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
摘要:教育觀念的革新,導致美術教育在教育系統中越發受到重視。美術教學中的創新思維培養,又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小學美術為例,提出了從教學情境、跨學科聯合、思維理論四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希望給予小學美術教師教學帶來一些啟示。
關鍵詞:教育觀念;美術教學;小學美術;創新思維
引言:
小學教育是教育的起點,在小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對于學生的智力發育以及未來發展意義重大。小學美術是一門充滿奇幻想象的藝術課程,在小學美術中進行創新思維培養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豐富教學情境,拓展學生思維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教學情境來拓展學生思維。教學情境是由多種元素構建起來的場景,這些的元素可能彼此之間毫無關系,但通過情境能夠被聯系到一起。豐富教學情境的過程,就是教師通過一種元素,不斷添枝加葉,最終形成一個完整場景的過程。這種由一到多,由點到面的創新思維方式,學生可以在教學中直接使用,也能形成自己獨特的創新思維作品。
比如湘教版小學六年級美術上冊中,第一課內容為我們去旅行。教師可以先繪制一個旅行背包,再繪制一輛自行車,接著繪制一片草地,再繪制草地上的餐布和食物等。學生們則在教師引導下,先繪制一個旅行包,第二個元素可以是小車,也可以是面包車,教師繪制一片草地,對應的學生繪制的場景可以是山川,也可以是溪流,教師繪制面包等快餐,學生則可以繪制戶外燒烤設備等內容。此外,學生還能夠根據已經繪制的場景,在其中增加長椅,樹木,放風箏,兔子等元素。豐富情境的做法,極大拓寬了學生思維,讓小學生在繪圖時能夠快速構圖。
二、加強學科聯合,豐富教學元素
當前的美術教育,教師在展示案例時多從美術角度出發,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不妨一反常態,從其他學科角度出發,把語文、英語、數學、思想品德等課程中的元素應用到美術中去,為美術作品增加亮點。
比如在教授湘教版小學六年級美術上冊中“小園藝師”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領略不同園藝作品造型時,可以借助把語文課本中關于園藝的課文拿來對著作品進行講解,也可以把園藝造型中的如何構成文字和數學圖案的內容作為實踐內容,帶領學生來擺弄盆栽和對花草進行修剪。英文字母很多字體很漂亮,也能作為園藝造型的目標拿來實踐。此外,在進行美術構圖技能講解時,也涉及到數學中的對稱與平移,語文中的白描,烘托等技巧,教師都可以應用到小學美術教學中。
三、注重理論引導,培養科學思維
創新思維實際上就是一種思維方式,創新思維雖然是發散的,是沒有限制的,但是創新思維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根據想象與思維特點,有空間想象與時間想象之分。在繪圖時,學生可以立足于空間和時間進行發揮。比如湘教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上冊中“光影變幻”一課,從空間角度看,可以展示不同空間光束的明暗以及光照角度,比如舞臺上光束比較集中,而室外霓虹燈的光線則比較分散,前者光束更刺眼明亮,后者則柔和唯美。從時間角度看,中午的陽光最烈,影子短而清晰,下午的陽光相對柔和,影子長而暗淡。通過影子明暗和長短展示光線在不同時間的特點。
思維還有抽象與具象之分。在繪圖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抽象意象用具體意象表達出來,上面的“光影變幻”中用影子表現光線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在此就不反復說明了。抽象思維具體化,還有一種意思,就是把大腦中的想象用具體形象表達出來,更有利于思維創新。比如需要湘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中“田間的精靈”一課,教師讓學生想象田間精靈的模樣后一次性畫出來是很難的,但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蝴蝶開始想象,先紙上畫出蝴蝶的輪廓,再想象精靈是否會說話,有沒有穿漂亮的裙子,最終讓學生逐漸完成精靈的繪圖。教師還可以展示動畫片中精靈的形象,然后讓學生先繪制已有的精靈形象,再分部位進行改造。除了以上兩中思維特點外,思維中還有相似聯想與相反聯想兩種方式,比如同樣是繪制精靈,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與精靈具備同樣特點的生物,然后再根據這些相似性進行調整最后完成精靈的形象。比如人的五官,美人魚的下半身,跟蜻蜓相似的翅膀等,都是創作精靈形象時能夠模仿的意向。反向思考比如女巫的衣服比較黑,鼻子很長,牙齒很尖,那么在精靈的樣子中也可以融合部分反面意向,也能達到創新思維的效果。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的方法還有很多,本文主要從拓展思維的角度進行了探索,教師還可以從教學方法等角度去探索。不同角度探索的結果也不同,但都能在教學中獲得一定的成效。同時,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要多留心觀察,善于發現和總結,在美術教學中要不拘一格把這些發現進行應用,也能夠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蒯迎春.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0(12):49.
[2]陸春燕.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274.
臨汾市育紅小學 0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