教學問題,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創設多樣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一方面,構建生活情境教學課堂。教師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將數學抽象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挖掘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元素,利用生活中的教學器具或者教學素材,通過整合生活教學資源,拓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和質疑空間。例如,在教學生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借助PPT課件為學生展示幾個簡單圖形,讓學生聯想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將生活物品與數學圖形相結合,如黑板是長方形、地球儀平面圖是圓形、魔方平面圖是正方形等,鼓勵學生進行回答,使學生敢于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