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碩
【摘 要】 數學作為學生認知發展階段的基礎學科,由于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策略,導致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習慣培養上始終得不到有效發展。通過家長對孩子預習習慣、作業內容、書寫方式、解析思路等方面的引導,不僅能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使孩子的數學能力和學習意識得到加強,有助于打牢孩子的學習基礎。
【關鍵詞】 良好習慣? 小學數學? 家庭教育
孩子的健康成長始終離不開家長的細心引導和家庭關懷,然而,在當前的小學教育階段,家長教育缺失、引導方法不足等問題,已嚴重影響現階段小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發展質量。因此,本文作者結合自身教育經驗,從預習習慣、作業內容、書寫方式、解析思路四個方面出發,對小學數學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展開研究。
一、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預習是對新知的一種學習活動,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更為快速地掌握知識重點和學習內容,找出不足和問題進而在課堂學習時得到深層次的學習與理解。同時,預習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項重要前提條件,使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理解的過程中產生能動的學習狀態,提高對新知的學習效果。那么,如何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呢?首先,端正家長的教育思想。家長應保持耐心、溫和的引導態度,摒棄傳統“教育是老師的任務”的思想,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主動與孩子展開互動交流,避免孩子獨立學習而產生的厭煩情緒,從而實現其學習共同體的效果。其次,家長應按步驟依次引導孩子的預習活動,以二年級下冊數學“表內除法(一)”為例,第一步,讓孩子對教材內容進行通讀和閱覽,初步了解所要預習的大概方向;第二步,引導孩子對教材中的例題進行學習和演算,并嘗試對練習題進行試做,加深對新知的理解程度;第三步,引導孩子對不懂的知識點和問題進行總結,提升孩子的預習效果和認知能力。
二、引導孩子完成制定的作業內容
課下作業是對學生課堂知識學習的一種鞏固、提升的教學方法,其作業內容的設置大多以基礎練習、拓展提升為主,旨在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和計算公式靈活運用的能力。在傳統的家庭教育中,大多數家長通常只關注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注重孩子的計算正確,缺乏對孩子計算細節和完成過程的了解,這在某種情況也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問題。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應重視孩子的作業內容,關注、指導孩子在完成作業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審題不仔細、題干信息不理解、關鍵要素把握不準等問題,進而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如孩子在做二年級下冊數學“混合運算”的作業時,有的孩子會出現運算順序錯誤,如32+14-8=32+6=38(先算了減法);有的孩子會出現審題不仔細的錯誤,如3×6÷2=18×2=9(錯把除以2弄成乘以2);有的學生會出現同類合并的情況,如35-6-12=35-6=29(后兩項誤算為12-6)。讓家長在孩子作業計算的過程中進行監督和指導,提醒孩子容易出錯的地方,糾正孩子的馬虎、大意等問題,從而有助于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培養孩子良好的數學意識。
三、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書寫方式
書寫方式也是當前孩子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這需要家長在日常教育引導中著重考慮和指導的一個重點。如在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的練習中,例題35÷8的正確解析為35÷8=4……3,但有些學生在列式計算的過程中,由于數字5的書寫潦草,筆畫連成6,導致最后的錯誤答案為4余4。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方式尤為重要。因此,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家長應正確引導孩子的書寫方式,保持耐心指導的態度,及時糾正不良的書寫習慣,引導孩子保持整潔、大方、美觀、公正的書寫習慣,避免因書寫不規整而導致計算錯誤的現象。此外,除了對孩子日常書寫進行指導和監督外,家長本身也應做好模范帶頭的作用,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和書寫方式,規整自身的書寫筆畫,如在家長簽字、指導講解的時候,家長應認真書寫、筆記清晰,使孩子在模仿和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正確的指引。
四、引導孩子展開靈活的解析思路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基礎學科,在日常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孩子因其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公式難以理解而放棄對試題的練習,這不僅影響學生的學情發展,還使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阻礙,不利于未來的主體發展。因此,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的學情變化和思維培養等方面,及時引導孩子展開靈活的解析思路,消除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畏難情緒,培養孩子能動探究、激勵奮進的求知態度。如在二年級下冊數學“克和千克”的學習時,一箱梨連箱重15千克,吃了一半后,連箱重8千克,請問箱子有多重?孩子在面對這道問題時,常常找不到問題的解析關鍵點,進而喪失繼續讀題和計算的興趣。對此,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對“吃了一半”這句話進行理解,激發孩子的思維聯想,接下來,引申出被吃掉梨的重量為15-8=7千克,那么可以得出7×2=14千克,箱子重量15-14=1千克。通過對關鍵信息的抓取和思維的拓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解題的靈活性和方法性,增強孩子的數學能力。
綜上所述,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引導作用,完善孩子的成長體系,從生活細節、學習細節、發展細節出發,既能提升家長與孩子的互動情感,又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實現其素質教育、主體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楊院.我國家庭教育的問題及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 2018 (2).
[2] 孫莉.小學數學家庭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共享[J].廣西教育,20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