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克
【摘 要】 眾所周知,數學課程作為高中課程的重要組成內容,在當前我國新課標理念的要求下,高中數學課程要從枯燥轉變為有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就是轉變的關鍵,找到方法引導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才能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 興趣? 高中數學? 高效課堂
前言:
高中學生是正處于青春期的年齡,他們的特征在于好動,思想不集中,但總是對什么都充滿好奇,這些特征在課堂上尤其明顯。對待刻板的老師、枯燥復雜的數學題,他們又怎么會提起興趣呢?因此,我們必須改變當前“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法,找到更加能夠讓學生對數學提起興趣的方法,那就是利用他們的好奇心,為他們精心設計謎題,就像環環相扣的“密室逃脫”游戲,讓他們成為游戲里的主角,不僅能夠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有助于激發學生更多的潛能,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一、轉換課堂上的主角關系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角永遠是老師,所以課堂上都是老師在講,但不管是講得多么明白、多么易懂,聽得多了總是會乏味、枯燥,并且傳統教學方式都是將公式、結論直接灌輸給學生,阻止了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和創新能力的提升,這樣就更提不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學生的興趣如何激發?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角。例如:在講解等差數列的性質時,我們不直接告訴學生要怎么做,而是一步一步將問題引出,首先,設置一個小游戲,上課時,拿出一個盒子貼上提前設計好的數字,展示給學生說:“我這里有一個寶物,但是它在一個盒子里,盒子被鎖上了,上面有一些數字,我解不開,你們能幫我解開嗎?”利用未知寶物與謎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自行思考,設置自由回答時間,無論說得對錯,只要讓學生充分發揮,下一步謎題解開,盒子里還有一個盒子,創造轉折,學生會思考這兩個盒子的數字有什么規律呢,此時提出新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探討,讓學生成為教育的主角,學生主動挖掘與被動接受帶來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二、營造輕松活潑教學氛圍
教師年齡定然大于學生,在學生眼里就是有代溝的上一輩,加上教師上課大多嚴肅、古板,課堂氛圍也就自然變得嚴肅,處于緊張嚴肅氛圍的學生更加可能精神不集中,思想拋錨,更有甚者過于緊張到呼呼大睡,因此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成為了當前急需改變的。在此過程中老師需要改掉“上課才來,下課就走”的教學方式,可以適當的在課后與同學們交流,或是游戲、或是愛好,減少老師和學生之間存在“年齡的鴻溝”;其次上課時教師需要張弛有度,嚴厲與平和,嚴謹與活潑,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進行表揚。不是只有小朋友需要表揚,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更加需要直接的夸贊。夸贊的語氣與話語也需要進行創新,比如學生口中“周總”的口頭禪——哎呦不錯哦,或是現在很火的網絡用語“厲害了,我的哥”,既能快速融入到學生的群體,又能瞬間營造出輕松的氛圍,讓學生放下緊張的情緒,哈哈一笑。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潑,更加樂意去聽、去學、去反駁、去思考,進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改變教學方法,創建高效課堂
1. 代入法
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幾乎都是計算,計算本身就是枯燥的,在浩瀚的題海中,學生難免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會對數學產生抵抗、厭惡之情。這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帶入數學家的成長故事,讓學生思考如果是自己會怎么樣。例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從小貪玩,功課平平,卻總對一些司空見慣的事有些不一樣的理解,并且總是喜歡深挖到底。他會有自己的創新思維,這些尤其體現在數學上,在老師提出的問題中,他可以孤身而立,侃侃而談,用的就是他平日在本子上涂鴉一般探索出來的解題思路。還有他在廟會中說“菩薩是假的”,他在老師面前抨擊胡適的詩詞等故事,他曾因老師的一句“窮人家的孩子,多是笨蛋”而用盡畢生精力去學習和鉆研數學,不僅是他,陳景潤、伽羅華等等數學家都有更多的故事。學生的好奇心會讓他們對這些數學家產生興趣,進而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挖掘數學知識和故事。
2. 情境法
在數學的課程中數字是必不可少的,面對數字組成的無數種可能與答案,學生可能會算不出,也可能會鉆牛角尖,在一個錯誤的方向努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現實的例子來代替書上的繁雜數字。例如:在學習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時,首先提前告訴學生,下次上課前把各自的身高量出來,寫在紙片上,并且按座位順序統計成一張表。學生對此定然心存疑問,等上課時,打開表格,讓同學們看看,這就是我收集的全班身高的數據。那這些數據是十分雜亂的,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他們進行整理,如何整理呢?讓學生自行考慮,想想還有什么道具沒有用,引導他們以自身為例進行整理分類,找出規律。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興趣,遠比讓他們坐著聽更能帶來好的效果。
3. 直觀法
有些課程教學時學生不能理解,教師可以采用直觀的方法教學,將知識和教具直接結合,例如,在講立體幾何時,可準備立體教具,類似可以變形的正方體,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見立體圖形的每個面層,或者可以準備硬卡紙、鋼管和三通等,讓學生自己制作出立體的圖形,在動手中,學生自然會思考哪個面需要折起來,這樣學生就不是只能看見平面圖的部分,需要自己在腦海中拼湊出立體的樣子,而是在制作立體圖形中,已經對立體的圖形有了理解,在計算過程中就能得心應手。
結語:
高效課堂的前提就是課堂對學生是有吸引力的。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創造高效的學習效果,為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奠定基礎。基于此,教師要從學生興趣入手,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完善教學內容,為高效課堂有序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輝.新時期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 2016(6):144-144.
[2] 趙國興.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 No.556(12):6-6.
[3] 邢斌.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6, 000(0Z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