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嶺
摘? ?要: 本文以“交互設計”課程為例,從學生專業、就業和長遠發展的需求出發,以“專創融合”為基礎,重構“崗位化、交互式”的專業課程內容體系,采用項目式教學法和PBL教學法,在教學環節深入推進“雙創教育”和專業課程教育改革,增強學生的雙創能力,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 專業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 ?崗位化
一、專創融合教育研究現狀
(一)國內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概述
2014年,李克強同志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改革創新成為學生能力提升的強有力動力,充分發揮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稟賦”,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將得到提升。2015年全國人大上,政府工作報告將“雙創”列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雙引擎”之一。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應該成為創新創業的重要載體。加強高校學生的雙創教育,推進自主創業工作,是貫徹黨的戰略部署,適應創新型國家發展的需要。
(二)高校專創融合的必要性
國家政府教育部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文件,強調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例如,教育部在《關于大力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在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大學生創業自主創業是對教育體制的深入研究,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
將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幫助學生快速融入社會。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培養服務于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相融合,是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如果只強調創新創業教育,則很難培養出具有專業競爭力的競爭型人才。想要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就要依靠專業教育。只有將“三創”的教育理念充分融入教學環節,才能使學生結合專業知識理解“三創”的教育理念,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創新能力和過硬專業素質的高素質、高技能的競爭型人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踏入社會的過程中順利適應社會,才能充分發揮專業技能。
二、崗位化交互式專業課程重構
交互設計課程是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以行業對數字媒體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將企業項目開發流程貫穿于整個課程設計中。首先從感知移動設計講起,分析總結了移動設計的特點、生命周期及人機交互設計相關知識;其次,以用戶體驗的三大設計流程為主線,詳細分析了每個流程中涉及的新技術、方法、原則、思路和設計標準,并以實際項目為例貫穿其中;最后,詳細講解了移動產品交互設計Axure RP 8.0軟件的重要核心內容,讓學習者通過本課程真正掌握移動設計的方法,真正了解行業設計流程。
(一)崗位化分級教學
面向工作崗位的需求及對專業能力的需要,根據企業工作崗位的“工作過程”,重構專業教育課程教學體系。以培養學生的雙創能力和專業知識為目標,根據企業崗位能力的要求設置課程內容,實現工作過程與教學過程的全面銜接。整體教學分四步:基礎知識講解、崗位化教學、模擬公司、企業項目實戰。其中基礎知識講解和崗位化教學在第一課堂講解,模擬公司和企業項目實戰在第二課堂完成。
(二)混合式教學方法
使用教育部推薦使用的多個教改教材和教學管理平臺,大力建設校本系列微課課程;利用教學管理平臺創建線上課程,利用線上課程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課程總共32個學時,每周2個學時,其中線上學習每周1學時,以學習任務為驅動,進行有目的、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線下面授每周1學時,教師基于教材,不唯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中突出差異化的指導反饋。
(三)職能化課程設計
要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既要讓學生掌握各種專業技能,又要通過企業項目訓練生成就業能力,掌握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四)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從一般技能培訓到綜合專業技術培訓,再到創新設計能力和獨立崗位工作建設能力,形成基于“工作崗位—學習任務—項目訓練—能力提升”的工作過程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結構。
(五)全方位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從企業的需要出發,走專業與創新深度融合之路,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課外科技活動和各類競賽活動”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關鍵環節。吸收學生充當科研助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嚴謹治學的態度,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技能競賽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六)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優化形成性評價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利用網絡平臺的學習記錄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和評價,促使學生關注學習過程;在考核內容中,將學生參與的各類技能競賽及創新創業項目融入其中,在考核評價中增設創新、創業、創意等實踐分值,真實反映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三、專創融合根植于專業課程的教學意義
(一)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將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細化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項目或每一個任務中,使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將其應用到企業或其他,并發揮作用和價值,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及對企業需求的認識。不僅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培養學生嚴謹的職業道德觀,最大限度地破解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兩張皮”的困境,為促進就業創業奠定基礎。
(二)實現適應不同崗位群的人才培養
職業能力與課程內容對接,如交互設計師的職業能力分思維能力、眼界能力和手段能力。眼界能力包含交互模型、用戶心理、平臺規范和設計流程。面向工作崗位的需求及對專業的要求,根據企業的工作崗位及實際“工作過程”重構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以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為目標,重新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課程的評價體系等,使課程的內容設置與企業崗位能力要求相對應,實現工作過程與教學過程的全面對接,以適應不同崗位群的人才培養。
(三)對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
目前,高校專業課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授人以魚、輕授人以漁”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考慮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將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專業課程學習的全過程,重新架構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體系,致力于學生創新創業及就業能力的培養。要實現教育與企業的精準對接,既要讓學生掌握各種專業技能,又要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及就業能力。
四、結語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已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在深入了解當前時代背景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基礎上,實行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專業技術創新,構建專業與就業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在實踐項目、課程設計上,將交互設計課程與創新創業相結合,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和自主學習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思維和創新能力,更好地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鞏麗霞.應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基于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探討[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9):12,43-46.
[2]張錦文.創新創業教育與高校專業教育的融合發展機制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5):16-18.
[3]趙絢麗.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思考[J].職大學報,2018(1):98-101.
[4]秦蔚蔚.國內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對比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5):162-163,167.
[5]蔣乃永.工程教育人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之構建[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74-77.
[6]李娜,李國德,付亮,武士威,閆清.淺談高等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J].科技資訊,2015,13(14):184.
[7]王志鳳,王桂花.基于“專創融合”的專業課程重構研究——以“供應鏈管理”課程改革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05):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