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鳳英
【摘? ? 要】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指教師以兒童的發展現狀和實際需求為依據,創設適合幼兒進行多方面、多領域學習的活動情境與學習區域,在活動過程中提供幼兒需要的學習與活動材料,促使幼兒通過實際動手與感知的過程主動探索并尋求答案。
【關鍵詞】 區域活動? ?辦學質量?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195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指教師以兒童的發展現狀和實際需求為依據,創設適合幼兒進行多方面、多領域學習的活動情境與學習區域,在活動過程中提供幼兒需要的學習與活動材料,促使幼兒通過實際動手與感知的過程主動探索并尋求答案。幼兒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時刻關注兒童的反應并迅速捕捉到幼兒的即時需求,通過適當準確的調整從而提高整個區域活動的質量,發揮區域活動的最大作用,實現幼兒園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提高辦學質量。
一、教師創設良好活動情境與氛圍
材料與環境是區域活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幼兒只有與活動環境和活動材料產生相互作用才能獲得并積累知識技能。教師在為幼兒創設良好活動情境時不僅要綜合考慮教育內容與目標、兒童年齡特點與需求,還要仔細地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納入到創設情境的依據中,讓幼兒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專注地投入到區域活動中,在具有趣味性和豐富性的活動氛圍中達到教師的活動要求,使活動環境能夠與整體教室環境相融合。例如,在幼兒園大班科學區“自制沙漏”這一主題區域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兒童已經具有時間觀念這一特點,告知兒童沙漏是另一種形式的鐘表,能夠幫助大家計算時間的流逝,并且沙漏在流沙時非常有趣,以此來激發兒童的興趣,創設趣味性的活動氛圍,保障區域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教師轉變自身角色,發揮引領作用
新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指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和啟發者,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也要牢記這一點。在主題活動當中,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角色,做好身份定位,隨著幼兒的興趣轉變而靈活地進行活動調整,綜合考慮到幼兒的不同年齡特點以及注意力有限的特點。幼兒園區域活動具有極大的靈活性,為教師自然的轉變自身角色提供了有利條件。區域活動對于教師的要求是全程發揮組織者、協調者、觀察者的作用,準確記錄,及時調整。例如,在表演區“豬八戒吃西瓜”的主題活動中,幼兒能夠通過相互間的配合完成演出任務,互相交流、進行思考,教師自然應當退出活動進程,在表演區旁進行觀察記錄,適時進行幫助和引導,而不是一味強行介入幼兒間的配合,這樣才能夠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發揮教師的引導與協調作用。
三、科學投放材料,提高區域活動的可操作性
如何科學有效地投放活動材料是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區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關系到區域活動能否順利進行。若活動材料提供不足就會導致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如若材料投放不合理則會導致兒童失去活動興趣,并且無法達到區域活動的教育目標。教師在投放活動材料時要注重其探究性與可操作性,要保證既能夠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又不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此外,材料的投放還要兼顧多樣性與層次多元化,根據幼兒的不同年齡、不同興趣差異促進兒童不同層次上的提高。
1.因地制宜地提供豐富的材料。科學探究的材料除了一些必要的購買的材料外,更多地應該是當地特有的資源和安全的廢舊物品。這樣的科學教育不僅能使幼兒通過操作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經驗,還能讓孩子學會勤儉,學會珍惜和利用資源;還能讓幼兒學會創造,體驗到創造能使簡單的材料法有更大的價值,從而真正地樂于探究,樂于學習,樂于創造。足夠的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探究的條件和可能。
2.材料有適宜的結構。材料應暗含著幼兒通過操作和使用能夠達到的適宜的教育目標和內容,能揭示許多有關的現象和事物間的關系,而這些現象和關系正是我們期望獲得的,也是這個年齡的幼兒所能獲得的。材料應能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材料能引發幼兒產生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想看看他到底能做什么;材料應具有開放性,有多種組合的可能性,能激發幼兒接近材料,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變,組合它們;材料應該有較多的用途,使幼兒能用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研究探索,得出不同的發現結果。
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選擇材料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條件,讓幼兒自己來選擇材料和決定干什么,不僅有利于幼兒運用原有經驗,澄清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解決問題,獲得有益的經驗,還能有助于他們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能產生思想及能支配時間的人,一個行動者和能解決問題的人,能使他們產生一種想法去進行想法的要求。他們會因此而懷有很高的熱情,并極其專心致志地投入研究和探索。
四、優化活動后評價,積累區域活動經驗
教育評價是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重要一環,也是積累活動經驗、反思活動不足的一項有效工作,優化活動后評價不僅能夠使區域活動的不足及時呈現,還能夠為后期的調整提供可參考的依據。教師在區域活動結束后可以鼓勵幼兒積極地發表自己在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與伙伴們交流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讓他們思考后表達出自己的活動過程與活動收獲。例如提出問題:“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剛才玩的游戲叫什么名字?你是怎么學會的?”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也為日后的區域活動積累豐富的經驗。
總之,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不能無所依據,必須要根據幼兒的不同心理需求、年齡差異、發展目標以及本地區活動的特點與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進行有機結合。教師在掌握豐富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在區域活動開展過程中注重經驗的積累,科學合理地投放活動材料,促進幼兒的思維發展與動手能力提高。同時,也要做好區域活動后的評價與總結,使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做到生動有趣、創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