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中,若教師能促使學生進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增強其對美的體驗和感受,那么他們的審美能力就會得到顯著提升。教師可以設置審美情境、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文化情境、發散情境等,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提高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美術欣賞課;初中美術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1)36-0096-02
情境教學法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創設各種具體生動的情境,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他們更好地展開學習。創設情境能喚醒學生情感和認知的相互作用,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進入到自主探究中。在初中美術欣賞課堂中,教師要嘗試創設各種情境,促使學生陶冶性情,凈化心靈,提升審美能力,從而有效提升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審美情境,領悟作品內涵
初中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平常能看到的美術作品也有限,基于此,要想帶領學生更好地領悟作品的內涵,教師可運用創設審美情境的方式,促使他們進入到審美狀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欣賞和美術作品主題相同的音樂作品,或欣賞同主題的其他繪畫作品,或閱讀同主題的詩歌、散文等作品[1]。這些方法都能促使學生進入到審美情境中,讓他們和美術作品產生共鳴,進而更好地體會其內涵。如“弘揚真善美”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美術作品,堅持倡導和弘揚真、善、美,揭露和鞭撻假、惡、丑。為了促使學生進入到相應的審美情境中,教師可嘗試創設審美情境,引導他們欣賞同主題的音樂和文學作品。如在賞析油畫《夯歌》的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先欣賞勞動號子,體會勞動人民質樸的情感,此后再欣賞《鋤禾》等展現勞動人民生活的詩詞作品,促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勞動者的喜怒悲歡。在這樣的賞析中,學生進入到了相應的情境中,此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賞析《夯歌》:“不少古詩詞都展現了勞動者的艱辛,表達了他們的痛苦,那么在《夯歌》中,大家體會到的又是怎樣的情感呢?”有學生認為:“在這幅畫中展現了五個勞動女青年的颯爽英姿,展現了她們健美的身材,展現了她們參與勞動的快樂之情。”教師又引導學生思考:“同樣是展現勞動,為何古詩詞中體現的就是痛苦的情感,而這幅畫作中卻讓人感受到了喜悅呢?”學生有所感悟:“因為它體現了新時代的勞動者,大家都為建設祖國而努力,所以心中懷有喜悅之情。”這樣學生就體會到了作品中蘊藏的真、善、美。
在創設審美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嘗試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如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調動聽覺感官,在賞析文字與對比美術作品時調動視覺感官。這樣也能起到學科融合的效果,學生能將賞析其他領域作品的感受融入到鑒賞美術作品中,繼而領悟美術作品的主題思想。
二、創設生活情境,加強情感體驗
生活情境指的是引導學生回憶和美術作品相近的生活場景,促使他們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激發其情感體驗[2]。這樣學生能更好地和作者產生共鳴,其審美賞析的效率也會有所提高。由于每一個學生的生活經歷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可以讓他們展開互動討論,說說各自的生活經歷,交流審美感受,這樣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賞析興趣。“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師要告訴學生美術作品來源于生活,但作品并不是單純機械地展現生活,而是對生活進行提煉和加工。如在賞析《竹節毛驢》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一下生活中見到過的毛驢,說說毛驢給人的感覺是什么,思考如何能用竹節展現其形象。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會展開思考:“毛驢是活物,給人活潑、健壯的感覺,而竹節卻是硬邦邦的,那么,要如何用竹節展現出生命的活力呢?”學生喚醒了自己的生活情感,再來賞析,便發現該作品用粗細不同的竹節拼接而成,展現的是毛驢走動的姿態,而且每一頭毛驢的姿勢都不一樣,這樣就體現出了靈動的感覺。還有學生結合生活經歷表述:“我覺得作者一定仔細觀察過真實的毛驢,所以能展現出它的步態變化。我覺得這個作品很形象地體現了毛驢的姿態。”生活情境激發了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也提升了他們賞析作品的能力。
圍繞生活情境展開美術賞析的活動,不僅能讓學生進入到特定的情境中,而且還能使他們的情感得到熏陶,讓其產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能起到德育的效果。
三、創設問題情境,發展思維能力
啟發提問法也是一種創設情境的好方法,教師可以圍繞美術作品提出一些問題,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學生展開自主、獨立的思考和探究。若教師發現學生缺乏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則還要通過詰問、反問、設問等方法,引導他們思考,促使他們找到賞析的方向,從而發展其思維能力。如“春天的暢想”一課要求學生感受春天,并通過欣賞畫家的作品來思考如何表現春天的美。在學生欣賞《梅石溪鳧圖》的時候,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激發他們的思維。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在這幅圖畫中有哪些具有春天特色的景物呢?你覺得除了圖中的景物外,還可以展現哪些景物呢?”學生圍繞問題展開賞析:“作品展現了傲立的梅花,鴨子在碧波中徜徉,讓人想到了‘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我覺得這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春天景物。”此后教師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你覺得不同地方的春天是否一樣呢?如果要展現出當地春景的獨特之處,你覺得可以如何做呢?”學生對比了《春風》《初春的陽光》《橋之春》等作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可以添加一些具有當地特點的景物,如《橋之春》就展現了江南水鄉的橋和小舟,并用黑白灰的色調凸顯出綠色的春意。”
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還可以讓他們一邊欣賞美術作品一邊自主提出問題,若遇到彼此矛盾的觀點還可以展開互動討論。這樣不僅能讓問題情境變得豐富多彩,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更好地鑒賞美術作品。
四、創設文化情境,深化整合意識
美術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不同國家地區和不同時代的美術作品都有著鮮明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進入到文化情境中,嘗試結合中國傳統文化開展賞析活動。教師可要求學生上網搜索和文化有關的信息,包括中國傳統文化、民間習俗、儒家思想等方面的內容,然后在賞析中國傳統繪畫的時候,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收集到的各種信息整合在其中。如在學習“移步換景 別有洞天——中國古典園林欣賞”的時候,教師就可創設文化情境,引導學生嘗試欣賞一些展現園林的中國傳統繪畫,并促使他們自主搜索相關信息,提升賞析效果。教師先提出問題,為學生的信息搜索指明方向:“你知道中國古典園林分哪幾種不同的類型嗎?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你知道中國古典園林展現了怎樣的傳統文化思想嗎?”學生上網搜索有關的信息后提出:“拙政園等江南園林都體現出了移步換景的特點,給人曲徑通幽的感覺,這是受到了儒釋道三家哲學思想的影響,同時也得益于詩詞文學,這樣才有了詩情畫意的自然山水園林,展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整合了這些信息后,再來賞析美術作品,學生便發現不少展現園林主題的繪畫都將建筑物隱匿在山林中,這展現出了古典園林獨特的造景手法。9D07E3DD-DA89-42A7-BBEC-52F6494CB6B7
在文化情境中,學生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加深了對歷史文化的了解,進一步增強了對我國文化的熱愛之情。同時,學生也認識到了藝術在社會中的作用。
五、創設發散情境,激活創新意識
發散情境指的是教師并不限定學生的思考方向,而是引導他們參與到“頭腦風暴”等活動中,促使他們發散思維,提出新穎的賞析方向。這樣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讓他們形成積極思考、勇于表達的良好賞析習慣。若學生找不到思考方向,教師也可以適當進行啟發,讓他們從作品的美術語言、歷史背景、作者生平、創作心理等角度入手思考,待他們有所感悟的時候,再放手讓其自主發揮。
在發散情境中,學生能暢所欲言,多角度、創造性地發表自己的想法。教師不要過多關心學生的看法是否準確,而應該引導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在實踐探究中驗證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產生思維碰撞,從而提升對美術作品的理解能力。
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的情感對認知活動有強化、調節等方面的作用。在初中美術欣賞課堂中,若教師只是單純地教授審美賞析的知識,那么學生很難將它們運用到實踐賞析活動中。所以教師可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進入到各種情境中,促使他們喚醒內心的情感,這樣就能提升學生審美賞析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佰娟.淺談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8(4).
[2]李壇.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8(6).
【作者簡介】
張力(1972~),男,漢族,甘肅慶陽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美術教學。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Art Appreciation Teach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s
Li Zhang
(No. 5 Middle school, Qingyang, Gansu, 745000)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the art appreciation cours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if teachers can promote students to enter a specific situation and enhance their experience and feeling of beauty, their aesthetic ability will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eachers can set up the aesthetic situation, the life situation, the problem situation, the cultural situation and the divergent situation to stimulate students' aesthetic emotio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art appreciation cours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Key words: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art appreciation class; junior high school art9D07E3DD-DA89-42A7-BBEC-52F6494CB6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