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虹
摘 要:基于新課改要求,英語教學和考查方向一直處于改進狀態,短文續寫題目也應運而生,這是一個高強度的綜合題型,形式比較容易理解,一般情況就是題目會給出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閱讀和理解,然后根據其內容和所給段落的開頭語續寫兩段,使之成為一篇完整的短文。續寫的詞數一般在150左右,它旨在考查學生的各項能力,所以難度系數還是比較高的。這同時在促進英語教學的改進和提升,是一個挑戰與機遇并存的設計。文章從五個方面分析一下教學策略,來改良高中英語的寫作教學,打開短文讀后續寫的思路。
關鍵詞:寫作教學;讀后續寫;打開思路
一、 綜合文化素養,確定中心主旨
英語不僅僅是語言的形式,不只是單詞、發音、短語、句型那么純粹,如今高中階段的考查范圍較廣、涉獵層次較多,如果學生沒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對于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信仰、習俗不太了解或者一概不知的話那么就很難真正地學會英語,也就很難去完成短文的續寫,因為在沒有文化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就沒有中心主旨,不知如何下筆,哪怕為了分數和成績而應付湊數,生編硬造寫出了一些東西,估計也是詞不達意,不堪入目的文章。因此,筆者在這強調對于高中學生的文化素養的重視,首先要求老師是一個文化通,然后將重點內容講授給學生并鼓勵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互相學習。對于高中階段需要掌握和使用的國家的文化傳統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各個國家的風俗習慣能夠加以區分,接受文化的不同,思想的差異,在續寫短文的時候可以有正確的方向,能夠樹立一個明確的中心主旨。
二、 設計情景教學,培養想象能力
現如今,情景教學被英語英語課堂廣泛應用,但基本上是基于故事的描述和角色的扮演,在這里,筆者針對短文續寫方面想象力的培養講兩個實用的設計形式。
(一)對話的形式
設計一個簡單的日常情景,給學生一個簡單的開頭。然后進行分組模擬,不同組之間可以談論不同的話題,每人一句輪流去發表意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了解不同人之間的學習程度,互相借鑒,但是文章內容一定要配合通順,這是思路完整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對話的同時可以回頭修改,也要求學生在考試中寫列草稿。
例:Lily and Tom went to school together today. On the way,they found a kitten lying on the road,(今天麗麗和湯姆一起去上學,在去學校的路上,他們發現了一只小貓躺在路上)What would they say on the road?以此展開一段對話。
(二)拋出問題,尋求解決辦法的形式
這種練習一般分為三個小組,每次練習,筆者都會給學生一種困境或者告訴學生筆者所遇到的麻煩,有待解決,需要他們充分開動自己的頭腦幫筆者想辦法,三個小組可以有三種不同的解決辦法,也可以有類似和相同的,最終討論得出最優方案。最后把此方案寫成英語小短文交給老師來審閱評判。
例:Xiao Ming has been feeling blue these days. It turned out that he had lost the game in the sports meeting last week. If you were his good friend,what would you do?(小明這兩天總是悶悶不樂的,原來是上周在運動會上輸掉了比賽。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會怎么做呢?)生活中不免遇到的問題,看看他們怎么樣用英語的思維去解決問題。
三、 精選閱讀素材,鍛煉邏輯思維
想要寫出好的短文,先從閱讀開始。物質決定意識,沒有很好的閱讀能力,很難完成續寫的任務,所以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
必須提高閱讀,數量是一方面,質量也是一方面,教師要對閱讀材料進行精選,提供給高中學生閱讀,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和眼界,汲取文章當中的內涵,鍛煉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1. 選擇高中范圍內的文章,把握難易程度,避免太難,學生看不進去以及太簡單很無聊的無效閱讀。2. 貼合課程進行延伸和拓展,以課本為基礎,但又高于課本的內容,巧妙地進行內外配合,綜合學習和提升。
3. 建議各類文章穿插閱讀,避免思維慣性、“審美”疲勞,可以選擇文化類,像:“National Geographic”(《美國國家地理》)“Travel the world”(《旅游世界》)等,可以選擇科技類,像“SCIENCE ILLUSTRATED”(《奇點科學》)“How it works”(《萬物》)等,還有趣事類,像脫口秀文章或者《福爾摩斯探案集》等,再者可以從雜志或者英語電影中選取一些勵志類、傳記類等材料結合教學和供學生閱讀。
四、 重視知識積累,精煉短語句型
在課本內容的講解中,一定要注意對于短語和句型的積累,切不可“書到用時方恨少”,平常的學習既是對于基礎知識的要求,也是對短文寫作作鋪墊和準備,“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至江河。”為什么有的學生續寫的短文語句通順,工整漂亮,而有的學生的文章詞語混亂、語法錯誤或者語句平平無奇,枯燥無味,這還是平常的積累工作產生的差別。所以教學中要重視基礎知識之類文章。
五、 理順來龍去脈,思路貫穿始終
自從題型改革以來,在學生作文當中就出現了各種五花八門的問題,各類奇形怪狀的文章頻頻出現,教師摸不清學生的觀點在哪里,作文總有一種脫離前文或者沒有結局和定論就戛然而止的情況存在。分析此類學生作文的特點就是沒有理順原有文章的來龍去脈,對于文章的發展線路模糊不清,所以才造成了首尾混亂,不知所云的局面。還要強調對于原文的仔細閱讀,不建議糾結細枝末節,但是要找出一條主要線索,這樣可以不偏離方向,也可以給自己的續寫鋪設一條坦途,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表達幾個觀點,或者設計一個發展過程,最后總結一個完美的結局,避免內容的空洞或冗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