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
摘 要:化學是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感覺存在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開展化學實驗時,部分學生無從下手。在當代教學改革逐步發展的過程中,很多初中化學教師開始利用趣味化學實驗法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化學實驗學習當中。文章主要通過分析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中的重要性及這種教學方法存在的阻礙,提出相關教學措施。
關鍵詞:趣味教學;化學實驗;初中學習
一、 引言
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初中化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其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不同的化學實驗方法,還要理解化學理論和概念。很多學生在開展化學實驗時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指導,缺乏自主性,導致整體學習效果較差。在新時期發展的當下,趣味化學實驗的方式就比較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貫穿不同的化學實驗類型,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實驗的樂趣,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 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中的重要性
(一)激發學習興趣
對于初中生來說,其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以興趣作為主導,循序漸進地融入化學實驗當中。目前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還是難以讓學生產生較大的興趣,促使初中生在接觸化學知識的過程中無法了解到深層次的知識內容。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需要以自主性的實驗模擬行為作為主導,如果學生在學習當中缺乏自主性就會導致實驗難以開展,無法確保教學效果。趣味化學實驗就可以對化學實驗進行轉化,使得枯燥乏味的化學概念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在趣味化學實驗教學下,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容易得到激發,在長期的趣味性實驗教學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可以得到提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高效完成化學實驗學習任務。
(二)培養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初中生的學習來說尤為重要,尤其是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越來越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體現。自新課程改革以來,初中化學教師逐漸改變了教學目標,其開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形式結合起來完善教學形式,并且將其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讓化學這門基礎學科能夠得到學生的重視。化學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雖然學生在初步接觸化學學科知識時主要需要了解化學概念,對理論知識進行轉化,但是還是需要按部就班完成更多的學習任務。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可以對固定的化學實驗形式進行轉化,讓學生在接觸不同類型的化學實驗時體會到不同的趣味。這種教學方式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主要是在于其可以在達到基礎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夠使其形成較好的實踐學習習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營造和諧氛圍
在傳統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當中,教師大多一板一眼,對學生的要求比較嚴格,讓其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完成任務。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在開展化學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容易喪失自主性。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要求教師逐步引導學生參與到實驗當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實驗的本質,并且按照相關步驟及方法提高實驗學習質量。長此以往,學生可以感受到化學實驗學習的樂趣,還能夠對化學理論知識進行趣味性轉化,讓學生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延伸到其他學科的學習當中。
三、 開展趣味化學實驗的阻礙
(一)教師觀念落后
教師在教學當中的表現會給學生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學生會有意識地模仿教師的思想和行為,在學習過程當中表現出來。在我國推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還是有部分初中化學教師故步自封,沿用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方法上沒有創新。在實施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是加入了趣味性元素,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化學實驗教學理念。很多教師仍舊以化學教材中的實驗形式為主,雖然這種教學方式無可厚非,但是無法達到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的需求。在長期的傳統理念教學當中,教師雖然能夠保證化學實驗教學的規范性,但是無法給學生帶來較多的實驗樂趣,導致學生的化學實驗學習興趣程度不高,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效率。
(二)學生參與度不足
學生在學習當中需要全身心地參與進來,才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起到較好的教學效用。雖然趣味性化學實驗教學已經逐漸被初中化學教師所采用,但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配合程度較弱,學生沒有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在課堂學習當中難以全程參與進來。大多數學生受到傳統學習理念的影響,尤其是在初三階段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希望通過這個新的學科拉開差距,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因此,很多學生還是習慣于“滿堂灌”的學習形式,在教師講解的過程中會做筆記,并且花費較多精力記錄教師的教學內容。在這種情況下,趣味性化學實驗的實施無法凸顯其特點,學生僅僅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想理念,在課堂學習當中沒有投入到趣味性化學實驗當中,缺乏實驗互動,難以體現化學實驗的趣味性。
(三)缺乏趣味化學實驗經驗
教師在長期的教學當中都會積累一定的教學經驗,從而不斷優化教學形式,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感受。在所有的學科教學當中,化學學科教學對于嚴謹性要求較高,教師需要保持嚴謹的實驗態度才能夠確保化學實驗的科學性,得出正確的化學實驗結論。基于此,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趣味化學實驗教學時都需要與教學形式進行磨合,在一定的期間內,難以呈現完整的趣味化學實驗形式。教師缺乏趣味化學實驗經驗,在教學當中無法體現實驗教學的靈活性,甚至還會產生手忙腳亂的現象。雖然學生可以輔助教師完成趣味化學實驗,但是教師還是難以對整個實驗進行操控,影響正常教學。
四、 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趣味化學實驗的途徑
(一)創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在各個教學階段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也能夠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在實施趣味化學實驗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實驗學習當中,提高化學實驗對學生的吸引力。比如,在開展“制取氧氣”這個實驗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三種實驗形式讓學生理解氧氣的制取方法。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熟悉教材知識內容,讓其對氧氣的性質進行了解,并且能夠正確開展氧氣的制取實驗。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氧氣和生活中的空氣聯系起來,并且將雙氧水、高錳酸鉀及氯酸鉀三種不同的制取氧氣的原料進行對比,還能夠讓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推理,得出結論。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索氧氣的制取要求,還能夠探索其余的制取氧氣的方式,讓學生變換情境學習形式,提高學習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