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明

【摘 要】生命作為自然界的獨特群體,與非生命有諸多差別,如何看待生命是每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問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生命觀念作為生物學核心素養之一,旨在讓學生通過觀察到的生命現象以及相關關系或特性,使其能夠從生物學科角度,認識生命世界、解釋生命現象,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生命觀。為此,本文就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進行了解讀,分析了其培養的重要性,最后制定了有效養成路徑。
【關鍵詞】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生命觀念;養成
生命觀念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重要內容之一,它的培養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以及社會責任等素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生命觀念素養,教師要重視情境創設、實驗探究、設問引導、社會實踐等活動,在統領知識教學、發展學科思維、促進觀念建構、豐富活動體驗的過程中,使其認識生命,培養生命觀念素養。本文就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進行了解讀,分析了其培養的重要性,最后制定了有效養成路徑。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的解讀分析
在高中生物新課標中,對于生命觀念的定義解釋是: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以及相互關系或者特性進行解釋后的抽象,是人們經過實證后的觀點,是能夠理解或解釋生物學相關事件和現象的意識、觀念和思想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其生命觀念素養,主要包括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穩態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不僅要讓學生能夠對客觀生命現象進行簡單歸納,還要使其能夠從生物學視角、利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生命現象,探究其背后的生命規律和本質。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養成的重要性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生命觀念素養,對學生認識生物學規律,提高生物知識理解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傳統教學中,不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都是以教師為主,通過講授、示范等模式展開的學習引導,學生在課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而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的養成,是以生命觀念素養為培養目標,圍繞教材內容、依據學生學習實際、結合生活真實情境進行的教學優化,不僅可以落實人本教育理念,使其更深入的理解生命本質,還可以在建構生命觀念的基礎上,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增強課堂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其教學養成的重要性所在,為此,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生命觀念素養為目標,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激發探索生命的欲望,使其能夠從生物學視角認識生命、感悟生命。
三、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養成的路徑
(一)創設生命情境,激發探索生命興趣
高中生物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如果有一些概念無法深入理解,對學生今后的學習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情境教學作為一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它能夠快速集中學習注意力,創優課堂教學氛圍,既可以增強生物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又可以使其在消化知識的同時,激發其探索生命的興趣和欲望,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
例如,在教學《人類遺傳病》生物內容時,旨在讓學生認識人類常見遺傳病類型,根據人類遺傳病的產生的原因、檢測和預防的方法,使其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贊美生命,激發探索生命的興趣。為此,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示禽流感、非典、癌癥、冠心病、色盲、流行性感冒等視頻情境,圍繞生活實際,讓學生認識到遺傳病已經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直觀展示的基礎上,激發探索生命的興趣,從而導入遺傳病的概念,繪制其學習思維導圖,以人類遺傳病為核心,以單基因遺傳病和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異常遺傳病等為分支,構建學習關聯,分別展示其并列類型,如:
在高度關注人類遺傳病特點和病例的基礎上,從生物學視角引出正確的生命觀,隨后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通過信息化調查或者社會實踐等方法,就人類遺傳病的類型、遺傳病檢測和預防、病例等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最后引導其進行成果匯報,在情境創設,真實學習體驗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生物學中的生命,從遺傳、基因等方面幫助其樹立健康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用辯證的眼觀看待生命,做好科學宣傳,承擔其社會責任,做到關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二)利用實驗探究,解釋生命觀念現象
在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提到:在學習高中生物課程,樹立生命觀念,要讓學生運用這些觀念認識和解釋生命現象,探索生命規律。而實驗作為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培養生命觀念素養,可以從實驗探究入手,在動手實踐、真實操作的過程中,使其能夠利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生命現象,從而達到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生物內容時,旨在通過學習孟德爾一隊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使其能夠從生物學視角,解釋生命觀念現象,培養科學探索生命的態度和精神。為此,在學習的時候,可以以組為單位,就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進行探究,在此次實驗中用甲乙連個小桶分別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內的彩球分別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隨機組合,模擬生物在生殖過程中,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讓學生就實驗的目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驟、結果和結論進行總結分析,如:
實驗步驟設計分析:
①在甲乙兩個小桶中放入兩種彩球各10個
②搖動兩個小桶,使得小桶內的彩球充分混合
③分別從兩個桶內隨機抓取一個彩球組合在一起,記下兩個彩球的字母組合
④將抓取的彩球放回原來的小桶內,搖勻
⑤按照步驟③和④重復做30次以上
通過實驗操作,在模擬的過程中,體驗孟德爾假說,根據孟德爾假說討論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雜交實驗,認識其圖解,最后回歸生命本真,聯系生活實際就分離定理在生物遺傳中的特性和本質進行分析,讓學生用此知識點解釋父母正常而其子女患白化病等形狀分離的現象,通過實驗探索,使其能夠從生物學視角解釋生命現象,從而培養生命觀念素養。
(三)結合設問引導,感悟生命觀念本質
問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感悟生命本質的過程中,要想突破學生理解障礙,增強課堂學習效率,使其生命觀念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設問引導的方法為輔助,在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生命觀、生物學建立關聯,使其了解生命結構層次,掌握生命觀念的本質,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生命價值。
例如,在教學《細胞的基本結構》生物內容時,旨在讓學生通過探索組成細胞的分子有序地組織在一起構成細胞后,才能進行生命活動,才能成為一個基本的生命系統這一過程,認識生命活動本質,培養生命觀念素養。為此,在探索此次所學內容的時候,可以通過設問引導的方法,如:
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示清水和稀鹽酸中康乃馨花瓣,在集中學習注意力的同時,引起探索興趣,讓學生觀察兩者不同,從而引出細胞膜結構和功能這一學習內容,隨后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細胞膜是細胞必不可少的細胞結構,那么,細胞膜有什么特殊的結構?有哪些功能呢?
為學生展示細胞膜探索歷程資料,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將細胞膜的探索歷程進行規劃,然后回歸資料1中的磷脂分子,讓學生思考磷脂分子有什么特性?過渡到資料2中的內容,展示磷脂分子在空氣——水界面排成單分子層圖片,讓學生根據資料引導和設問探索,加強對細胞膜的認識,使其認識細胞膜結構,在認識結構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細胞膜的功能特征,最后回歸康乃馨花瓣這一話題,讓學生就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進行講解,從而使其理解細胞膜是系統邊界以及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在探索細胞膜成分和結構的過程中,感受生命的偉大。
(四)開展實踐活動,培養生命觀念素養
對于生物學科,很多學生認為這是一門理論課程,其實不然,它還是一門實踐課程。為此,為培養學生生命觀念素養,達到新課標教學要求,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進入社會,在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參與的過程中,使其能夠利用生物學科探究精神,直觀的體驗和感受生命的神奇,提高生命觀念素養。
例如,在教學《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生物內容時,旨在通過學習基因突變和重組,培養學生對比分析的能力,使其能夠辯證的看待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關系,認識其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內容,在基因探索的過程中,培養生命觀念素養。為此,在學習的時候,可以開展實踐活動,以組為單位,組成研究團隊,讓學生小組到醫院調查肺癌患者,分析其吸煙的有多少人,計算占總患者多少,同時以調查健康的人作為對照,分析吸煙的有多少人,占比多少,基于社會實踐和調查分析,讓學生思考吸引會導致肺癌患病率升高嗎?如果能對不吸引人群中仍然有少數人患肺癌如何解釋?如果不能,對吸煙與肺癌患病率高的相關性該如何解釋?讓學生根據實踐調查分析此問題,從生物學習因果關系的復雜性和概率性進行分析,在知識延伸、拓展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從生物基因視角幫助其樹立生命觀念素養。最后,讓學生小組就此次調查實踐情況做成報告進行講解交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引導其從生物學視角、運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生命現象、探索生命問題,從而使其認識生物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四、結束語
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的養成,對提高生物學科教學質量,增強學習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生命觀念素養的養成,通過創設生命情境、利用實驗探究、結合設問引導、開展實踐活動等,激發探索生命的興趣,使其能夠從生物學視角、利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生命現象,理解生命本質,從而提高生命觀念素養,促使其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和人生觀。
【參考文獻】
[1]劉松領.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中生命觀念養成探析[J].中學教學參考,2020(33):57-58.
[2]陳秀春.新時期高中生物課堂中生命觀念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案[J].高考,2020(27):46.
[3]涂錦華.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中“生命觀念”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