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紅
摘 要:在當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新課標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達成教學優化的進行就成為教師開展教學優化的重要目標。項目化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對于學生能力的發展有著很強的推動作用,相應的,為了實現教學優化的進行,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嘗試著探究項目化教學的具體開展模式,并將其融入教學中。文章對項目化學習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優化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初中數學;教學優化;學生探究
一、 引言
初中數學是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習科目,直接關系著學生中考的成敗,而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就需要能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進行重視起來,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水平,增強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而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筆者發現其教學的基本模式存在著一些問題,其并不能使學生的能力獲得有效的發展,這并不符合當前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學要求。而項目化學習法是近年來一種新被提出的學生行為學習法,其可以將學生的作用有效地發揮出來,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較強的推進作用,相應的,若教師可以將其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之中,相信教學的效果可以得到有效的優化。
二、 項目化學習簡析
項目教學法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一種。一個項目具有固定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工作。原則上項目結束后應有一件較完整的作品。項目化教學還具有實踐性、自主性、發展性、綜合性、開放性、評價六個特征。相應的,項目化學習則是指在項目化教學的開展中,學生按照基本的項目要求所展開的學習過程,通過項目化學習的進行,學生將實現對相應知識內容的有效分析探究,這對于學生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有價值的。
三、 項目化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分析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開展教學大多會采用理論講授法來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得教學依賴于教師的口頭講述來進行,導致教學的有效性無法得到保障。而項目化學習的開展,則給予了學生獨立進行探究的機會,這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和能力發展層次的提升是非常有價值的。并且項目化學習的進行是以學生小組為單位進行開展的,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強調,這符合當前新課標提出的生本教學的理念。總而言之,項目化學習的進行,對于學生的發展是較為有利的,也可以擴充教師的教學方法儲備,為多元化教學的開展增磚添瓦。
四、 借助項目化學習進行開展的初中數學教學研究
(一)聯合教學內容,生成項目任務
項目任務是整個項目化學習的起始,其相當于一般教學中的數學目標,相對應的,項目任務是否清晰明了,會對整個項目化學習的進行產生直接的影響。故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就要能將項目任務的制定重視起來。由于初中階段學生的能力發展層次仍處于較低的層次,所以教師在制定學生獨立探究的項目任務時應選擇難度相對較為簡單的內容,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也要能確保項目計劃不能過于簡單,這會使得學生的探究失去價值。所以教師在進行項目內容的構建時,要能現結合當前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明確主要學習的內容,再構建相應的項目任務。
例如,在進行“相交線”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本課的內容作為項目化學習的內容,生成具體的項目任務。在其中,教師可以生成以下的項目任務:1. 明確垂線的定義;2. 實現對頂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四種角的有效認知,并能對其進行判斷和識別。這樣一來,當項目任務得到提出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班級中的學生對此項目任務進行研究分析,嘗試著初步分析探究的計劃。通過此過程,項目化學習的第一步就得以完成,教師在后續的教學中要能聯系實際構建項目小組。
(二)結合學生發展,構建項目小組
項目化學習的進行是依托于學生的小組合作進行的,學生的能力發展也決定了其絕不可能獨立地完成探究任務。相應的,教師也要能將學生項目小組的有效構建重視起來。一般而言,常見的小組劃分方式主要有三種,其分別為:按學生座位分組、按學生能力發展分組、學生自由結合分組。其中按學生座位分組是最為快速的分組方法,其可以按照學生當前的座位進行小組的快速劃分,學生也不需要大幅度地挪動座位即可開展探究,但此種分組方法并不能保證各個小組的發展情況,小組間的差距會顯得較大;按學生能力發展分組,這是最慢的一種分組方法,也是對教師的要求最高的分組方法,其中,教師要能預先聯系學生的發展水平進行分析,將學習情況較好的幾名學生分配到幾個小組之中作為小組的“基石”,然后再逐漸將其他學生填充到小組中。這一方法的優點是能保證各個學生探究小組的總體能力發展水平相近,確保各個小組都可以順利地完成探究任務,且有利于公平競爭的進行;學生自由分組,這一分組方法相對較快,其雖然不能保證各個小組的發展水平科學而合理,但可以確保各個小組學生的配合默契程度,且在分組速度上也較快,教師在學生分組完成后進行微調即可。而在實際的項目化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分組方法。
例如,在針對“相交線”開展項目化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選擇按照學生發展情況進行分組的原則開展學生的分組。其中,教師可以先選出學習情況較好的學生作為小組組長,然后再通過對其他學生學情檔案的分析,選擇后續的小組成員加入其中。在小組的劃分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將結果宣布給學生,讓學生做好項目學習的準備。針對部分學生可能提出的調組申請,教師要能在進行了解之后,再聯系學生的調組原因選擇同意或者否決。在分組確認無誤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后續的小組討論,實現項目計劃的制訂。
(三)發動學生討論,制訂項目計劃
項目化學習是以學生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教師要能盡可能地放權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作用,鍛煉其能力。為了實現這一點,教師在教學實際中就要能將項目計劃的有效確認重視起來。首先,教師要能點明本次項目化學習的主題,讓學生明確探究的主要任務是什么,然后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對實現本次項目化探究的方法進行分析,構建具體的項目計劃。在學生的項目計劃構建完成后,教師要能對各個小組的計劃進行審查,分析其可行性,幫助其糾正一些突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