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嘉
摘? ?要: 對話教學是新時代背景下教育教學改革倡導的教學方式。本文通過分析對話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關系,探討核心素養發展對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及對話教學對于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意義,給廣大教師提出運用對話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為核心素養的實踐落實提供啟示。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對話教學? ?教學方式
為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高國際競爭力,我國于2016年9月正式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確立了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大領域,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的六大核心素養。教學是學校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對話教學作為一種重視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教學形態,順應了新時代教學變革的需求,立足于過程,著眼于發展,是培養學生對話精神,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對話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聯系
(一)核心素養發展對教學提出了新要求
1.核心素養發展要求轉變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是教學工作者對教學活動的認識、看法和態度,深刻地影響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教學觀念的形成受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對教育的綜合影響。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才能更好地引領教學實踐。目前,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背景下,轉變教學觀念是教學轉型的重要突破口。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轉變過去強調文化傳承的教學觀念,實現對學生發展的關注,更深入地引導教學價值取向的變遷。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不是放棄通過教學傳承文化,而是豐富和發展教學的育人價值。具體而言,在核心素養指導下的教學任務和功能除了傳授已有的文化知識外,還應該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教會他們如何思考、如何做事、如何生存等?!敖虒W過程的本質就是引導學生不斷獲取知識,豐富自身靈魂并提升內在素養,意味著學生永遠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1]?,F代教學不應該被局限在文化傳承這一狹窄的范疇內,應該是包含一切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與引導學生探究知識、掌握技能、發展能力、體驗生命意義等能夠促進學生發展的活動。
2.核心素養發展要求更新教學內容。
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教學內容從學科知識中心走向核心素養中心[2]。傳統教學內容大多數以從人類社會積累的經驗中挑選出的最基礎、最精華的知識為主,再按這些知識的性質分別形成獨立的學科。教學是教師系統地傳授各學科現成的知識,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間接經驗,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提高學業成績。這樣,教學內容變得單一,只重視教學提高成績應對考試的知識。學生得不到探索和實踐的機會,雖然注重知識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卻忽視學生發展的過程性和完整性。從核心素養發展的角度審視和選擇教學內容,應突破傳統認識的局限,開始關注學生素養的發展。正如“我們既要依據學科內容價值來確立教科書內容,又要依據核心素養價值來確定教科書內容”[3],那樣,在判斷和選擇有價值的教學內容時,既要看它的學科價值,又要看它對核心素養發展的價值。
3.核心素養發展要求革新教學方式。
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教學方式從講授為主走向發展主導。教學方式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一環。傳統教學往往把教師的講授當成最高效的傳遞現成知識的手段,忽略學生的接受程度和主觀能動性。然而,教學不僅包括教師的“教”,還包括學生的“學”,兩者相互作用,共同構成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核心素養的提出體現了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為教學方式的革新提供了有益參考。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教育者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對當前流于形式的無效教學方式進行革新,采用符合核心素養理念的教學方式。總之,革新教學方式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用更生動、更靈活的方式幫助他們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掌握關鍵能力,形成必備品格。
(二)對話教學是核心素養發展的必然選擇
首先,對話教學著眼于對人完整生命的建構,體現出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本質要求。核心素養以學生多方面的整體性發展為主,是其健康生活,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素養。可見,要培養核心素養就要突破重智輕德、分數至上的局限。對話教學正是一種符合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教學形態,不僅是一種教學形式,更是一種在對話理念指導下的教學精神或原則。對話教學以師生的發展為主要目的,著眼于對師生完整生命的建構,強調學生精神世界的豐富和自由全面的發展。對話教學和核心素養的理念不謀而合,共同關注學生知識、能力、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提升。在對話教學理念下,知識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教育的最終目的則是培養具有對話理性、生命能夠健全發展的人。
其次,對話教學強調平等尊重、合作發展,為培養核心素養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要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高度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為他們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對話教學首先開啟了教學領域師生的主體間性,尤其強調在平等民主、和諧愉快、尊重信任的氛圍中開展教師、學生和文本三者間的對話。在對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平等,學生與學生平等,師生雙方相互接納、相互信任,學生與學生團結合作、共同發展。師生均作為完整、獨特的個體,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展開思維碰撞和情感交融。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是輕松愉快的,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創造了有利條件。
再次,對話教學是動態開放、意義生成的教學,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現了對學生能力和品格的重視,能力和品格不能只通過教師的教獲得,需要在真實的任務情景中逐漸形成。例如,文化底蘊的形成,不僅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文本,還需要在具體的情景中探索和構建對文本的深刻理解與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創生學習意義,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蘊。對話教學正是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景中與教師、同學、文本間對話,并在對話中構建知識、發展能力的過程?;诤诵乃仞B的對話教學,讓學生在動態開放的對話中不斷拓展思維和視野,不斷培養創造能力和批判精神。
最后,對話教學注重發展的可持續性,是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保障。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涵蓋了學習生活和將來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必備素養,具有整體性、連續性和可持續性,體現了終身學習或終身發展的理念[4]。對話教學希望通過理解、交流、體驗和反思培養學生的對話能力、對話態度和對話理性,引導學生走向對話人生,即一種追求價值和意義的人生。學生追求人生價值和意義的過程,就是不斷發展核心素養的過程。
二、對話教學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策略
(一)創造良好的對話環境
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教學環境是師生展開有效對話,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條件。只有當對話發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時,學生才能樂學善學,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的對話才有真正的意義。要營造良好的對話氛圍,一方面,教師要轉變角色觀念。教師不是教學的統治者和主宰者,而是知識的梳理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與完整人格,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敢于質疑和批判,培養學生的科學理性。還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對話關系,在積極的交流與互動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另一方面,教師要學會傾聽,在對話中鼓勵學生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傾聽不僅能表示對學生的尊重,還能在傾聽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給予指導。
(二)選擇和引入恰當的對話主題
對話主題是對話教學的核心和關鍵,選擇和引入恰當的話題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究,提高對話質量。首先,教師需要認真鉆研文本與教材,聯系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育教學目標,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選出有意義與價值的話題。應注意話題的開放性、探究性、綜合性和啟發性。開放性是指話題要面向全體學生,跨越學科和時空的界限,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探究性是指話題要能夠引起學生自主探究、深入思考、交流分享和積極反思。綜合性是指話題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話題要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符合他們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還要切合教育教學目標。啟發性是指話題要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聯想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對話中不斷提升智慧和精神境界。其次,在對話的引入上,可以采用提問引入、故事引入、回顧引入、社會熱點引入等方法。注意根據話題內容,靈活選擇引入方式,新穎有趣地開啟對話教學。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對話形式
對話教學必須借助外顯的對話形式才能順利開展。教師需要根據對話主體的不同需求和具體的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對話形式,并靈活運用于教學過程中。常見的對話形式主要有問答式、啟發式、討論式和活動式等。問答式是最常用的對話形式,主要適用于師生間的對話,通過教師的問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這種問答不僅是為了尋求答案,更是為了在問答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真正實現師生的交流探討、思維碰撞和精神相遇。啟發式是指教師在對話教學中主要扮演點撥學生、引導學生的角色,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空間。討論式是師生在和諧的氛圍內,自由地表達自己觀點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個性,還能培養學生的觀點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師引導下的活動式對話教學,往往采用角色扮演、辯論、演講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傊?,不同的對話教學形式適用于不同的對話情景和需求,教師要了解不同對話形式的作用和局限,有選擇性、靈活地運用于課堂教學,才能發揮對話教學的育人價值,促進學生能力和素養的發展。
(四)總結與反思對話過程
在對話教學結束前,教師和學生需要共同總結和反思對話教學過程,以便鞏固對話成果,發現對話中的問題與不足。首先,師生要客觀總結對話教學的開展情況。對對話的主題、內容和對話中形成的新的觀點等進行總結和評價。及時回顧與總結,有利于更好地呈現出對話的核心,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明確今后對話的方向。其次,師生需要自我反思。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反思是否選擇了恰當的對話主題,是否達到了對話的目的,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怎樣改進教學等。學生需要反思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知識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問題等。正是在不斷的總結與反思中,激勵學生超越自我,在知識、技能上取得進步,在精神和認識上得到升華,從而提高核心素養。
三、結語
對話教學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所倡導的教學方式,對話精神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因素。對話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在對話中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個性,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當前,為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要重視對話教學的運用,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為國家培養學習型、創新型、思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車麗娜,徐繼存.核心素養之于教學的價值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7(10).
[2]張建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亟待教學轉型[J].中國教育學刊,2017(02).
[3]石鷗,張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呼喚基于核心素養的教科書[J].課程·教材·教法,2016(9).
[4]胡定榮.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發展觀及其教學變革[J].課程·教材·教法,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