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瑋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教育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英語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高。在英語教學中,語言能力至關重要。閱讀能力是提升語言能力的基礎條件。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學生在這一階段里對一切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老師要在這個階段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閱讀;興趣;方法策略
英語閱讀對培養學生的語感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也是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其語言能力才會獲得進步。目前,英語已經成為人們交流的重要工具,被更多的人所重視,因此必須要提高對小學英語閱讀的重視程度,充分激發小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成為重中之重。
一、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教育的急功近利
現階段,小學教育急功近利、操之過急的現象層出不窮。學生的興趣被榨干,形成了對學習厭煩的情緒和心理,而老師和學校在成績的驅使下逐漸走向了學生的對立面。所有人都想打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卻又深陷其中。檢驗學生的唯一條件就是學習成績,只要成績高,其他的就可以往后排。不管是學習什么語言,都需要有良好的環境和長期的堅持不懈,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老師要把重點全部放在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上,而不是考試和成績。現在有許許多多的家長在孩子剛接觸英語的時候就讓其進行一系列的考試和檢查。這種教育手段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正常成長和發展,在高分這座大山的壓迫下,學生的個性和能力被壓制被磨滅,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
(二)老師錯誤的教育方式和思想觀念
有一部分老師認為,對待學生要嚴格,盡管《教師法》有明確規定,但是還是有極個別教師會用懲罰的方式來教育學生。老師批評學生是從為了學生的角度出發,但是結果往往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在養成學習習慣時受到阻礙。小學時期是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小學生的思想觀念不夠成熟,也沒有完善的價值標準和三觀,主要是依靠家人和老師的評價來形成自我認知的標準。因而在這段時間里,老師的指導是至關重要的,老師正確的指引是讓學生形成學習習慣的重要前提。
(三)教學方式單一落后
在培養小學生對英語的閱讀興趣時,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是重要的環節。當前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懵懂的階段,對周圍的一切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有些老師的教課方式過于枯燥單一,從而導致了學生產生抵觸的情緒,無法產生對英語閱讀的熱情和積極性。除此之外,有的老師在教學時仍然采用領讀單詞法,這種逐字逐句解讀的傳統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失去主動參與的興趣,使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特點
(一)閱讀內容淺顯
小學生剛接觸英語閱讀,其知識水平和能力都比較低下,適合閱讀一些通俗易懂的內容,例如卡文和一些短篇小故事等,而且這種閱讀內容篇幅短小,語言簡單。在小學英語教材中基本上都是聽、說和做活動,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重視正確區分故事閱讀和對話閱讀之間的區別,重視對話閱讀中的交際色彩。
(二)閱讀有生活化特點
和初中的英語閱讀相比較而言,小學生的英語閱讀中會有較多的生活內容。生活化閱讀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閱讀的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貼合,閱讀的目的與生活相近。然而,讓小學時期的閱讀變得生活化并沒有那么的容易,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小學生閱讀沒有成年人那樣有太多的目的。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只是一種方式,娛樂性和知識性是并存的。
(三)從認讀向閱讀轉變
在小學時期,小學生主要的閱讀形式就是朗讀。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只能夠看到一個單詞或者語句,當學生只要看到單詞就明白其所表達的意思時,就是學生閱讀的開始。在閱讀的時候,初始階段就是認知詞語,再把文字符號向語音符號轉變,形成長期記憶。因此,小學生閱讀就是從認讀向閱讀進行轉變。
(四)非語言輸出
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較低的階段,這一階段對小學生的閱讀認知要求也比較低,沒有推理性要求。一般情況下,小學生不用邏輯推理就可以對課文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和掌握。與初中時期的閱讀不一樣,小學時期的閱讀屬于非語言輸出。他們在進行閱讀時不需要必須用語言進行表達,而是用插圖的方式就能夠表達,這種閱讀就是非語言閱讀,在小學閱讀時期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也要采用一些比較先進的教學手段,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運用多媒體方法來輔助教學。學生在小學時期抽象思維發展得并不全面,在學習新知識時老師要把知識具象化,因為學生對于具象化的東西更加熟悉,接受程度會更高。因此,老師在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時要充分利用其特點,運用多媒體中的一些聲音和動畫給學生展現出更加直觀且豐富多彩的世界,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運用多媒體創造多種多樣的情境,再加上動畫閱讀,讓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來理解故事的內容。
(二)建立學生展示平臺
小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肯定。小學生的表現欲望十分強烈,在老師給予表揚之后,自尊心和自信心會顯著上升,在未來的學習生涯中會更好地表現自己。因此,老師在激發和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時候,要充分把握這一特點,建立良好的平臺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展現自身的優點。除此之外,還可以開展比賽等方式,創建能夠分享閱讀興趣的平臺,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學時,教師可以舉辦個性化閱讀的活動,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并且在一定的時間里完成閱讀。
(三)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老師要運用所有的方式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輕松愉悅而又安靜的閱讀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英語閱讀的時候內心平靜。同時,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能夠更加輕松自由地進行英語閱讀,這樣在激發學生英語閱讀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還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極大的鍛煉和豐富。除此之外,在正常情況下,學生的英語閱讀方式有快速閱讀、重點閱讀和精讀法等,這些閱讀方式可以運用到不同的閱讀材料,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摸索閱讀的規律,使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四)選擇難易適中的閱讀材料
對于小學生而言,想要激發其對英語閱讀的興趣,與閱讀材料的內容和種類有著很大的關系。由此可見,老師選擇和小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閱讀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課本的閱讀內容之前,老師可以選擇一些讓學生感興趣、趣味性較強的課外閱讀,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進行機械性的枯燥閱讀。
綜上所述,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英語學習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時要摒棄傳統的思想和教學觀念,用科學有效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表達自我的平臺,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為以后的生活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韓軍.興趣培養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9(22):84.
[2]馬姣.潛移默化 循序漸進——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03):157.
[3]丁小鹿.通過朗讀訓練激發閱讀興趣及其有效性探索[J].考試周刊,2015(06):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