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梅
摘要:音樂教學是美與教育的關鍵途徑之一,同樣也是素質教育所關注的重點內容,音樂教育也在義務教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農村初中教學中,音樂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藝術素養的教育培養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不過,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面臨著較多的困境問題,學生基礎、教學設備與音樂技巧掌握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對音樂教學產生相應的制約影響。文中以農村初中音樂教學為中心,對教學難點進行分析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難點;解決措施
前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創新,新課程標準改革也在義務教育階段得到全面推進落實,不過,針對農村地區,因為經濟、思想與文化等眾多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新課改的推進落實效果存在相應的不足。對于農村初中音樂教學而言,所存在的問題也相對較多?;诖?,為鍛煉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藝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務必對音樂教學中的難點進行深入分析,對教學模式做出科學優化改進,運用科學有效的解決措施,切實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優秀的藝術素養,以此培養學生全面綜合發展提升。
一、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難點分析
(一)學生基礎不足
農村初中教育教學期間,音樂學科的教學時間存在明顯的不足,實際課程安排相對較少。此外,日常教學期間,對語、數、外等主要科學予以更多的關注,對音樂教學卻存在相應的忽視。基于主觀層面,農村初中音樂教學期間,理念學習過于片面化,學生對音樂并未做出深入學習了解,基礎知識掌握并不扎實。同時,基于學校、教師層面,對音樂所形成的認知并不深刻,致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接觸存在明顯的不足,學習效果無法得到充分保證。此外,并未重視對音樂興趣的重點培養,導致學生對音樂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不愿積極主動參與音樂教學,致使其音樂基礎存在明顯的不足[1]。
(二)教學設備不足
農村初中音樂教學期間,對于教學設備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農村地區辦學條件并不是十分理想,資金投入方面明顯不足,造成教學設備存在明顯的不足。初中音樂教學,其關鍵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培養良好的藝術素養,而是教學設備不足的情況,也對農村初中音樂教學造成相應的制約影響。音樂教學并非僅僅是靠口頭講解,更為關鍵的在于通過欣賞和教唱去熏陶。其中則需借助教學設備的開展欣賞和教唱等教學,當前,農村初中音樂教學期間,音樂器材少之又少,教學設備存在明顯的不足。鑒于此,音樂教學難以發揮教育的根本作用,學生同樣對音樂學習缺乏充足興趣,對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產生嚴重的制約影響。
(三)技巧掌握不足
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技巧掌握不足屬于教學中存在的一大難點。課堂教學期間,多以欣賞課、教唱課的方式為主,帶領學生完成課堂學習,對學生基本要求同樣較低,只是對大多數樂曲的節奏做出準確把握即可。由于技巧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以至于學生對音樂技巧的學習并不多,音樂技巧的學習掌握不足,也對學生音樂能力的培養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難點的解決措施
(一)培養扎實基礎
同其他科學進行對比,音樂學科具有明顯的主觀性特點,需由教師引導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理解與感悟能力,方可對音樂知識做出更為深入的學習理解。所以,農村初中音樂教學期間,教師需重視對教學方法的優化創新,使學生可以對音樂學習產生充足興趣,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學習,以此培養學生扎實的基礎。教學期間,教師需對學生音樂愛好做出初步了解,對于初中生,處在青春期階段,選擇符合其特點的音樂類型,能夠有效吸引其注意力,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掌握。同時,學習興趣培養的基礎上,教師可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如音樂史講解和樂器演奏欣賞等方式,使學生可以對音樂做出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了解,培養學生積極正確的思想認知,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掌握。此外,開展教學期間,可同其他學科加以充分結合,通過完善系統的教學體系,為學生扎實基礎的培養提供可靠保障[2]。
(二)完善教學設備
對于農村地區,農村教育受到經濟等因素的制約,教育資金存在一定的不足,可供各學科使用的資料更是少之又少。最早,音樂只是屬于輔修科目,隨著中考改革才逐步納入到必考科目,因此,農村學校在經費方面的投入還稍有不足。如此,導致音樂設備出現不足的情況出現,對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產生相應的影響。所以,務必適當提高音樂教學方面的資金投入,以配備更多的用于音樂教學的設備,為音樂教學的質量提供可靠保障。增加資金投入的同時,盡可能配備先進的教學器材,使課堂教學可以更加活躍,使傳統教學可以發生相應的改變。此外,對教學環境進行積極改善。當前,農村初中音樂教學期間,教學環境亟待改善,部分學校并未設置專門的音樂教室,因此,改善教學環境勢在必行,唯有如此,方可為學生音樂學習提供可靠保障。
(三)重視情感熏陶
若想事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選用合適的方法至關重要。因此,農村初中音樂教學期間,教師需對新課標加以重點關注,并對方法技巧做出適當的教授,以恰當的技巧去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保證教學效果的同時,促使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有效提高。如輔導學生對歌曲意境做出深刻理解,或是在視覺、聽覺感知中體驗音樂情感等。音樂是蘊含豐富情感、引發情感共鳴的重要藝術形式,體驗音樂所蘊含的情感,在情感熏陶中可有效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提升。鑒于此,教師務必重視情感熏陶,為學生音樂學習提供可靠[3]。
結論
綜上所述,音樂教學是美育教育的關鍵載體之一,同樣也是素質教育落實實施的關鍵途徑之一。全面提升初中音樂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藝術素養的鍛煉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意義。對于農村初中音樂教學所具有的難點,學校和教師務必高度重視,運用科學有效的解決措施,切實提高農村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以此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藝術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毛鴻.農村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難點分析與解決措施[J].成功:教育,2018,000(008):P.181-181.
[2]羅仕群.新課程標準下農村初中音樂教學的困境與解決措施分析[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254-254.
[3]劉善.農村初中音樂教學的困境與對策探討[J].散文百家(下),2019(7):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