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星
摘 要:寫作模塊是初中語文課堂的重要組成,但是該模塊的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何創新教學模式來提升寫作模塊的教學質量以帶動初中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已成為初中語文教師思考的重點。支架式教學作為創新語文寫作教學的一種手段,它以學生作為主體,通過幫助學生搭建寫作支架來帶動學生思考以滿足學生對語文寫作的需求,正受到初中語文老師的關注。為此,文章分析了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的必要性以及應該遵循的原則和注意的問題,最終提出相對應的教學策略,以期為初中語文老師創新寫作教學模式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支架式教學
一、 前言
寫作是傳達信息、觀點甚至思想的一種表達形式,它不僅存在于語文課堂上,還存在于教師工作或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寫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小學開始對寫作的教學從未停止過,但是寫作教學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在初中語文的教學大綱中,對初中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有著明確的評判標準,例如,要求學生要有細致觀察生活并從生活中提取寫作素材的能力以及清晰的邏輯表達能力。但是當前語文教師在展開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從培養學生這些能力的基礎之上出發,由于語文教學時間和語文教師的精力有限,教師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投入的時間較少,教學方式也較為枯燥,往往屬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并不能吸引學生,不能激發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最終使得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難以提高。學生由于沒有受到好的寫作指引,加上語文寫作難度較高,故而使得很多初中生都比較討厭語文寫作,他們往往不知道從何下筆去寫一篇作文,更不知如何去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另外,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長期積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期內并看不出效果,而學生往往從每一次作文分數中來評判自己是否進步了,但是由于分數上升的幅度甚微,使得學生逐漸喪失信心。長此以往,初中生對語文寫作的熱情越來越低,最終選擇自暴自棄。基于以上問題,進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模式的改革至關重要,而支架式教學作為一種可以幫助學生捋清寫作思路的新型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值得語文教師的嘗試,為此文章就如何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展開探討。
二、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支架式教學的必要性
支架式教學指的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支架”,讓學生在現有認知的基礎之上能夠快速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最終實現學生可以不依賴“支架”而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利用支架式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快速的內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理解知識的能力。支架式教學中“支架”的搭建要完全結合學生當前對知識理解、吸收程度并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情況來完成,確保搭建過程與學生的認知相匹配,支架式教學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教師因材施教,其需要結合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而對所搭建的“支架”進行調整,最終將給學生搭建的“支架”完全拆除。
將支架式教學應用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課堂上是必要的。首先,支架式教學的理念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相一致。支架式教學強調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強調學生思維構建的重要性,強調通過課堂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完成學習任務。初中語文寫作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去寫好一篇作文,更想要培養的是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流暢且生動的表達自我觀點和情感的能力。支架式教學恰恰是從學生當前的認知情況為出發點,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去如何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并通過恰到好處的支架完成對學生情感表達的引導。另外,支架式教學能夠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從初中生的特點出發來實現教學目的更易于學生的接受。初中生正處于構建思維模式的關鍵時期,初中階段的學生往往有了自己的想法,并渴望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語文寫作課堂恰好給其表達想法提供了一個場所,教師在寫作課堂上可以從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出發,去引導學生思考,最終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地看待事物的觀念,并借助寫作來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整個過程可能需要的時間較長,但是由于學生是參與的主體,他們的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就會配合老師參加這項可以實現自我突破的寫作課堂。寫作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學生擁有了對寫作的興趣,學生的寫作能力自然可以提高。
三、 將支架式教學應用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支架式教學實施的關鍵是從學生已有的認知出發去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并完成思維的突破,將支架式教學應用到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課堂中,初中語文老師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語文教師需要營造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和平等的師生關系以確保支架式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在上是寫作課堂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寫作技巧的被動接受者,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精神狀態一直是緊繃的,并不能隨意地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支架式教學模式更看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需要在互動中發現、總結學生的特點,并從學生的特點出發去構建適合學生接受的寫作支架,根據學生的狀態變化來調整支架,最終鍛煉出學生在沒有支架的情況下依舊可以完成一篇優秀作文的能力。搭建何種類型的支架、何時對支架進行調整以及如何巧妙地撤離支架都離不開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溝通,為此構建融洽的學習氛圍和讓學生轉變以往觀念并開始與教師積極互動是初中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課堂上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首要挑戰。
(二)寫作課程支架的構建要始終圍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
一切教學手段都是為了實現對學生的教學目標,支架式教學也不例外,它是輔助語文寫作教學的工具之一,為此要始終圍繞學生當前的學習需要來構建支架。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任務時,不能將目標定得過高,但是也不能過低,最好的狀態就是學生只要稍微努力就能夠實現。這種踮踮腳尖就能實現的目標不僅實現對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的需要,還可以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自信。
(三)寫作課程支架的構建需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
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不同、思維模式也存在差異,在面對寫作這一課程時不同學生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為此,教師在構建寫作支架時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來實現針對性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綜合學生的特點來對學生分類,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可以從寫作的基礎來搭建支架,引導學生完成對寫作基本功的修煉;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則可以從寫作的審題以及構建整個寫作邏輯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寫出完整的符合題目要求的作文;對于文筆較好的學生則可以注重提升學生的寫作層次的構建,讓他們寫出更高水平的出彩作文。但是教師在借助支架訓練學生的寫作思維時,切忌學生形成依賴的心理,對支架這一工具的使用要時刻保持著理性的狀態,它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之后,支架的作用就會降低,教師要適當地減少支架的使用,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真正地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和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