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蓮
【摘要】眾所周知,班主任是一個既繁雜又瑣碎的工作崗位,而且它對教師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和龐大的知識儲備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尤其是作為一個小學班主任,更加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因為小學生的心智不成熟,明辨是非能力弱,很容易模仿周圍人的一言一行,而且小學生的心思比較敏感,心理比較脆弱,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對他們給予及時的心理疏導,進行關愛與照顧。班主任只有將這些“用心”的方式與手段融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才能讓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主任;用心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和引導者,肩負著培養好下一代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因為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德育素質的培養是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基于這樣的現實情況,班主任更應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心”對他們進行栽培。由于小學生群體具有活潑好動、易于模仿、心智不成熟等特點,而且每個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也不一樣,所以,教師在進行實踐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注意教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教育教學課堂中播撒“用心”的種子,繼而開花,使穿行其中的學生,在這花香彌漫的課堂里感受到教師用心的幸福。那么,如何做好一個“用心”的班主任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用心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素養
作為一名“用心”的班主任,要在平時的工作或者生活中,隨時抓住一切空閑時間和機會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的素養,提高綜合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教師要學會向書本學習,多研讀一些與教育相關的書籍,從書本中汲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并融會貫通在以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其次,教師要學會向同行學習,多向那些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卓有成效的優秀班主任“取經”,與他們切磋、交流、取長補短。在這種交流借鑒中,教師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管理水平。比如,在我們縣重點小學——田家炳小學就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班主任。林玉秀是田家炳小學的一位語文教師。通過她,筆者有幸認識了田家炳小學幾位優秀的班主任教師,并和她們成為了朋友。每次和她們相聚,筆者總會借機向她們請教,學習她們優秀的班級管理方法。讓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擔任六二班的班主任劉萍,她每次都會細致溫和地對學生進行教導,并定期統計班級學生的學科學習情況,并與負責學科教學的教師進行交流。例如,怎么樣提升班級的整體學習成績,怎樣解決某位學生偏科的問題,等等,這都給筆者以后的教學實踐提供了不錯的借鑒。再次,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學習”,在信息技術發達的當代,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渠道越來越暢通,而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強,信息接收迅速,所以他們所掌握的實時消息動態,知道的新鮮事物并不比教師少,這就要求教師放下身段,虛心向學生學習。這不僅提升了教師的自身素質,補充知識的現實需要,還可以通過這種虛心請教的態度影響學生,為他們樹立一個“不懂就問”的良好榜樣,告訴他們學習是一個不斷充實,不斷向他人學習的過程,我們要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進取,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最后,教師在進行課堂教育教學實踐之后,要及時地進行歸納總結,反思教學,找出做得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以便在之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不斷地對工作進行改進與完善,使教育教學能力與水平更加精進。
二、用心溝通交流,與學生做朋友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把自己當成學生的朋友,而不是把自己放到一個領導者,居于學生之上的位置,所以教師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用一些“接地氣”的方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深入學生的內心,多聽取他們內心的想法,“用心”與學生進行溝通。若干年之后,你們或許還能成為值得信賴的朋友。一直以來,筆者作為一個班主任都是力求做學生的朋友,經常抓住機會與學生溝通,當學生遇到問題后,給他們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所以當筆者的很多學生畢業之后,仍會找筆者聊天,講述自己工作學習上的所見所聞,并且還向筆者尋求一些建議。所以說,教師用心與學生溝通交流之后,有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不僅如此,教師及時與學生溝通,有利于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當他們遇到什么困難或者糾結的事情時,就可以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疏導。或者一旦發現學生的思想觀念不正確,可能會陷入錯誤的路徑上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對他們進行勸導,告訴他們之前的做法錯在哪里,教會他們怎樣的行事方法才是正確的,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就能夠避免他們出現“三觀”上的錯誤,繼而讓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通過這些方式,教師不僅能夠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還能夠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和不妥的地方,以便及時對他們進行糾正,讓教育教學的工作能夠得以順利地開展,并達到最佳的效果。
三、用心嚴于律己,發揮榜樣的力量
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過程中,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群之一,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身心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并且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三觀”還在形成過程中,而且他們還具備心理發育不成熟,是非判斷能力弱的特征,所以,他們很容易對周圍親密人群的言行舉止進行模仿學習。因此,育人者一定要認清這一實際情況,在日常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用心”,還要在自己身上“用心”,要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規范,做到妝容得體,言行恰當,舉止優雅,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典范。這樣學生在教師良好的行為規范的熏陶下,素養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平時的工作中多研讀相關的教師行為準則,并用這些準則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另外,教師可以多參加一些關于小學教育類的講座,多向教育專家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比如說,筆者曾有幸聆聽過華南師范大學吳教授有關“教育學”的講座,誠如吳教授所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得到自我約束,因為你既然選擇了人民教師這個職業,就應該發揮你自身的榜樣力量。所以,這讓筆者在后來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以此為學生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