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我國與其他國家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溝通交流變得越來越密切,而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發揮的作用也在與日俱增。技工院校的學生可能會因此而盲目崇尚外來文化,思想受到侵擾,因此對技校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而在英語課堂中融入“思政元素”就可以很巧妙地解決這個問題。本文從思政課自身所具備的實際價值與思想內涵入手,分析了思政元素在技工院校英語課堂中的可用性,深入探討了思政元素融入英語課堂的方法路徑,并且對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英語課堂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思政課;基礎英語課堂;融入;技工院校
【作者簡介】白莉,廣州市交通高級技工學校。
一、 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就技工院校中的各個專業課程來說,當前的思政教育并不是特別完備,在某些方面仍然有所空缺。因此院校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要確保思政教育課程同專業課程同向發展,建立優秀的思政育人體系。而對于技工院校的基礎英語課程來說,思政教育的作用就更為突出了,由于英語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學生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被外來的價值觀所侵蝕,這對他們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個另學生甚至會盲目崇尚外來文化,還有可能會走向錯誤的道路,這極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將思政元素融入基礎英語課堂是一種科學的方法措施。
二、 課程思政的論述及其可用性
1. 課程思政的論述。近幾年,國家不斷深化院校課程體制改革,課程思政已經成為一種新式的教育方式,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技工院校已經開展各個專業實施課程思政教育的相關改革工作,這種模式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通過課程思政的實施,很好地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可以最大化地實現全員、全程、全課化的育人目標,進而使得思政教育的教學理念深入到各個專業的教學之中,使得學生可以在思政元素的融入過程中,充分吸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營養,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對國家民族精神的認同感,提高他們的愛國精神,從而避免被外來思想文化所侵蝕。在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與此同時,還要對傳統課程進行充分的挖掘,找出其中與思政教育有關的方面,進而促進思政教育可以與其更好地融合發展,最終實現思政教育與傳統課程的有機統一。
2. 課程思政的可用性。在技術院校的各個專業之中,課程思政存在著廣泛的可用性,它的可用性實施度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可以充分地體現出課程以人為本的原則。長期以來,在技工院校的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自始至終占據著主導地位,教師僅注重于對學生英語基礎知識以及語言學習方法的教學,卻忽視了學生思想意識方面的教育。而將思政元素融入語言課堂教育之中的教學方式,則很好地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老師可以通過專業化探討的方式來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通過對思政課程理念的滲透加深學生對思政教育的認知能力,使得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相結合,從而使學生的個人思想道德品質與愛國精神得到較大的提升,實現學校教書育人的目標。第二,可以促進學生個人的全方位發展。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之中融入具有時代特色的思政元素,這將為技工院校專業化人才培養帶來重大影響。當前的社會經濟全球化水平不斷深入發展,技工院校學生除了要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外,更重要的是抓住現實,通過不斷實踐來完成從理論到現實的飛躍,而實踐中所必不可少的便是學生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為此學校充分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教育之中,確保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三,可以使學科與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的教育格局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較為明顯的便是學科交流的出現。傳統的單一性的學科教學逐步轉變為多方位、多角度的教學,此外還延伸出跨學科之間的交流,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溝通交流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要求,社會需要全能型人才,而這種措施很明顯與之相契合,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他學科教學中以達到課程思政的效果。通過對課程思政的實施,充分挖掘傳統基礎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進而使科學與學科之間得到很好的溝通交流,最終促進思想道德素養與科學文化素養的結合發展。
三、 課程思政融入英語課堂的路徑分析
1. 不斷增強英語教師的思政意識。在技工的英語教學中思政如若英語教師的思政意識不夠強,那么很難實現將思政元素融入英語課堂的目標,這就需要增強英語教師的思政意識,校內要定期組織開展關于教師思政意識提高的研討會,以此來更好地確保教師們可以認清自己的使命,使之可以增強對課堂思政的重視程度,對思政教育的方式進行積極合理的研究探索,此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地傳播給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們具備最基本的愛國主義精神,并且通過課程的不斷深入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認同感。英語教師要有效地發揮榜樣作用,自身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可以以身作則,為學生們傳播正確的價值理念。
2. 不斷提升英語教師的思政能力。為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英語課堂之中,還需要不斷提升英語教師的思政能力技工院校的英語教師,必須時刻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記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堅持科學的教學育人方式,保證對我國的發展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心和決心。除此之外,教師要對自身有嚴格的要求,以此來確保在眾多學生中樹立榜樣,起到“領頭羊”的作用,要以身作則,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英語課堂之中,為英語教學更加具備思想性、專業性、理論性作出貢獻。對于英語學科中存在的思政元素,教師要充分對其進行挖掘和研究探討,將其更加鮮明地呈現給學生,不斷弘揚傳播先進文化思想與科學理論,進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下完成對思政課的學習。
3. 不斷豐富英語教材的思政資源。由于在編寫技工院校英語教材時,并沒有明文規定要求其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國主義思想等一系列思政元素,這便造成了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英語教學時對思政元素的傳播明顯不足,進而大大降低了思政元素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對于技工院校中的英語課堂來說,由于英語教材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載體之一,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以教材為活動的指南,但英語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又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充分注重對英語教材的掌握,提高自身對教材的理解能力,以英語教材為載體,深入強化英語學科所必備的思政元素。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英語教學大綱進行一些調整,使之可以與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相匹配,使英語教材本身的思政教育功能得到提高,不斷充實和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使得思政理念可以在英語教材中很好地融入,進而使得技工院校的英語教學可以有效實現對思政元素的合理引導與教學。在英語教材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以此為技工院校英語課堂融入思政元素提供保障,從而使課堂中更加體現出中國特色。可以加強教材中對我國的政治理念、文化素養、民族風情等內容的融入,講述我國的對外政策和原則,從而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確保學生在了解外國文化時避免受到不良內容的侵蝕影響。
4. 不斷完善英語教學的制度。技工院校英語課程的良好運行,離不開優秀的制度保障,因此要將制度作為根本準則,以此實現思政精神更好地融入課堂中。我國當前對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制度還不夠完善,仍有一些院校并沒有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工作,因此要不斷健全課程思政的體系,使技工院校根據自身的需要建立特色思政教學體系,讓立德樹人的理念可以在課程思政中更好地顯現出來,以此確保教育教學得到有力的制度支持。技工院校要成立相關的思政教育小組,以此來更好地推進校內思政教育工作的進行,要充分協調各個工作部門,由英語教師來完成最終的整合梳理與教學工作,確保思政教育可以在英語課堂中更好地體現。與此同時,院校要加快深化對英語教材的改革,并且對教師進行進一步的思政教育培養,以此來確保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英語教學之中。
四、 結語
將思政元素融入技工院校的英語課堂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客觀需要,其在技工院校的各項專業課程中都有廣泛的可用度和寶貴的實施價值,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避免受到外來文化的侵擾。同時,英語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書育人功能,不斷完善自身的思政精神,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發揮榜樣作用,還要加快對英語教材的編改進度,完善思政課堂的制度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思政元素融入技工院校英語課堂之中。
參考文獻:
[1]莊煜.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實踐研究[J].知識經濟, 2020(7):179-180.
[2]花月明.談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J].英語廣場(下旬刊),2020(8):91-93.
[3]姚楚玉,陶竹.高中英語牛津版教材閱讀課文課程思政元素分類研究[J].海外英語(下),2020(3):206-207.
[4]繆蓬.“學術英語”課程的思政元素初探——以“學術英語讀寫”課程為例[J].英語教師,2020,20(17):12-14.
[5]劉艷林,陶莉.高校英語教學融入思政元素的問題及策略[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2(3):75-77.
[6]李艷麗,徐曉艷.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J].文教資料,2020(19):223-224.
[7]張景玲,鄭佩偉.新標準大學英語讀寫課教學與思政元素融合研究[J].海外英語(下),2020(1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