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涵
摘 要:通常所見的幼兒體育活動多居于戶外開闊地區,但幼兒在戶外活動條件下易受雨、雪、霧、霾天氣的影響。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幼兒身體免疫力,如何將幼兒一日活動在室內進行開展是值得討論與研究的話題。文章以學前兒童雨雪天氣在室內提高身體免疫的活動狀況,探討如何帶領幼兒在室內進行活動,并就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主題進行簡單梳理。
關鍵詞:雨雪天氣;學前兒童;身體免疫
季節交替時,雨、雪、霧、霾天氣導致室外環境較差。這些天氣下,戶外溫度低、地面較為濕滑、戶外能見度較低、空氣質量較差,難以保障幼兒的活動質量。在天氣情況不樂觀的情況下,幼兒教師或是家長帶領幼兒在室內進行活動較為科學。筆者針對幼兒如何在室內進行活動提出以下建議。
一、豐富室內幼兒活動材料,提升幼兒室內活動形式多樣性
幼兒園與教師應建設安全、無毒的幼兒教室環境、對于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室內活動室,要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同時定期進行消毒,確保幼兒園室內設施、玩教具的安全與衛生。教師要重視幼兒室內活動內容的多樣化,要適應幼兒的年齡水平,同時考慮幼兒所處階段的發展適宜性以及不同幼兒之間發展的差異性,允許幼兒全面性、多樣化的發展。
幼兒教師在活動前要針對室內空間狹小、幼兒數量偏多的問題來準備活動材料,幼兒體育活動材料要滿足便于在生活中尋找、易存放、經濟實用、形式多樣、數量充足的要求。教師可以利用廢舊紙殼、易拉罐、廢舊輪胎、廢舊布料、廢舊木棍制成體育領域的玩教具,從而鍛煉幼兒的身體平衡力、身體動作協調力、體力與耐力以及幼兒手指協調能力。
二、合理規劃室內體育活動空間,提升班級空間使用效率
幼兒園要充分利用園內空間,重視幼兒園教室之間走廊、樓梯與教室內的儲存與展示功能的開發,可將幼兒床鋪、桌子進行折疊設計,減少室內不必要的空間利用。幼兒園要提高園所、教室內儲物柜的使用效率,將班級內活動材料按區域劃分,促進儲物柜的儲存功能的使用,多勻現空間,從而增加班級內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活動面積。
園所可在園區內設立一定數量的活動室,為幼兒提供能夠滿足多名幼兒使用、設施完備的室內活動空間,確保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活動室內可針對走、跑、跳、身體平衡能力、身體協調能力、手指靈活性等能力的提升進行訓練,豐富幼兒在室內的活動方式。例如,可在幼兒活動室的地面上針對幼兒的走、跑、跳設計不同距離、不同長度的線條,并為教師與幼兒進行不同形式的活動提供素材。
三、創設寬松有趣的活動氛圍,保障幼兒良好的情緒狀態
在幼兒進行室內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將活動建立在幼兒主動、自愿的情緒當中,不強迫幼兒進行體育活動,避免幼兒因雨天情緒的失落以及與他人關系不融洽,或幼兒不喜歡體育活動導致的不愿意進行體育活動的問題。為幼兒構建良好的師幼、同伴、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是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
教師在與幼兒進行室內活動時,要適時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尊重幼兒選擇體育活動的權利、幼兒之間的差異以及幼兒的自身學習方式;教師還要在幼兒室內活動過程中接納幼兒產生的情緒,給予幼兒更多的肯定與支持,幫助幼兒適應室內活動環境,促進幼兒積極參與室內體育領域游戲活動。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創設幼兒與其他幼兒共同協作進行體育活動的機會,并提供一定數量的適合幼兒合作進行體育活動的材料,促進幼兒之間協作活動,讓幼兒積極進行室內體育活動。在幼兒之間產生矛盾時,教師要及時調節,提升幼兒身心協調能力與身心健康發展。
四、幼兒教師合理安排幼兒室內活動
幼兒教師要保證幼兒在室內活動的安全性,避免幼兒磕碰、觸電等危險事故的出現,及時對班級內的安全隱患進行排除,構建一個安全、溫暖、幼兒喜愛的室內活動環境。雨雪天氣時,幼兒無法在室外進行體育領域活動,教師應保障幼兒一日活動的完整性,將幼兒戶外活動靈活轉變為適用于室內的體育活動,提高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避免因雨雪天氣忽略幼兒一日活動的完整性。教師可以在室內組織幼兒有序進行室內體育活動,保障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平衡性。尤其在室內活動過程中,由于室內空間狹小,教師要保障幼兒在室內進行體育活動有充足的活動環境,組織幼兒進行自主游戲或是集體游戲,避免幼兒因室內空間不足導致磕碰或是摩擦。
五 、家園共育,共同促進幼兒身體免疫的提升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到:“幼兒園應注定與家庭進行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知識?!盵2]幼兒在家的時間中,若家長與幼兒進行室內的活動,應與幼兒園配合,爭取在室內與幼兒進行適當的、科學的活動。幼兒在家中進行室內活動,幼兒園可以為幼兒家長進行科學的指導,幫助家長排除幼兒在家中活動的風險,為家長提供幼兒在家進行科學活動的指導方案,促進家長科學地開展幼兒活動,家長也要努力配合幼兒園教師的指導。
幼兒教師要努力成為家園溝通的溝通者與促進者,加強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聯系。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可適當利用手機、電腦等通信設備進行溝通,對幼兒在家中和園中的活動狀況以及育兒經驗進行信息的交換。在與家長的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幼兒的家庭室內條件,及時發現幼兒家中的危險隱患。家長要督促幼兒在家能夠保持按時起床、睡覺、不暴飲暴食的日常行為。幼兒教師應與家長共同為幼兒構建一個輕松有趣的活動氛圍,在科學的育兒知識指引下,帶領幼兒一同進行適量的室內活動。在家園合作當中,幼兒園與家長能夠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兒教師可以和家長擬定家長每天與幼兒進行的活動方案,向家長說明父母陪伴幼兒成長,對幼兒形成自信、誠實、樂觀的品質是他人無法替代的。幼兒教師需同家長明確,家長陪伴幼兒進行室內活動有利于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家長的陪伴教育有利于發揮在幼兒室內體育活動中的引導性;父母陪伴幼兒進行室內活動,便于父母與幼兒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也有利于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良好的活動習慣的養成,幫助幼兒養成運動的習慣,同時也避免了幼兒在室內活動受傷的概率。
六、結語
季節交替過程中,天氣情況變化較快,戶外氣溫較低,早晚溫差大,路面較為濕滑,不適宜幼兒進行戶外活動。幼兒教師應結合戶外雨雪天氣的情況,在室內組織幼兒進行一日活動;豐富室內幼兒活動材料,創新幼兒室內活動的方式,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室內活動環境;合理規劃室內使用空間,提升班級室內活動面積,保障幼兒在室內進行體育活動的空間充足;為幼兒創造相對輕松、富有情趣的室內活動情景,保障幼兒進行體育活動時的良好狀態。同時,幼兒教師與家長要盡可能地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避免幼兒受情緒影響而導致幼兒室內活動質量下降。幼兒教師要做一名家園共育的溝通者與促進者,與幼兒家長共同促進幼兒身體免疫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清華.幼兒園保教活動中如何有效預防幼兒感冒[J].學周刊,2018(10):176-177.
[2]郭松林.基于西北地區氣候特征下托幼建筑交往空間模式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