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對人才教育方面“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越來越重視,對于高職學校學生勞動教育的開展也應當成為當前高職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勞動教育是對高職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的重要途徑,良好的勞動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激發學生良好的勞動品德,養成勞動最光榮的良好心態。因此當前高職一定要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秉承著“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原則讓學生利用勞動樹立優秀品德,為社會提供素質最優秀的勞動人才。
關鍵詞:高職教育;勞動教育;全面發展
勞動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當代青年更應該弘揚勤勞精神,利用雙手來創造美好的生活。而“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則是最符合共產主義教育目標的理念之一,它包含著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和和諧發展三方面,并且都對當代青年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利用“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思路去開展勞動教育,確保學生能夠在提示勞動素養的同時獲得更全面、更個性、更和諧的發展,是當前高職院校必須要重視的問題之一。
一、勞動教育的價值
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的就是為了像社會輸出優秀的基層工作人員,為祖國的發展和建設作出最大的貢獻。因此勞動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中最重要的環節,只有提升學生的基本勞動素質,才能確保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建設當中去。而勞動對于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有著如下價值:
1.可以加強學生的體魄與心態。適度勞動就如同運動一樣,對人體的鍛煉有著很好的效果,堅持適當的勞動不僅可以健壯青年的身體,讓學生精力旺盛,還能培養學生以勞動唯美的精神、艱苦奮斗的作風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讓學生的身心健康都能獲得全方面的發展。
2.勞動教育可以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勞動為光榮是我國的傳統美德,這也是當今社會的道德準則之一,只有讓學生培養起優良的勞動習慣,讓學生心中建立起艱苦奮斗的精神,去積極自覺且認真地參與到各種勞動活動中去,這不僅能讓學生在勞動中獲得友情和快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勞動的魅力,從而把不屈不撓的勞動精神帶到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去。
3.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當前社會是依靠不斷地創新進行發展的,因此需要所有人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意識。在勞動當中學生可以發現當前勞動模式的利弊,從而引發思考,對當前勞動模式或者工具進行改進,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精神。
4.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念。總的來說,勞動對于學生健康奮斗的精神以及集體合作意識的培養是非常有效的,同時還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進行轉變,在勞動中獲取更崇高的價值理念,并且還能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目的,為自己所學的專業打造一個良好的精神基礎,確保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二、我國高職勞動教育現狀
雖然我國一種提倡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但很少有學校真正重視勞動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因此很容易出現如下問題:
1.表面工程多。大多數學校開展勞動活動幾乎都是出于面子工程,沒有讓學生獲得實質性鍛煉,只是簡單開展大掃除,利用學生打掃衛生而已,并不能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獲得更多的認識,反而增加了學生的反感。
2.忽視勞動教育的德育功能。由于大多數學校的勞動教育之浮于表面,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德育思想的教育,倒是學生在勞動中并沒有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精神培養,僅僅是學到了勞動技術以及開展勞動活動,與其說是學習更像是枯燥的工作,導致學生并不重視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3.沒有對勞動教育進行有效投資。由于當前學校對勞動教育并不重視,因此并沒有學校對勞動教育隊伍進行建設,基本都是有其他老師帶著開展勞動,并不能讓學生獲得思想和道德上的提升。同時大部分高職院校為勞動教育投入的資金和時間不足,并不能讓勞動教育展現其應有的成果。
三、改善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方法
由此可見對于高校勞動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趨勢,對于高校勞動教育的改革策略,可以參考如下方法:
1.建立完整的勞動教育體系。一定要將勞動教育課程納入日常教學當中,通過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實訓課程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魅力與精神,學校應當重視專業勞動人才的培養,建立一支有思想、有能力的勞動教育團隊,并且加強投資,讓勞動教育團隊能夠積極展開勞動課程,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態度并且能夠掌握基礎的勞動技能。
2.加強德育管理。在開展勞動教育課程時一定要在勞動理論的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確保學生在課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確保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同時也要在勞動實踐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讓勞動教育團隊帶領學生一同勞動,并且要進行分組勞動,對各組的勞動成果進行對比和獎勵,確保學生的勞動積極性,加強學生的凝聚力和團結能力,并且讓學生在勞動中改善關系,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讓學生意識到集體的力量是最強大的。
3.與校外開展合作。志愿者服務應當納入學校勞動教育的課程當中,學校應當積極與校外公共單位開展合作,定期帶領學生去部分公共場所開展志愿者活動,讓學生養成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意識,在志愿者勞動當中獲得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同時也可以培養一定的工作經驗。在服務結束后還要讓學生進行感受上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不同的想發,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4.加強考核系統。為了提高勞動教育的效率和質量,學校應當制訂一套完整且嚴格的考核系統,像是日常的分組勞動紀錄,志愿者服務時的口碑等等,對于那些積極勞動并且獲得思想提升的同學予以表彰;對于那些懶于勞動,日常勞動中疏忽的同學予以一定的警示,確保勞動教育的開展是真正有效的。
四、結語
總的來說勞動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對高職學生的教育意義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有效地開展勞動教育,讓勞動最光榮的思想深入人心,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獲得思想和價值上的提升,才能確保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堅持不懈、積極努力,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參考文獻:
[1]曾海娟,賈厚林.新時代職業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特征及體系構建[J].教師博覽,2021(09):77-78.
[2]任平,賀陽.從“勞作學校”到“普職融合”:德國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的價值嬗變、特征與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10):114-128.
作者簡介:?郝二濤,(1985.11-),男,?漢族,?籍貫:安徽蕭縣,學歷:本科,職稱: 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機械機電。
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 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