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許多高校教師正在逐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取“線上+線下”的授課的教學方式。在這種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亟待重新定位和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學為例,大學英語教師已開始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且能夠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實現“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的自由切換,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也隨之進行轉換。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學在“互聯網+ ” 時代的大學英語在線教學為背景,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著重研究在計算機和網絡支持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的角色定位及教師角色轉換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了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線上教學;教師角色
【作者簡介】李潔,西北民族大學。
一、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課程要求》)指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應當有利于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教學模式的改變不僅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變化,而且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思想和實踐,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語言知識與技能,更注重培養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思想和實踐的轉變,也是向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為導向的終身教育的轉變。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出現了以MOOC、翻轉課堂、微課等為代表的多種新型教學方式,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也隨之發生轉變,大學英語教師也不例外。大學英語課程“線上+線下” 混合式教學模式得到蓬勃發展。以西北民族大學為例,近年來我校大學英語教師開始逐步嘗試采取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此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依托網絡和計算機,在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同時,進一步認知并調整改變自己的角色,以更好地適應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和職業發展的需求。
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學的大學英語教學為研究背景,向一線大學英語教師發放了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0份,由此獲得數據,從而分析大學英語教師在新的教學模式中的角色變化和轉變,以及在此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參考性建議。
二、線上教學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在不同教學階段有不同的定位
1. 在線上教學活動的準備階段,教師是教學資料的提供者,是學習動機的激發者。首先,教師是教學資料的提供者。網絡環境下充斥著海量學習資源,教師需要去蕪存菁,從中篩選出適合學生學習水平和需求的學習資料,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線上教學時,由于學生手頭缺乏相應的學習資料,教師更應該提前為學生準備電子教學資源和提供教學所需書籍資料清單。根據問卷調查,線上教學期間,56.67%的教師經常為學生提供相關教學資料,33.33%的教師有時會為學生提供相關教學資料。35%的教師重新設計了教學內容,38.33%的教師微調了教學內容,18.33%的教師與線下教學一樣,未對教學內容做任何處理。
其次,教師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者。毫無疑問,大學英語的學習動機與學生的成績是正相關關系——學生的學習動機越強,其學習成績就越好。大學英語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當采取向學生說明教學目標、設置教學情境、組織兩人及小組活動等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根據問卷調查的數據,線上教學前,60%的教師經常向學生介紹教學目標,也有25%的教師很少或從不向學生說明教學目標,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線上教學時,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兩人活動的教師僅僅占26.67%,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的教師占比僅為18.33%。同時有55%的教師認為是無法管理學生的學習過程而無法與學生及時溝通交流。
2.在線上教學活動的實施階段,教師是學習的監督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首先,教師是學習的監督者。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效監督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也體現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線上教學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督促下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開展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在教師直播教學時實時提問、在線與同學開展討論、在線測試所學內容并獲得實時反饋等方式檢驗自主學習的成果,而教師可以通過騰訊課堂、釘釘、QQ群等在線平臺實時監督整個教學過程。調查問卷的數據顯示,43.33%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
其次,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師不僅要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而且要營造最佳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數據顯示,教師在一節課(45分鐘)中與學生互動的時間在25分鐘以上的占15%,在20分鐘以內的占36.67%,在10分鐘以內的占35%,幾乎無互動的占13.33%。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方式主要有:28.33%的教師采用直播式視頻或語音實時交流互動,30%的教師利用社交工具文字、語音實時互動,18.33%的教師采用簽到打卡、投票等方式與學生互動。
3.在線上教學活動的評價和反饋階段,教師是學習效果的評價者和反饋者。教學評價和反饋是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師充分利用評價的導向作用,可對教學產生積極的作用。在線授課時,教師應當適時對自己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根據問卷調查,線上教學時,40%的教師能夠經常及時反饋對學生活動的評價,36.67%的教師有時會及時反饋對學生活動的評價。教師采用的線上教學評價方式比較多樣化,主要有:作業/作品互評、在線測試、教師評價為主和網絡打卡,占比分別為25%、16.67%、16.67%和11.67%。
4.在線上教學活動的總結階段,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研究者和創新者。疫情期間完全采取線上教學本就是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一次創新和考驗。調查問卷數據顯示,53.33%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是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的好機會。線上教學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在于:61.67%的教師認為其創新了教學方法;56.67%的教師認為其創新了教學方式,克服了時空分離;51.67%的教師認為其轉變了教學理念;48.33%的教師認為其提高了教育信息化應用能力;33.33%的教師認為其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加了教學對象數量,實現了個性化學習。63.33%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有助于提升教學能力,61.67%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有助于提升信息素養,51.67%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有助于提升專業能力,46.67%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有助于提升教學管理能力。
三、大學英語教師在線上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建議
1.在線上教學活動的準備階段,10%的教師很少或從來不向學生提供相關教學資料,38.33%教師覺得備課量太大。由于在線授課的特殊性和突發性,學生手頭缺乏相關學習資料,教師勢必要準備和篩選大量適合在線授課的教學資料,并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料和作業,這就使得部分教師的備課任務加重。鑒于此,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師應該積極尋求團隊協作,按照A、B、C、D、E類教學班進行在線集體備課,群策群力,建立可共享的教學資料庫。
2.在線上教學活動的實施階段,48.33%的教師認為在線授課時缺乏課堂教學時的面授感覺,46.67%的教師缺乏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激情,33.33%認為在線授課不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41.67%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時無法監測學生的學習過程。28.33%的教師認為線上教學最大的困難是很難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這是線上教學的特點必然會導致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找到適合自己和學生的交流互動方式,比如直播授課時進行語音實時交流,利用社交工具文字評論、投票、點贊等方式來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
3.在線上教學活動的評價和反饋階段,60%的教師不能經常及時反饋對學生活動的評價,16.67%的教師認為網絡教學環境、平臺和工具等不穩定是線上教學最大的困難。線上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在直播授課時采取課堂提問、學生互評的方式實時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可以讓學生在QQ群提交作業、進行學習測試,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問卷星填寫調查問卷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教學評估。
4.在線上教學活動的總結階段,15%的教師選擇“我只想運用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方式”,28.33%的教師此前“從未有過線上教學相關經歷”。由此可見,我們應繼續注重轉變教學模式和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注重提高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以及科研方法的培訓。例如疫情期間,我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關于翻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等的線上會議和講座。線上會議和講座使得廣大教師有機會去學習和了解前沿學術動態以及最新的教育教學技術。在今后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學校也應當繼續進行網絡技術支持,提供更多科學研究平臺供大學英語教師將科研與教學相結合,達到以科研促教學、以教學帶科研。
四、結語
大學英語教師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關鍵,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使大多數英語教師迫切想要作出改變。在新形勢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實現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而且要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適應在教學各個環節中的角色轉換。我們應當以疫情下的線上教學為契機,通過教學實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以網絡技術為支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本研究樣本數量有限,對于教師自身發展未能進行深入探討,筆者僅期望能夠為大學英語教師的角色轉換提供一些借鑒。
參考文獻:
[1]陳金平.大數據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師職業發展[J].當代外語研究,2014(4):35-3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靳鐵柱.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師角色實證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學為例[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123-128.
[4]呂卓童,牛健.大班翻轉課堂教學的教師角色轉變——一位教師的心路歷程[J].開放教育研究,2017(5):94-100.
[5]譚小平.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角色的轉換[J].中國成人教育,2009(1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