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芳

摘 要 中職免費教育政策既是提升中職學校吸引力的現實需要,更是國家職教發展戰略的訴求。縱觀十年,該政策在優化教育結構、提高中職學校吸引力、增加初中畢業生受教育機會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面臨偏離教育公平目標、對學生的吸引力有限、降低了中職學生向上流動機會等問題。因此,后續政策需要建立政府主導和企業參與的財政保障體系;提高中職學校教育質量,提升中職學生向上流動機會。
關鍵詞 中職免費 教育政策 中職學校
中圖分類號:G718.3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1.004
Abstract The policy of fre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practical need to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ut also the appeal of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roughout the past decade, the policy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in optimizing the education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ncreasing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ces problems such as deviation from the goal of educational equity, limited attraction to students, and reducing the motiv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o go up the class. Therefore, the follow-up policies need to establish a financial security system l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participated by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upward mobility opportuniti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Keywords free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polic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1中職免費政策的出臺背景
1.1 中職學校吸引力不足
中職教育的社會認同度不高必然導致中職學校的吸引力不足。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不高也是造成其吸引力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中職學校由于招生困難,采用注冊制入學方式,造成學生生源質量不高,入校后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能力較低,學校的輟學率居高不下。加上許多中職學校存在辦學目標不清晰,專業設置趨同化,實訓設施不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缺乏等辦學弊端,造成了大批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質量不高。
1.2 國家職教發展戰略的訴求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職普分流的高中階段教育,即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并行的高中階段教育。由于我國的中考制度和中考分數線的設置,導致只有部分學生(甚至不到50%的學生)能夠升入高中繼續學習,而初中階段的一些后進生和學困生則升不上高中。這些初中畢業生正處于15-16歲的青春期,這部分學生如果不能繼續接受學校教育,一方面會給國家和社會造成一定的不穩定因素;另一方面,也不能實現我國教育公平的發展戰略部署。為了給部分貧困初中畢業學生一個繼續受教育的機會,也為了給中職學生的家庭減輕一定的經濟壓力,國家出臺了中職免費的教育政策。由此可見,中職免費教育政策的實施,是國家“促進教育公平”戰略的訴求。
2中職免費政策的成效與困境
2.1 中職免費政策的實施成效
有利于國家調整產業結構,優化教育結構。我國農業人口眾多,而農村的基礎教育相對較薄弱,中職免費政策的出臺,刺激了許多不能升入高中的農村學生進入中職學校繼續學習,這樣,既提高了其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技能水平,又使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為企業需要的技術工人,有利于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另外,由于近年來的高校擴招,導致大量的高校畢業生供大于求,一方面企業的“用工荒”,另一方面是大學生失業率居高不下。國家將中職教育免費后,能吸引部分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進入中職學習,既擴充了職業教育的規模,又緩解了高等教育的壓力,有效的優化了國家的教育結構。
提高了中職學校吸引力,擴大了辦學規模。為了更好的了解中職免費政策出臺后,有沒有切實提高中職學校的吸引力,擴大中職的招生規模,筆者通過教育部官方網站,查詢并對比了2008年-2012年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招生數(表1)。可以看出,中職免費教育政策切實提高了中職學校吸引力,擴大了中職生源和辦學規模。
增加了初中畢業生受教育機會 ,促進了教育公平。農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設施相對都比較落后,加上家長不重視教育或者重視卻因為生計和自身受教育水平無法看顧孩子的教育,造成許多農村的孩子考不上高中。沒有辦法接受高中階段的教育,而中職的學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國家中職免費政策的出臺,對這些想繼續求學但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無疑是一個福音,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增加了初中畢業生尤其是農村初中畢業生和城鎮貧困家庭初中畢業生的受教育機會,促進了教育公平。
2.2 面臨的現實困境
在國家層面,偏離了教育公平的目標。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起點公平、教育過程公平和教育結果公平。[1]初中畢業的學生,部分可以進入高中階段學習,進而進入高等教育學習,而另外一部分卻只能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畢業后即就業,有悖于教育的起點公平。中職教育過程的不公平更是顯而易見,目前中職學校的教育質量還是很難和普通高中的教育質量相媲美。教育結果不公平主要體現在中職畢業學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上,目前中職學校的畢業生在就業的時候,很難獲得和高學歷就業者同等的競爭機會。
在學校層面,免費政策對學生的吸引力有限。江西師范大學的陳勝祥、曹婷通過對浙江、江西、青海三省2010級中職新生的調查,只有8.9%的學生是沖著助學金來的。[2]從這個比例可以看出,中職免費的教育政策對學生的吸引力十分有限。隨著國家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和“三農”問題的逐步緩解,農村經濟水平也日漸提高。經濟因素也早已不是農村家庭和城鎮貧困家庭選擇中職教育的唯一因素,大多數學生選擇中職的原因,也不是沖著免學費來的,而是升不上高中的無奈之舉。由此可見,學生選擇中職就讀的原因和免學費的關系并不十分密切。
在學生層面,降低了中職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在2009年國家出臺中職免費政策之前,中職學生就已經是一個弱勢群體。該政策雖然初衷是幫助弱勢群體減輕負擔,其實也從另一方面鼓勵和刺激弱勢群體去就讀中職學校,從而更加加大了該群體在中職學校聚集,降低了中職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如果因為人為的“一增一減”(普通高中要收取較高的擇校費和學費,而中職學校免學費)而推進了職普分流,推動更多的弱勢群體因為經濟因素而失去了繼續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從而加大了優勢群體和劣勢群體的階級固化,對中職學生而言,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事實。
3中職免費教育政策的未來路向
3.1建立政府主導和企業參與的財政保障體系
中職免費的財政支出不僅要有中央的財政支撐,地方政府更應該明確自身的責任,加強中職免費的財政保障,加大職業教育經費投入力度。從而改善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促進中職教育良性穩定的發展。另一方面,企業也要積極參與到中職免費的財政投入體系中來,積極主動的分擔中職教育成本。[3]有了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財政保障體系,才能促進中職教育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
3.2提高中職學校教育質量,切實提高中職吸引力
中等職業教育要走以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科學的中職教育人才質量觀,進一步探索學校的專業建設、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師資配置、學生實習基地等實際問題,制訂相應的管理制度,并建立有效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職學校教學質量的問題,從而從提高中職學校的吸引力。
3.3打通中高職銜接的立交橋,提升中職學生向上流動機會
中職免費政策雖然客觀上推動了“普職分流”,降低了中職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但是近年來,國家和教育行政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來積極推進中高職銜接,這些政策的制定為提升中職學生向上流動機會奠定了政策依據和方向指引。
參考文獻
[1] 郭元祥.對教育公平問題的理論思考[J].教育研究,2000(3):21-24.47.
[2] 陳勝祥,曹婷.財政資助對中職學校招生的影響——基于贛、浙、青三省1218份問卷調查[J].職教論壇,2011(7):9-13.
[3] 劉洪銀.農村實行中職義務教育的經濟學分析[J].教育與經濟,201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