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摘 要:數學是初中的一門主要課程,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能夠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滿足師生的實際需求。尤其是在當前核心素養視角下,只有以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基本目標,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趨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當前教學實踐中仍舊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將通過分析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提出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索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6-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05
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為當前教育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與道路,有利于我國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初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養成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法等都會對其一生產生重要影響。教師應該以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重點,加快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升課堂效率與效益。尤其是傳統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弊端逐漸呈現,使得教育改革推進遇到阻礙,只有在高效課堂下才能落實先進教育模式的要求,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除了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與計算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情感態度,為初中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基礎。因此,教師要從教學實踐和學生個性發展規律出發,制訂針對性教學工作計劃。
一、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
初中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通過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一定的數學思維方法,明確問題的本質并解決問題。與傳統教學理念相比較而言,我們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更關注學生的思維方法與能力素養,因此是推動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是當前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途徑,能夠增進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在課堂當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創造力、批判力與想象力的激發[1]。傳統教學模式不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必須以高效課堂作為教學的主要陣地,消除唯成績論的理念與思想,培養現代化綜合型人才。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
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落后,對于核心素養和高效課堂的概念認知不足,是限制教學工作有效開展的主要因素。教師仍舊停留于傳統教學模式當中,未能體現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性,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不高,久而久之出現厭學情緒。同時,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采用講解、答疑和布置課后作業等方式,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課堂當中缺乏有效互動,課堂氛圍沉悶乏味,學生的思維發展受限。尤其是教學工作與生活的銜接性不足,僅僅停留于傳統課堂當中,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效率較低。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只有制定有效的改革方案,才能加快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達成,落實教育改革工作的要求。
三、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激發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能夠使其保持長久學習動力,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基礎。很多學生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對于數學知識與思維方法的興趣較低,因此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诖耍處煈撧D變單一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不同的課堂體驗,從而使其在好奇心的引導下自主探索數學世界的魅力。尤其是在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可以運用有趣的故事和自然現象、生活實例等,快速將學生帶入到學習狀態當中,以趣味化的話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其合作學習、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創造良好環境。教師應該增進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心理活動特點,從而根據不同教學內容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逐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2]。轉變傳統課堂模式下以教師為中心的弊端,體現學生在高效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從而增強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尤其是初中生的思維活躍,對于新鮮事物的興趣較大,通過創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可以為其帶來新鮮的體驗。
(二)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是現代化教學常用手段之一。教師可以在情境當中呈現教學內容,幫助學生降低理解的難度。尤其是對于初中數學學科而言,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特征,通過構建教學情境可以將復雜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使學生由形象思維轉化為邏輯思維,逐步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此外,教學情境還可以消除學生在學習時的陌生感與疏離感,將數學知識融合到生活當中,引導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核心素養。教學情境的構建方式多種多樣,尤其是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融合應用,可以結合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通過聲光畫影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豐富其認知體驗。教師應該對當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增強教學情境的有效銜接性,幫助學生在情境中完善知識體系,真正做到融會貫通。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養,以便能夠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確保教學情境構建的實效性,滿足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要求。
(三)劃分合作小組
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也是核心素養發展的重點要求,同時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學習效率。不同學生在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小組時應該遵循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保障小組劃分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引導每一個學生在小組內實現自我提高與突破??傮w而言,在小組內需要實現層次性劃分,而在小組間則需要保持均衡性,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積極性與課堂參與度。教師需要扮演一個引導者和啟發者的角色,實現對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掌控。教師還要在課堂當中為學生留出充足的自由討論時間,并通過啟發與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討論學習效率[3]。在熱烈的交流環境下,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拓展,在思維碰撞當中激發靈感,從而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通過取長補短的方式,學生可以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以便在后續學習中加以調整與改進。明確學生在小組內的合作與分工,以便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互動當中。
(四)構建網絡平臺
在現代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線下教學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了加快高效課堂的構建,必須以網絡平臺為依托,創新課堂模式。傳統教學課堂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在網絡平臺當中則能夠解決上述弊端,增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實時交流互動,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和優化。微課視頻能夠將知識點匯總在5-10分鐘的視頻當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快速掌握數學重點與難點。教師應該利用微信平臺等上傳微課視頻,以便學生在線學習,從而為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提供良好環境。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網絡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講解,提升課堂教學工作效率,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交流,體現其主體性地位。網絡平臺的構建,也能夠有效拓展教育教學資源,實現對網絡優質資源的整合,并融入教學實踐當中,幫助學生拓寬視野與思維,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此外,還應該與慕課等形式結合在一起,構建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快速構建與實施。
(五)重視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手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其在獨立思考當中培養數學素養。然而,傳統提問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師的提問方式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高。此外,未能意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導致部分學生難以適應該教學方式。為此,教師應該對課堂提問模式加以創新和改革,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的特點。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好摸底調查,了解學生的不同學習特點,真正遵循以人為本和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實施課堂提問。對于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則應該以基礎性問題為主,降低問題的難度,使其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和概念,同時培養學習自信心,獲得較大的成就感[4]。對于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提高問題的難度,使其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在課堂提問中教師應該以鼓勵式教育為主,防止學生對回答問題產生恐懼感,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六)加強實踐教學
數學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特點,如果僅僅局限于理論課堂教學中,將會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形成限制,也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為此,應該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對課堂進行拓展與延伸,鼓勵學生在實踐操作當中熟練掌握所學知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可以幫助學生在實踐與理論當中建立紐帶與橋梁,將抽象化的數學問題轉化為生動的生活案例。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增強自身的引導能力與組織能力,在不同教學內容當中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社會實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這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點內容。同時,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合理評價,了解學生在參與實踐學習中的表現,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自我,從而在自我調整當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是學生個人發展的必然需求,而且也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趨勢,有利于教學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當前教學中往往存在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理念落后等問題,無法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相關理念要求,限制了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為此,我們應該通過激發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劃分合作小組、構建網絡平臺、重視課堂提問和加強實踐教學等途徑,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王狄鑫.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5):20.
[2]孫燕.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科技資訊,2020(10):180.
[3]李濤.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2):314.
[4]柳志強.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J].新課程研究,202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