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 ? ?要】數學在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結構當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極高的實踐應用價值且學習難度較高,在對發展學生的智力和思維大有幫助的同時,也對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這意味著,教師在重視開展數學教育工作的同時,除了要從學習難度層層遞增的學科特征出發,還要不斷尋找能夠優化教學的創新型教育方法,高中數學教學融合信息技術的教學理念由此提出。
【關鍵詞】高中數學 ?信息技術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186
一、信息技術對教學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術是我國教育取得進步的必要手段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教育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比如各個教材版本的更新替換、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和高考改革變更等,這些變化都說明國家社會對人才有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教育必須與時俱進,以培養全面型人才作為目標。眾所周知,我國教育難以徹底擺脫傳統教學模式,尤其是缺乏師資力量和專業設備的農村地區,如何轉變教學方法,實行創新型教學模式,是我國教育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的滲透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它可以根據學校條件、教師能力去進行及時的調整,比如農村地區可以安裝多媒體設備、電子白板、投影儀,城市地區可以建設多媒體教室、配備一體化信息電腦設備等,使現代科技深入多維式教學。同時,在疫情背景下,信息設備為各個學科搭建了線上教學平臺,使教師和學生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穩定地開展教學,使“停課不停學”政策落實到實處。綜上所述,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是必然的趨勢,雖然目前信息技術教學的開發和應用不夠成熟,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教學必然取得成功。
(二)信息技術是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多方位解讀的關鍵途徑
數學知識是極具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尤其是針對高中數學而言,空間立體幾何、建模邏輯推理和想象思維發散等重點知識都對學生的抽象能力、邏輯能力和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從這個層面出發,高中數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而信息技術對于教學的滲透則能有效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多方位解讀,比如在立體幾何的教學中,黑板的板書是平面的,而信息技術的呈現往往是立體的,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去學習、思考和探究。同時,信息技術的滲透可以將抽象內容具體化,利用情境和氛圍導入關鍵核心內容,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感悟。
(三)信息技術是改善數學傳統形象的有效形式
不少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描述詞是死板、枯燥、乏味和單調,因為數學不像語文、英語學科那樣具備一定的文學性和人文性,也不像音樂美術學科那樣具備一定的藝術性和審美性,數學建立在數學、符號、定理、公式和圖形上,導致教學往往不具備趣味性和多變性,因此,從根本出發改變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傳統印象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根本目標。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
(一)引入趣味元素
在基礎教育準備工作完成后,教師就需要考慮具體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的就是信息技術與“新知引入”這一課前準備階段的融合運用。課前準備的3—5分鐘,可以說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進入知識探究狀態的黃金時期,一旦學生在這一環節對知識產生了好奇并形成了一定了解,后續更深入的教學活動自然可以輕松推進并獲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將信息技術能夠提高教學趣味性的優勢利用起來,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中與新知相關的趣味元素設計“新知引入”環節。
以“指數函數”為例(人教A版教材),教師就可以先上網搜索結合指數函數關系式繪制而成的趣味圖像,進而借助多媒體工具將其在課堂上展示,引導學生觀察。如此,通過觀察圖像,學生就會對“這樣有趣的圖像是怎樣繪制出來的”產生好奇。此時,若教師告知學生“這是指數函數的圖像,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學生受好奇心和趣味元素的雙重影響,就會產生更強烈的學習欲望,更積極地參與后續學習。
(二)創設自學情境
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在難度方面較比之前有極大變化,且大多數都是較為抽象的空間幾何知識,這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一項挑戰。即便是已經在之前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數學學習,高中生的抽象邏輯思維依舊不是十分成熟。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對抽象的幾何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經常會遇到一些阻礙。為了幫助學生突破這些阻礙,在進行課堂教學創新時,教師就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將抽象內容以具象形式展現。具體如下,
以“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為例(人教A版教材),教師就可以將柱、錐、臺、球等不同“空間幾何體”在多媒體中展示出來,借助多媒體構建一個“空間幾何”情境。同時,利用多媒體動畫“可旋轉圖形”的功能,將幾何體不斷旋轉,使其正面、側面、頂面與學生的目光相對應。如此,學生的正視、側視、俯視在動態觀察中得以實現,他們的抽象思維、空間思維也能在自主觀察中得以建立、完善。
(三)動畫還原推理
知識的推理過程是學生真正去挖掘、去探究知識的關鍵,現階段的教學更加追求知識的得出過程,而不是知識的死板照套,利用動畫視頻區還原知識推理的好處在于,它的每一個步驟是可以進行保存和修改的,即具有“快照”功能。
以“函數與方程”為例(人教A版教材),在此章節中,學生會學習到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之一的核心內容,利用二分法求函數零點近似值是有步驟的,教師可以利用動畫視頻去還原步驟,包括在坐標系上確定區間,判斷精確度、求得區間的中心、計算式f(a)·f(c)<0、f(c)·f(b)<0、f(c)=0三種情況,最后,還原精確度的判斷。數學的步驟是具有緊密性和邏輯性的,教師利用動畫的形式去還原能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知識的得出過程和問題的解決過程,從而在加深印象的同時促進對知識內容的進一步深化理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是極為重要的一門課程,且具有較大學習難度。教師立足于新的教育環境,應積極轉變自身刻板的教學理念,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創造更多新的、高效率的教學手段,不斷運用信息技術降低教學與學生理解知識的難度,幫助高中生更好地學習并把握數學知識,提高知識運用能力,為他們在數學領域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也為國家數學事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田輝.對高中數學信息技術的實踐與應用探討[J].速讀(中旬),2018(1):200.
[2]王軍.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的整合策略[J].南北橋,2018(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