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時利
【摘要】新高考評價體系提出“一核四層四翼”的總體要求,并提出學科核心素養要求,關鍵要培養學生影響終身的學科關鍵能力。在新課程、新高考、新教材中,對高中生物理科學思維素養提出了更清晰明確的要求,以往多是重知識、重定理定律,輕方法,致使科學思維方法是學生們的薄弱點,特別在考察復雜問題、情景化問題時,更顯薄弱。如何培養高中物理科學思維素養成為關鍵。
【關鍵詞】高中物理;科學思維;培養策略
科學思維素養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或過程進行分析、推理、總結,得出事物或過程的本質特點、規律的思維及方法,是物理核心素養重要內容。科學思維有效提高對學生學習物理興趣,解決實際問題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實際教育教學中,科學思維素養的培養不系統不科學,還有待加強。科學思維素養不是具體的教學內容,在教材中常處于隱形內容,,所以在教授過程中,教師常常只講解方法使用而不重視形成科學思維的過程,從而出現部分重要科學思維素養的重視度不夠或被忽略等現象。針對以上情況,本文闡述高中生物理科學思維素養的培養策略。這也是新課程、新高考、新教材改革的重點問題。
一、通過情境創設培養科學思維素養
通過問題情境、認知沖突、多媒體技術、物理實驗、生活實際等方式創設情境,引發學生自主思考、探究分析,形成科學思維能力。如,自由落實運動中,通過生活經驗和亞里士多德觀點得出:重的物體下落快,輕的物體下落慢。創設情境,引發思考,進而設計硬幣、紙和紙團的探究實驗,在這過程中形成建模思想、實驗歸納等科學思維素養。最后,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打點計時器分組設計探究實驗,獲得自由落體運動規律。自由落體規律學習中,創設各類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認識物體和過程中的特點、規律,從而有效培養科學思維素養,繼而解決實際問題。
二、強化學生主體,內化科學思維素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學習的過程即是知識和規律建構的過程,自主建構學習的過程是高效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中,應引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形成科學思維方法。如,牛頓第一定律內容,運動需不需要力來維持,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引導問題,由學生思考、討論,舉例子、用實驗說話,科學推理得出結論,教師不用急著結論。課堂中,教師常急于將規律結論講完,然后做大量的練習訓練。這只是刷題訓練,物理學科素養未真正培養。
三、通過實驗教學培養科學思維素養
實驗教學分為演示實驗教學、分組實驗教學、創新實驗教學等。實驗教學是培養科學思維素養重要方式,物理學科本身是實驗學科。在分組合作實驗中,讓學生經歷探究實驗的各個環節,實驗過程中已逐步形成科學思維。如,在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領會控制變量法、隔離整體法,在平行四邊形實驗中領會等效替代法。
學生在掌握部分物理知識基礎上,開展趣味性、開放性、創造性實驗活動,更能增強物理興趣、創新意識、創造能力、思維能力。如,可以通過主題設計、課題研究、實驗比賽等,增強實驗在科學思維中的培養效果。如,教具的制作,可設計測量甩手腕的加速度,設計測量自由落體加速度等。
四、通過物理學史培養科學思維素養
物理學史中不僅包含著物理概念和規律,還包括著探究這些規律、概念所用的科學方法。在涉及物理學史內容教學過程中,可以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如,舉辦亞里士多德與伽利略觀點辯論賽、物理學史課本劇、物理學家實驗比賽等,在充分尊重物理學史基礎上,讓物理課堂更有趣,在活動中讓物理科學思維深入學生頭腦中。
五、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培養科學思維素養
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規律、科學方法進行歸納整理。這是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和規律的過程,此過程就是學生思維過程,具有創新性、發散性、多向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如“勻變速直線運動”章節內容,針對速度、加速度、時間及位移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構建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包含知識內容、題型、方法等,也可以嘗試構建科學思維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建構,讓學生對知識規律更清晰、更有全局性,也能對知識有更深層次理解,最終使得科學思維素養得到更好提升。
六、通過實際運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素養
學生在理解物理原理的基礎上,強化科學思維素養實際運用,能養成科學思維方法運用習慣,還可以提高思維嚴謹、發散、創新性。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一題多解、開放性問題、實際情景問題、多種實驗方案等,發散思維,形成科學方法。在課后活動或習題中,整體規劃,調查學情,設計活動和習題,對常見、難掌握的科學思維進一步強化。
科學思維素養培養還應注重個體差異化、設計過程性評價、融合遷移運用等。科學思維素養不像知識內容顯性化易掌握,其更需要系統化、持續性、具體化培養。在新課程、新高考、新教材中,需要將科學思維培養策略具體實踐不斷提升和完善,以達到實際培養學生物理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國松.高中物理教學中顯化科學思維方法教育的實踐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18.
[2]王青海.高中生物理科學思維能力的測評及培養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20.
[3]沈越.核心素養視角下對學生物理思維的培養[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4]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 鐘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