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文化歷史和社會生活,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每個孩子生來都具有創造的潛能,樂于探索是孩子們的天性,而泥土是大自然特有的物質,對他們來說,有著玩和親近的欲望。教師應跟隨幼兒的興趣,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激發幼兒的探索能力,發現大自然的奇妙之處,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健康發展。
關鍵詞:泥工活動;組織;實施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活動最重要的是符合幼兒的求知需要,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關,活動應該圍繞幼兒周圍世界展開。這樣有利于幼兒的原有經驗得到運用,知識得到升華。當活動主題、活動內容源于幼兒生活,他們會產生極大的興趣,更積極地去發現、去嘗試、去探索。玩泥形式豐富多彩,各種各樣的玩泥方式也帶給幼兒不同的體驗和成長,萌發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
在我們平時教育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主題活動的不斷深入,從幼兒興趣、主題的內容、幼兒技能發展等方面出發,以幼兒為主體,創設了一系列幼兒感興趣的泥土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深入鞏固、提升幼兒的動作技能、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合作意識。
一、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教師需要根據本地區、本幼兒園的條件出發,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靈活的實行。
中班幼兒的年齡的有所增長,手、眼、腦結合能力也隨之增強。因此,教師要激發幼兒表達自我的欲望。泥工活動中和幼兒一起收集一些簡單的輔助材料,嘗試用泥連接,如搓成長條再卷成棒棒糖的形狀,慢慢地在整體上捏出小細節,例如小叉子、兔子的耳朵等。也可以塑造組合物體,塑造“我喜歡的花園”等活動。根據各種圖片及模型,利用各種輔助工具制作物品,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環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為孩子創設一個輕松開放的學習環境是十分必要的。
(一)豐富多樣的物質環境
在泥工活動中,為幼兒創造豐富的物質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豐富的物質環境能給幼兒提供必要的活動空間,讓其更愉悅地進行探索活動。在塑造泥工作品前,教師可以帶幼兒到大自然中盡情的與泥土玩樂,感受和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如開展挖土、運土、探索泥土的秘密等自主探索活動。在各種活動中使他們認識更多形象的物品,同時提供各種不同的輔助材料,如提供各種樹枝、石頭、繩子等廢舊物品,讓兒童根據自己的興趣挑選,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上自由暢想。
1.戶外泥土地
泥土是孩子們百玩不厭的自然材料,寬敞的場地恰是他們所需要的。于是我園利用戶外現有的場地,進行了重新的規劃與改造、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塑造了一片土坡,土坡附近有水龍頭、工具房,方便幼兒在泥土探索活動時隨時取水、用水,這樣孩子們在玩泥的時候既方便又盡興。
2.專用泥工坊活動區
戶外的泥巴容易干、不易保存,孩子們通過各種嘗試、最后確定要用保鮮膜來保濕,根據他們的意愿和需要,幼兒園開設了泥工坊活動室。在室內投放多張的柜子,在桌子的周圍用木板訂上了許多的木板以供擺放材料和作品。孩子們在這里分泥、捏泥、和泥、團泥、組合等等活動,感知不同泥土的不同特性,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力,找到屬于自己的小天地。
(二)輕松和諧的精神環境。
幼兒在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活動、學習,不僅身心能得到釋放,還有利于幼兒個性的發展。在活動中,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及時關注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及反應,敏銳地觀察他們在活動中的需求,及時以適當的方式引導幼兒,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三、開展靈活多樣的活動,提高幼兒的創作能力。
(一)情境游戲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寓教育與游戲中”。幼兒進行泥工活動時,要注意充分融入游戲來引發幼兒興趣,讓其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掌握簡單的技能。如小班幼兒用泥土做蝸牛時,幼兒可以有節奏的邊念兒歌邊制作,“搓搓搓,搓成一個長條形,卷卷卷,卷成一個棒棒糖,加上眼睛和觸角,小蝸牛做好啦”。幼兒不知不覺在游戲情境中掌握了搓、卷等動作技能,帶著濃厚的興趣,制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二)主題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各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是片面的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幼兒泥土活動不能孤立的開展,各教育活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可以在各個主體活動中融入泥土活動,如《春天多美麗》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到戶外,讓幼兒自主探索春天的泥土里有什么,春天的泥土和秋天、冬天的泥土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與討論,之后可以進一步的進行泥土制作活動,如制作春天的樹葉、春天的小動物等。
(三)區域活動
區域活動,是幼兒自主活動形式之一。主要目的為快樂和滿足幼兒,以操作、擺弄為途徑的自主性學習活動。它是幼兒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一種獨特方式,其活動動機由內部動機支配而非來自外部的命令,表現為“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例如在自然角中,投放黃土、黑土、營養土等不同的土壤供幼兒種植植物,定時觀察與記錄等。
四、結語
生活游戲化,游戲生活化,多樣化的學習形式,以生活中最常見、最容易接觸到的自然材料作為活動內容,激發了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幼兒親近大自然的情感,萌發他們自主探究大自然地欲望。
參考文獻:
[1]盧萌.大班幼兒泥工活動過程及其特點分析[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4.
[2]鄭于嵐.融繪本元素于泥工活動的嘗試[J].才智,2011(6):312.
[3]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兒園課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03,01.
[4].張暉.幼兒園教育科研指南[M].南京師大,2011,08,01.
[5].華愛華幼兒游戲理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01.
作者簡介:周雪(1993.12),女,漢,本科,江蘇南京,本科,幼教二級,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