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喻



摘 要: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新高考背景下,教育部鼓勵和引導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基于此,文章就全國新高考試題特點進行分析,對比新高考與近兩年的高考試題變化,具體提出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教學質量;試題講解
一、 引言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版)新增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程結構、學業(yè)質量,幫助教師建立教學評價機制,促使高中數學教學中切實落實新課程標準。因此,高中學校在數學教育教學中要轉變創(chuàng)新性思維理念,與時俱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加強對歷年真題的講解,結合多種題型,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更好適應新高考改革。
二、 全國新高考試題特點分析
第一,加大對高中數學主干知識的考查力度,突出考查函數與導數、數列、三角、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第二,對新課標新增的內容進行考查,對函數零點、三視圖、算法框圖、統(tǒng)計、常用邏輯等內容的考查;第三,強調知識的融合、交匯以及綜合應用,包括函數與導數的綜合、解析幾何與導數、數列知識的交匯;第四,考查數學思想方法,包括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轉化思想、函數方程思想等。就新高考試題主干知識趨勢分析來看,三角函數在新高考中有強化的趨勢,分值相對增加;新課標內容中包含了三角函數、解三角等,在考試大綱中涉及三角函數與單調性相關的問題;就向量知識變化趨勢看,向量與三角、函數、解析幾何相交,涉及坐標運算與運動點軌跡、曲線方程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向量的綜合性、工具性逐漸增加,向量和平面幾何也將是高考命題的亮點。在立體幾何考查中,三視圖將是新增內容。新高考內容不斷深化改革,數學教研組組長郭麗梅在數學學科備考指導中提到,2020年高考沒有考試說明,要求師生具備較高的適應性,試卷結構上看,分值和考試時間均有變化,題量上發(fā)生微變化,試卷中出現了新題型,整體難度不高,設問變少了。(表1)為2020年山東省新高考與2019年全國卷試卷結構對比;新高考背景下研發(fā)數學新題型、調整新試卷結構,優(yōu)化了試卷難度。
三、 新高考與近兩年的高考試題變化分析
2018年全國統(tǒng)一考試最新高考信息卷(九)第18題,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PA⊥ABCD,PA=AB,M是PC上的一點,且BM⊥PC。
(1)求證:PC⊥平面MBD;
(2)求直線PB與平面MBD所成角的正弦值。
通過試題結構、題型、分析對比發(fā)現,新高考試題加大了創(chuàng)新性考查,創(chuàng)新了試題呈現方式和設問方式,學生基于不同角度認識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方式,全面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確保學生從往年真題分析過程中解放出來。2018高考數學試卷穩(wěn)中求新,保證整體結構穩(wěn)定的基礎上,靈活確定試題內容,同時,在理科數學卷中概率統(tǒng)計取代了圓錐曲線,概率統(tǒng)計難度提高,曲線題難度下降,試卷整體難度降低。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述,引導學生從“解題”走向“解決問題”,是2018年高考數學的一大亮點。在2020年高考命題中,采取重心后移的策略,重點考查學生數據分析、理解、找規(guī)律能力,減少繁雜的運算,確保突出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四、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需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加強對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基于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角度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為提升課堂教學成效,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歸課本,注意4基4能教學,4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4能:即從數學角度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2018年全國Ⅰ卷文科數學第17題:
在平面四邊形ABCD中,∠ADC=90°、∠A=45°、AB=2、BD=5
(1)求cos∠ADB;
(2)若,DC=22,求BC。
解:(1)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BDsin∠A=ABsin∠ADB,由題可設可知,5sin45°=2sin∠ADB,
所以sin∠ADB=25。
由題可設可知,∠ADB<90°,
所以sin2∠ADB+cos2∠ADB=1,
cos∠ADB=1-225=235。
(2)由題設(1)知,cos∠BDC=sin∠ADB=25。在△BCD中,由余弦定理得BC2=BD2+DC2-2·BD·DC·cos∠BDC=25+8-2×5×22×25=25,所以BC=5。
此類型的試題中,在求數列中加入了討論,判斷問題,以層層遞進、逐步深入的設問展現思維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研究型學習理念,增加了試題的開放性、靈活性,真實考查學生數學能力,減輕學生心理負擔同時,引導高中基礎教育向素質教育方向發(fā)展。教師要帶領學生全面了解近幾年省考試院發(fā)布的考試評價報告,確保師生全面了解各個章節(jié)、各個模塊在考試中所占的比例、試題難度系數等;同時,要引導學生開展專項復習,直觀性地對接試題,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并學會舉一反三。高三復習要注重主干知識,又要強化對邊緣考點的學習,多做試題。
教師要全面就新高考數學試題發(fā)生的變化展開分析,掌握新高考重點考查知識點,結合新高考考查要求,合理調整教學方案,優(yōu)化教學手段,按照新高考對學生能力考查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新高考強調通過整卷考查要求,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科素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多元化教學方式
新高考背景下,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數學教學改革提供技術條件,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將抽象化的數學內容轉化為直觀性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解題思維以及獨立學習能力,從根本上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教師要做好課程內容規(guī)劃和設計,樹立新高考思維,加強各個教學模塊之間的協(xié)同性,基于學生視角優(yōu)化教學設計,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布置教學任務,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課程內容設計的層次性,利用互聯網等多元化途徑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歷年高考真題解析機會,不斷提升學生數學思維,教師在信息化技術支持下,在課件中展示符合新高考題型要求試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研究能力,加強對試題的分析和探索,以北師大版教材試題講解為例,教師在課件中給出例題:“某社區(qū)舉辦上海世博會知識宣傳活動,進行現場抽獎,抽獎規(guī)則是:盒中10張大小相同的精美卡片,卡片上分別印有“世博會會徽”“海寶”圖案,參加者從盒中抽取兩張卡片,若抽到兩張均為“海寶”的卡片即可獲獎,現有甲乙丙丁四人依次抽獎,其中一人后放回,另一個人再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