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教育事業各個領域的逐漸滲透,新課標提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要求,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推動素質教育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素養教育學科,應當嚴格遵循素質教育要求,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本文就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課堂教學;實踐探究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能夠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需求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這也意味著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確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和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和課程標準,積極創設行之有效的核心素養教學活動,以此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以問促思,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認知思維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這一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習慣的鞏固與發展,還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良好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發揮以問促思的教學效果,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征提出科學合理的教學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主動探究。例如,教師在執教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紙的發明》一課時,就可以在正式授課之前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用的紙是誰發明創造的嗎?”而后為學生引出這堂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并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呢?”去自主閱讀文章并找到答案。在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有了基礎的了解之后,就可以繼續提問:“蔡倫為什么要改進這個造紙的方法呢?蔡倫又是用什么方法來改造紙的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從而能夠由淺入深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二、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教學一直都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學習的整體質量,而且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這一語文核心素養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不緊密的問題,許多教師都沒有意識到這二者之間所存在的互促互進和相輔相成的緊密聯系,進而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從教材出發,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讀寫結合意識,并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例如,教師在執教部編版三年級語文《我變成了一棵樹》一課時,就可以在學生閱讀之前,引導學生根據文章提問預設“我”變成了一課什么樣的樹,并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以此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閱讀興趣。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猜想來閱讀文章并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最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隨堂小練筆,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猜想仿照文章進行創作。
三、閱讀鑒賞,提升學生的審美修養
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所以大多數的小學語文教師都習慣性地將教學重心放在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上,但是卻忽視了對于學生的美育教育。語文教材中蘊含著眾多的文字美、意境美和情感美,這些素材都是培養學生審美修養和鑒賞能力的最佳資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表達美的能力,進而可以積極開展閱讀鑒賞教學活動,帶領學生仔細品析和鑒賞字里行間所傳達出的美。例如,教師在執教部編版三年級語文《火燒云》一課時,就可以帶領學生著重鑒賞和分析文中優美的詞匯和句子。比如,教師要重點指導學生欣賞火燒云的色彩美,就可以讓學生重點品讀第二、三自然段,引導學生抓住“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這個句子進行賞析,促使學生可以結合火燒云的圖片來真切地感受火燒云的色彩變化美。
四、小組合作,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這也使得小學合作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擺脫長期以來的被動學習狀態,促使他們可以在與小組成員的合作交流中提升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課程內容和實際情況,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并要求學生共同探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例如,教師在執教《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課時,就可以在授課結束之后,依據優勢互補的原則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要求各小組成員能夠在課下搜集和整理我國重要傳統節日的來源、節日習俗和飲食文化等背景知識,從而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歷史底蘊,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標倡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清晰地認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進而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和學生的發展需求,不斷完善和優化核心素養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具體來講,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實踐教學中,可以采取以問促思、讀寫結合、閱讀鑒賞和小組合作的教學手段,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審美修養,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從而全面強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楊云彬.聚焦核心素養 打造語文優質課堂[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12):81-82.
[2]都百龍.小學語文教師核心素養的提高對策[J].吉林教育,2017(47):29.
(重慶市武隆區江口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