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霞 倪天豐
摘 要:目前,一些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恰當的學習方法,學習熱情不高,學習能力不足。數學教師要積極找尋應對策略,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傳授學生相應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等渠道入手,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信心
中圖分類號:G421;G63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4-0060-02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數學教學也發生了很大變革。數學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獲取數學知識,提升數學能力。尤其在數學課堂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索。但是,目前一些初中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被動接受知識,課堂中教師講多少,學生學多少,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未能發揮出來,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很多學生不能主動利用所學數學知識去探索新知識,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習慣于“滿堂灌”授課模式,離開教師的講解,就不知所措,不會學習。因此,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數學教師需要認真反思的課題。
一、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分析
1.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
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猶如輪船在大海上有準確的航行方向和目標。學習亦如此。有了目標,學生便可以根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有步驟、按計劃,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習效果。但是,很多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抱著得過且過的學習態度。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導致學習效果差,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進度,還會使學生漸漸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
2.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恰當
在初中數學學習中,無論是課前預習、課堂學習,還是課后鞏固,都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但是,很多初中生沒有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下。學生解題方法陳舊,不能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對課堂知識一邊學、一邊忘,容易產生回生現象,造成知識點掌握不牢固,容易產生漏洞。長此以往,就容易失去學習的自信心,產生厭學心理。
3.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
初中生能否主動學習取決于其是否具有較強的學習動力和較高的學習熱情。有了動力和熱情,才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才能主動獲取知識,才能自主學習、積極探究,進而提升學習效果。初中數學有不少知識點抽象難懂,學生不易理解,教師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對學習失去興趣。
4.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足
每個學生都是鮮活的個體,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初中生在小學階段基礎薄弱,升入初中后,由于課程內容增多、學習難度加大,就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有的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對學習持有應付的態度,久而久之就會跟不上教師的節奏。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培養學習興趣,引導自主探究
在數學教學中,只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其在和諧愉悅的課堂中獲取數學知識,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數學故事,使學生愿學。教師可以結合授課內容有意識地聯系一些數學史話,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愿意學習數學。如可以介紹數學家的名言和故事等,讓學生對數學世界充滿向往;也可以介紹數學名詞、概念、定理的由來,如黃金分割、方程史話、勾股定理、圓周率等,讓學生感受數學天地的豐富和神奇。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學習數學。
其次,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使學生樂學。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創設“樂學”氛圍。如教學部編教材九年級數學上冊“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部分內容時,有位教師這樣引入新課: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播放一段“海上日出”的視頻,引導學生觀察。起初,海平面只是一片明亮,漸漸地太陽升起,出現在海平面,接著慢慢離開海平面,發出耀眼的光芒。這時,教師順勢設疑,“假如我們把海平面看作一條直線,太陽是一個圓,那么在太陽從沒有到出現,到離開海平面,這個“圓”與這條“直線”產生了幾種位置關系?每種位置關系應該如何表示”。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并爭相上臺畫海平面與太陽的位置關系圖,這樣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課——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樣的導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設樂學氛圍,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第三,教師可以實施生活化教學,使學生樂思。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深入挖掘學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將其引入課堂,實施生活化教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激勵他們善于思考、樂于思考。如教學部編教材七年級數學上冊“打折銷售”這部分內容時,有位教師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每逢過節,我們都會看到各超市紛紛降價銷售商品的情景,這樣降價搞促銷,還能賺到錢嗎?針對某一件商品,兩家超市都在搞促銷,但推出的打折方式不同,你會選擇到哪家超市買這件商品,為什么?”(同學們紛紛議論,作思考狀。)“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去超市購物,體會別樣的購物感受,讓我們一起學習應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打折銷售的問題,大家準備好了嗎?”就這樣,教師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引進課堂,讓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如此緊密,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積極動手、樂于思考,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傳授學習方法,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課前預習。當前,部分學生課前不預習,對即將學習的新知識較為陌生,聽課時抓不住教師授課的重難點,課堂收獲不大;或者在聽課時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屬于被動聽課。對此,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做好預習工作。教師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課型,讓學生采取相應的策略進行預習,對課本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課堂質疑。古人云:大疑大進,小疑小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主動引導學生質疑,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并鼓勵其大膽質疑。在一個班集體中,總有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沉默寡言,不愿意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于這類學生,教師要多溝通、多交流,尤其對那些不善于口頭表達的學生,教師要巧妙點醒夢中人,給予其恰當的指導與鼓勵,鼓勵他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教師要彎下腰,傾聽學生的心聲,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教師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根據學習成績將學生劃分為三六九等。尤其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更要以一顆寬容之心對待他們,多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予其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使其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揚長避短,增強學習信心。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都要多一份賞識與鼓勵,少一些責備與批評,將狂風暴雨般的訓斥變為和風細雨式的交談,用自己的關愛滋潤學生的心田。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必將大大提升。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的后續發展相當重要。數學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下功夫,還要在課前、課后都做足功課。只要所有教師都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那么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能夠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有虹.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19(18).
[2]李勇.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1).
[3]韓琴珍.初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9(18).
[4]俞蘇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D].蘇州大學,2013.
Strengthen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ang Xia, Ni Tianfeng
(Daj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Gula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Gulang 7331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som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lack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e main reasons are as follows: lack of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lack of appropriate learning methods, low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lack of learning ability.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look for coping strategies, starting from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eaching students the corresponding learning methods, and enhancing students' confidence in learning, so as to gradually improv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promote;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method; confidence in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