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珠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化,對教育教學活動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其中生活化教學被小學數學課堂開始重視并得以運用。通過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小學生將所學數學知識與日常實際生活有效聯系在一起,使小學生不斷意識到數學存在的價值,從而幫助小學生提高小學數學學習效率,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應用方法
一、 引言
數學是一門集理論基礎、邏輯思維于一身的基礎性學科,同時也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極大影響小學生的后期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當利用好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從小學生的興趣出發,以小學生為學習主體,使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學會數學思維的轉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的難題,增強小學生學習自信心,從而使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質量不斷攀升。
二、 小學數學教學的當前現狀分析
(一)受應試教育大環境影響,部分教師教育觀念比較落后
由于我國之前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造成整體社會大環境都處于應試教育的模式之下。雖然當前國家已大力倡導學生的素質教育,但由于這種傳統教學觀念的不斷影響,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現在的教育觀念仍然有些落后,教學的重點依然放在學生的數學成績上,而忽略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片面追求數學成績的高低,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不重視知識的運用,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變得刻板,降低小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
(二)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化、機械化,課堂氛圍沉悶
由于部分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從而導致最明顯的現象就是教師的教學模式依然一成不變。教師的教學模式仍舊是單一化、單向性向小學生傳授數學知識,而沒有考慮小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教師“填鴨式”“機械化”的教授,不能有效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生對于數學教學活動的關注度也因此不足,整體課堂教學氛圍顯得沉悶、無趣,從而導致小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
(三)教師沒有以小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地位,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和小學生的地位是不對等的,教師作為小學生學習領導者的身份而存在,此種教學現象極大影響小學生的學習熱情。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往往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小學生在講臺下聽,教學活動的全程幾乎沒有師生間的有效交流互動,教師給小學生的提問機會也少之又少,使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熱情也并不高漲,學習效果的好壞仍舊依賴于教師的教授水平。這種沒有以小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既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不符合當下的新課程改革要求。
(四)小學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脫節,小學生轉換數學思維的能力較弱
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活動表明,當前小學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脫節,小學生轉換數學思維能力較弱,這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生活化教學這一有利元素還沒有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體現出來,課堂整體仍舊是理論化的數學教學,對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產生很大的障礙。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仍然停留在應付數學考試的思維中,而沒有考慮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相關聯系,無法實現數學思維的轉換,解決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較弱,總體教學效果不令人滿意。
三、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際意義
(一)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
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生正式開始學習的基礎階段,而數學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因此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的教學目標不僅僅在于小學生的知識傳授,同時需要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雙項的培養策略才能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等因素限制,在數學知識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礙,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如若將生活化教學引入其中,非常有利于小學生將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實際生活相聯系,使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提升,滿足小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同時此種方法是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又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二)生活化教學更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產生為小學生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小學生有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才能有效發揮小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小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生活化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將一些小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單獨提取出來,從小學生的生活角度出發,不斷加入小學生的生活經歷,使小學生不知不覺間走入教學活動中,用此種方法展示數學知識點,有效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小學生知識吸收能力。
(三)生活化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使小學生的知識掌握更為扎實
數學是一門需要理論基礎和邏輯思維的一門學科,因此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對知識的有效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沒有將知識點和生活有效聯系在一起,導致小學生的知識掌握不牢固,遇到相關的數學問題很難用知識去解決。教師通過運用生活化數學教學的模式,把生活化融入課本教材內容中,將難懂的知識點變得簡單化、具體化,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幫助小學生領悟數學知識,使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更為扎實,對數學知識有更為全新的理解。
四、 小學數學教學實現生活化教學的路徑方法
(一)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培養小學生生活化數學意識
為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良性發展,在課堂中實現生活化教學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力求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最大貼合,從而培養小學生生活化數學意識。例如,在學習“相鄰數”這一數學概念時,教師首先向小學生講解何為相鄰數,相鄰數的存在形式;其次為小學生對相鄰數的概念進行示范,我們生活中所住的樓房其中就有相鄰數的存在,如下:一層、二層、三層……以此類推,通過教師聯系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小學生馬上理解相鄰數的含義;最后教師進行教學總結,幫助小學生掌握相鄰數的概念。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有效將生活中的實例得以與教學內容相貼合,培養小學生生活化數學意識,使小學生注意到數學知識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