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晶
摘 ? 要: 寫作是研究生入學英語考試的重點和難點。大部分備考學生英語寫作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策略提高寫作技能。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過程模型從認知心理學視角解釋了寫作活動的過程,揭示了影響寫作結果的相關因素。基于該模式,教師在考研英語寫作教學中,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對備考學生進行階段性訓練,促進學生寫作技能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 寫作認知過程模式 ? 寫作教學 ? 考研英語
一、引言
近年來,報考碩士研究生的人數不斷增加。2020年考研人數達到了341萬,較2019年增長了51萬,可見考研仍是大學畢業生的熱門選擇。為此我校開設了考研英語輔導班,為備考學子助力。英語是大部分考研學生的必考科目,英語試卷中寫作占30%的分值,英語寫作是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弱點之一。一些學生下了很大工夫背誦寫作模板和詞匯書,并結合各類批改作文的App修改作文,收效卻不理想。寫作成為考研英語教學重點之一。目前,關于考研英語寫作的研究主要涉及考研英語寫作的文體特點及學生的錯誤分析,較少研究涉及寫作過程中的認知心理。考研英語寫作教學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認知范式開始成為西方寫作心理研究的主導。學者們開始探討寫作的心理過程并據此設計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本文從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認知模式分析影響備考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認知因素,通過認知策略提高學生的考研英語寫作水平,為考研英語教學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和實踐策略。
二、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過程認知模式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許多學者開始從認知視角關注寫作過程及影響寫作的因素。寫作被認為是一個復雜的多維任務。弗勞爾與海耶斯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運用口頭報告法提出了以過程為基礎的寫作模式。寫作本質上是一個心理認知過程,由寫作的任務環境、作者的長時記憶及寫作過程三個核心板塊構成。
寫作任務環主要包括寫作任務、文章主題、讀者、已寫就的內容等影響寫作的外部因素。長時記憶指作者腦海內貯存的與寫作有關的知識,例如話題知識、修辭知識、讀者知識等。寫作過程包括構思、轉譯、審閱。構思由生成想法、組織信息和設定目標三個部分構成。轉譯過程是在寫作計劃的控制下,寫作者將情感、觀念、知識的心理表征轉化為書面語言的過程。審閱是由閱讀和修改兩個子過程構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寫作者根據設置的寫作目標,從語言、語義和語用等方面分析評價已寫的內容,并進行修改[1](365-387)。
在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認知模式中,三個板塊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寫作過程是在寫作者長期記憶和寫作任務環境的影響下進行的,三方面活動相互作用、交替或循環發生。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認知模式打破了傳統寫作研究的單向線性順序,強調寫作是一個動態的螺旋反復過程。這一模式打破了寫作按照固定順序進行的傳統看法,為寫作研究開辟了新的領域,有助于教師從認知寫作策略入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認知模式影響深遠。許多學者在此基礎上對寫作心理過程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伯瑞托和斯卡達瑪利亞基于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認知模式,著重研究構思對于寫作的影響。他們認為,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不重視寫作構思。寫作水平高的學生重視寫作目標及文章的整體布局[2](55)。貝寧格提出,教師可以根據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認知模式進行階段訓練,讓學生口述擬寫作的內容或者描摹出大致的結構圖式,引導學生在確立文章主題和設置文章結構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3](99-112)。1996年,海耶斯對1981年提出的寫作認知模型進行了一定的改進,提出了新的寫作認知模型。新模型強調了情緒和動機的重要地位,同時強調了閱讀在寫作過程中的重要作用[4](1-28)。
國內也有一些學者在該模式的影響下開始對寫作認知過程開展研究。徐龍年指出,構思是溝通感知與表述的橋梁,是決定文章質量的關鍵[5](255-257)。何更生提出,教師應該對寫作前的構思、寫作過程中的轉譯和修改這些環節進行教學設計,傳授如何謀篇布局、遣詞造句、檢查修改等寫作活動的方法和規范。這些知識對寫作活動和作品的質量影響非常大[6](101-103)。國內外對于寫作過程認知模式的相關研究對于考研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分階段寫作教學設計具有宏觀的指導意義。
三、從認知過程模式看考研英語寫作
(一)備考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全國碩士研究生(非英語專業)入學英語考試采用兩種統考模式,根據培養類別的不同,分為英語(一)和英語(二)。英語(一)和英語(二)中都有應用文寫作和短文寫作。應用文寫作主要為書信寫作,規定了寫作場景。英語(一)的短文寫作主要為漫畫作文,考生需要敘述漫畫內容、解釋漫畫的目的并進行評論。英語(二)中的短文寫作大部分為圖表作文,要求考生根據提供的圖表撰寫說明文或議論文。近年來,研究生入學考試中英語寫作命題不斷變化,考查重點不再局限于詞匯和語法,更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維方式、英語寫作水平和語言運用能力。很多考生平時不注重積累,只在臨近考試時背誦各類作文模板和備考詞匯,考試結果自然不盡如人意。目前,備考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不高,考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審題不認真,有些學生只匆匆瀏覽題目便開始寫作,沒有仔細思考漫畫或圖表的含義,不揣摩應用文寫作的特定場景,導致最后文章離題或者首尾脫節。(2)寫作過程思路混亂,缺乏提綱,寫到哪兒算哪兒,內容渙散、空洞無物;(3)語法錯誤多,語言表達不地道,連貫性差,存在“中國式英語”現象。目前關于考研英語寫作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針對部分問題的應考具體措施。張立杰分析考研英語中詞、句、篇章等方面的形式錯誤,呼吁學生鞏固語法,加強范文背誦[7](133-135)。胡牡丹分析了考研英語中應用文的特點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8](338-342)。陳風華通過對歷年考研英語漫畫寫作的實證考查,探討了考生基于圖像的多模態概念隱喻構建基本步驟等范式,填補了考研英語漫畫寫作研究的空白語境[9](92-98)。但對考生整體寫作過程及影響寫作質量的研究仍然較少,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認知模型為探討影響考生寫作水平的內外因提供了整體系統的理論指導。
(二)影響備考學生寫作水平的因素
基于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過程模式,導致備考學生考研英語寫作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學生的長時記憶中存儲的主題知識和讀者知識不夠,英語寫作基本知識匱乏。所有寫作都需要通過作者的長時記憶完成。作者需要積累與題目相關的知識,才能針對題目快速地確定一個適當的主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由于學生平時對寫作興趣不濃,基本都是考前突擊復習寫作,因此缺乏與題目相關的素材、修辭、詞匯、句法等知識,在考場上無法盡快確定主題和嫻熟運用寫作手法,選擇恰當的語句,完成一篇優秀的文章,達到寫作的交際目的。
第二,學生忽略了構思的重要性。在構思階段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多,作品質量越高。不同的構思直接影響作者的表達手法,對于寫作效率和作品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許多學生考試時匆忙下筆,結果寫到半途發現無法繼續,匆匆寫就,導致文章首尾不一致,缺乏連貫性,表達迂回、反復。
第三,學生的寫作深受母語的影響,出現較多格式、語法錯誤,以及“中式英語”。一些學生受漢語思維的影響,造成了一些低級的語法錯誤,如時態錯誤,斷句錯誤、單復數不一致等。在表達過程中出現了許多不地道的英語表達。特別是在應用文寫作部分,受漢語應用文寫作的影響,學生在行文格式方面的錯誤較多。
第四,學生轉譯后沒有對已經完成的內容進行閱讀和修改。檢查修改是寫作認知模式的重要環節。英語考試過程中,由于時間短、題量大,在構思和轉譯階段有些疏漏之處,需要再次閱讀已經生成的文本,進行修改校正。一些學生由于考試時間匆忙,忽略修改這一子過程,影響寫作質量。
四、基于認知過程模式的考研英語寫作教學策略
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認知過程模式從認知層面揭示了學生在研究生入學英語考試中寫作水平不高的原因。在考研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認知策略入手,分析備考學生寫作水平不高的認知根源,在考研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提高認知能力,掌握寫作策略,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豐富作者的長時記憶。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使用的話題素材、寫作計劃和話語、修辭等知識都是從長期記憶中提取出來的。可供使用的長期記憶越多,寫作活動完成得越快,對于應考學生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在課后規定每周自主閱讀時間,督促學生積累各方面知識,為學生寫作提供有效的刺激線索,喚起他們的長時記憶,充實學生的寫作資料庫。針對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一)和英語(二)中的寫作題型,教師應著重強調學生主題知識的存儲和結構模式的存儲。近年來,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一)中的漫畫作文一般聚焦于各種社會熱點,批判一些社會現象如環境污染、網癮等,也宣傳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如倡導文化融合、尊敬年邁父母等。可以鼓勵學生閱讀關于社會熱點現象的文章并在課堂上開展討論,積累主題知識,并通過討論及口頭報告積累與這些主題相關的表達和寫作脈絡。針對應用文寫作部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閱讀英語雜志、報紙時多關注各類應用文,熟悉各類應用文的結構模式,幫助學生在考試時盡快確定文章結構和內容。
第二,強調寫作構思。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優化構思過程。針對應用文寫作,教師要提醒學生捕捉題目中設定的場景和交際目的,根據交際目的構思框架表達,根據場景構思填充具體內容。針對短文寫作,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把握漫畫或圖表的主旨,確定寫作目標,從而構思文章。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請學生交流構思過程,或者讓學生在課下練習時通過錄音形式記錄下思考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書寫代替口頭表達,敦促學生審題之后進行提綱寫作。確定提綱是鞏固審題構思的重要方法。列提綱要列出中心論點、層次和段落論點。提綱要簡明扼要、主旨突出、結構連貫、層次分明。
第三,強調審閱和修改的作用。修改是提高寫作質量的重要手段。大部分學生在修改作文時會遇上兩個困難:一是不能意識到自己文章中的問題;二是知道自己有問題,但不知道如何修改。目前大部分修改作文的軟件只會指出寫作中的拼寫、語法及表達錯誤,無法修改,也無法對文章的立意、構思及連貫性做出評價。教師可以從作文的書寫、內容、立意、結構和語言等方面給學生制定作文自我評價表,督促學生課后對自己的文章做出客觀的評價。學生通過自我核查,轉換視角,從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文章,從而做出評估。客觀的審閱為全面修改文章奠定了基礎,修改是較難掌握的一個階段。教師需要對學生修改文章進行細致的指導和分階段訓練。教師可以示范并指導學生從詞匯選擇、句子修改、段落布局等方面對文章進行修改。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安排短時互相修改習作的環節,通過同伴反饋培養學生循環修改的能力。
五、結語
寫作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檢測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寫作成為大多數語言類考試的必考項目。近年來的研究生英語入學考試的寫作部分更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及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弗勞爾-海耶斯的寫作認知模式對于寫作認知過程的系統闡釋為考研英語寫作教學的開展提供了科學依據。考生需要在特定的寫作環境中快速完成構思、轉譯、修改過程。備考學生寫作水平不高與長時記憶和寫作過程中重要認知環節的缺失密切相關。在指導學生時,教師可以根據寫作過程認知模式,從長時記憶、構思修改等方面入手,鞏固學生寫作的基本知識,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及應考水平。
參考文獻:
[1]Flower, L & Hayes, J R.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1981(32).
[2]Bereiter, C & M Scardamalia. The Psychology of Written Composition[M]. Hillsdale: L. Erlbaum Associates, 1987.
[3]Berninger, V W. Coordinating Transcription and Text Generation in Working Memory During Composing: Automatic and Constructive Processes [J].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1999, 22(2).
[4]Hayes, J R. 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ognition and Affect in Writing[A]. In C.M. Levy & S. Ransdell (Eds.), The Science of Writing: Theories, Method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Application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6.
[5]徐龍年.試論寫作過程中的運思[J].蘭州學刊,2005(1).
[6]何更生.寫作策略性知識教學的實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2(1).
[7]張立杰,王玉粉.考研英語寫作中的錯誤分析及應對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1).
[8]胡牡丹.考研英語應用文特點分析及寫作應對措施探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3).
[9]陳風華.多模態寫作概念隱喻認知建構——對2000—2015考研英語漫畫寫作語料的考察[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基金項目:外研社橫向課題“寫作認知過程模式在考研英語寫作中的應用”(課題編號:20180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