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格萊斯提出的合作原則揭示了人們在會話中存在一種默契和合作,使談話有意義地繼續下去,以達到會話的目標。合作原則認為只有雙方遵循合作原則,才能使交際順利進行。但在實際交際中,人并不總是遵循合作原則,有時為了會話順利的進行下去而故意違反合作準則。利奇提出的禮貌原則解釋了在會話中為什么故意違反合作原則。本文主要論述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對翻譯的適用性。
【關鍵詞】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四個準則;翻譯
1.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
格萊斯指出只有參與者在交際過程中,所說的話都符合交際目的和方向,才能保證言語交際順利且有意義得進行下去。
1.1量準則
所提供的信息應是交際所需要的,不多也不少。a所提供的話語應包含交際目的所需要的信息;b所提供的話語不應超出交際所需要的信息。
1.2質準則
所提供的信息應是真實的。a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b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
1.3關聯準則
所提供的信息要關聯或相關。
1.4方式準則
所提供的信息要清楚明白:a避免晦澀; b避免歧義; c要簡練; d井井有條。
利奇指出禮貌原則就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把不禮貌的信念的表達減弱到最低限度。相對于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具有更高一級的調節作用,具體體現在六項準則上。
(1)得體準則:a盡量少讓別人吃虧; b盡量多使別人受益。
例:把門關上;請把門關上;可以把門關上嗎?
這些話語禮貌程度在逐漸增加,給對方更多選擇余地,盡量少讓別人吃虧。
(2)慷慨準則:a盡量少使自己受益; b盡量多使自己吃虧。
例:“這周末我請你吃飯”就比“這周末你請我吃飯”有禮貌。做到了盡量讓自己多吃虧,少受益。
(3)贊譽準則:a盡量少貶低別人; b盡量多贊譽別人。
例:你表現真差;你的表現一般;你的表現真棒。贊譽別人,禮貌程度在逐漸增加。
(4)謙遜準則:a盡量少贊譽自己 ;b盡量多貶低自己。
例:甲:你考試考的真好 乙:我很聰明
甲:你考試考的真好 丙:我天資愚鈍,多虧了老師的辛勤培養。明顯丙比乙要有禮貌,沒有過分夸大自己,聽著更有禮貌。
(5)一致準則: a盡量減少雙方的分歧; b盡量增加雙方的一致。
例:甲:“王老師和李老師人真負責”
乙:“是啊,王老師真負責!”
可以看出,乙認為李老師負責任,但為了盡量減少與甲的分歧,部分肯定了甲的話,既給甲留面子,又保留了自己的意見。
(6)同情準則:a盡量減少雙方的方案; b盡量增加雙方的同情。
例:甲:我今天被領導訓斥了很難過
乙:別難過了,我也有時被領導訓斥,以后咱們盡量少犯錯誤。
以上六項禮貌準則即言語交際中需注意對人對己的六個方面。
2.合作原則指導下的翻譯實踐
我們從格萊斯的合作原則入手,來談一下如何在翻譯實踐中運用這些原則。
2.1量準則
按照量準則的要求,我們在翻譯時,譯者要時刻遵循“準確”的原則。
例:原文:I will arrive in Beijing at 12 noon
譯文:我將于12點鐘抵達北京
評析:譯文中國漏譯重要信息“noon”,違反量準則,會產生歧義,讓讀者不禁反問到底是午夜12點還是中午12點?所以正確的譯文應是:我將于中午12點鐘抵達北京。
2.2質準則
按照質準則的要求,我們在翻譯時真實再現原文的信息,譯文應是原文的轉板,不是再版更不是改版。
例:原文:從我們的合同樣本中,你可以看出,我們要求的支付方式是以保兌不可撤銷的,憑即期匯票支付的信用證
譯文:You can seen from our specimen contract,we require payment by a confirmed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by draft at sight.
評析:經查證,譯文準確地傳達了原文中“保兌的”,“不可撤銷的”,“即期匯票”和“信用證”等該領域的一些專業術語,所以譯者嚴格遵守了質真準則。
2.3 相關準則
按照相關準則的要求,我們在翻譯時前后文要相互關聯并切題,切忌前后文不搭。
例:原文:如果你有什么事,盡管告訴我
譯文1:If you have something,just let me know
譯文2:If you need any help,just let me know
評析:原文的“如果你有什么事,盡管告訴我”,這句話是在中國人在客套時,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如果你有任何需要幫忙的,盡管和我說。了解了這種文化背景,顯然譯文2更加貼合原文的意思。如果按照譯文1,字對字的翻譯,反而讓人摸不著頭腦:為什么我有任何事,都要和你說呢?明顯違反了相關準則。
2.4方式準則
按照方式準則的要求,我們在翻譯時應做到清晰,簡練,有序,翻譯時切忌晦澀難懂,模棱兩可。
例:原文:瑪麗愛她的媽媽,我愛我的媽媽
譯文1:Mary loves her mom and so do I
譯文2:Mary loves her mom and I love my mom
評析:按照譯文1的理解,會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瑪麗愛她的媽媽,我也愛她的媽媽。另一種是瑪麗愛她的媽媽,我愛我的媽媽。所以在翻譯時產生歧義,模棱兩可,違反了方式準則,并不清晰。而譯文2則避免了這兩種歧義,準確地傳達了原文的意思。
3.禮貌原則下指導的翻譯實踐
利奇提出的禮貌原則,是對格萊斯合作原則很好的補充。在日常交際和商務會談中,有時會違反合作原則,但其實是為了遵守禮貌原則,從而可以更好的達到交際的目的。
甲方:不如我們各讓一步。
譯員:Let's meet each other half way.
乙方:我認為我們雙方都應當互相體諒對方。我還需要再考慮下。
譯員:I think we both need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Why dont we sit down and have a coffee break?
雖然在談判中最后一句譯員違反了合作原則中的關聯準則,但其實是為了遵守禮貌原則中的得體準則。甲方對產品的價格有異議,想讓乙方降低自己的報價,但乙方認為自己的產品質量非常高,不愿意作出退讓。談判氣氛可能會陷入僵局,譯員在最后提議“不妨喝杯咖啡休息一下”,看似是違反了關聯準則,翻譯了與譯文不相關的內容,但是這樣做給了雙方一個思考的空間,有利于促進談判的達成。
4.結語
翻譯是人類有目的性的,合理的社會行為之一,與會話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說是一種特殊方式的會話,因此應當遵守格萊斯的會話合作原則及其四準則。有時譯者需要違反合作原則,其實是為了遵循禮貌原則,以在更高層次上更好地遵守翻譯的“會話”合作原則。
參考文獻
[1]胡壯麟,2011,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周紅,2013,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及其應用,西安外國語大學
[3]湯秀蓮,國際商務談判[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金堤.等效翻譯探索[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5]從言語行為理論角度淺析英語諺語漢譯,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6]語用等效理論關照下的廣告翻譯,蔣磊,首都師范大學,2009
作者簡介:鄭曉彤(1994.05-),女,河北石家人,北京市海淀區北京林業大學英語筆譯專業,研究生。
北京林業大學? ? 北京? ? 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