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詞匯成為高中英語學習的重點,也是考察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層面。高中英語包括學生記憶基礎單詞、理解句型句子、學習語法結構等知識學習過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英語學習往往從詞匯開始,這也是打實英語基礎的必然選擇。然而很多高中生由于死記硬背、沒有反復記憶等因素,導致詞匯積累數量不多,隨著多媒體等各種新興教學方式的拓展,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策略在不斷改進完善中。本文將詳細探究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闡釋改進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策略及意義。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問題與策略;改進探究
【作者簡介】陳會玲,山東省菏澤市第三中學。
引言
高中英語學習通常以拓展英語知識點為主,而英語詞匯作為英語基礎知識,需要學生在記憶中能夠靈活運用并準確表達出來。這對高中生日常學習英語詞匯的方法和習慣是有要求的,需要利用日常零散的英語詞匯積累來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但學生易受到慣性思維的影響,將英語詞匯與語文拼音的學習相提并論,導致在英語詞匯學習中暴露出很多詞匯語法記憶錯誤,大大降低高中生的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甚至對應用英語產生極大的阻礙。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詞匯教學的方法,指導學生正確掌握基礎詞匯知識,引導學生掌握英語記憶規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
一、及時發現學生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關于發音的問題。在日常英語講習中,教師會通過播放音頻等多媒體工具,讓學生了解詞匯正確的發音來開啟學習新詞匯的大門。學生通過自己對詞匯音標的認知進行認讀,往往容易受主觀影響,出現一些詞匯發音不準確的現象,或是只會機械化地重復所聽到的單詞發音,往往缺乏組織運用詞匯準確說出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沒有用心去進行詞匯的發音訓練,也是造成英語詞匯教學單一枯燥的原因之一。
2.關于拼寫的問題。在高中英語課上,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詞匯內容,一般采用分析說教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但在理解教師所講解的詞匯后,學生容易忽視相關詞匯的拼寫情況,也沒有采用大規模拼寫的方式進行記憶,更無法及時找出英語詞匯學習中的缺漏之處,以至于詞匯教學往往缺少一定的及時檢驗性。若是詞匯拼寫方面出現很多問題的話,那么對于學生日常運用詞匯會有極大的阻礙。
3.關于記憶的問題。高中生拿到一組新單詞后,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們一遍又一遍重復,直到熟練背誦所有內容。這種重復學習的次數越多,并不能證明學生背單詞越勤奮,反而有一些懶得用心的成分,并不能及時地檢測出學生的記憶情況。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還會出現一種情形,那就是教師在進行詞匯講解時,學生在聽講中會埋頭做筆記。做筆記本身是一種記憶的學習策略,但是不能單單停留在筆記記憶中,還要作復習筆記。復習筆記是強化記憶的過程,卻是容易被忽視。
4.關于運用的問題。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會安排相關作業進行詞匯內容的練習,學生也會進行詞匯書寫或是做題訓練。但在作業完成過程中,學生會出現應付作業而照抄單詞等消極現象,缺少自主復習鞏固詞匯的能力和提前預習詞匯的意識,致使詞匯教學質量檢測出現偏差。
二、精準提升學生英語詞匯應用能力的教學策略
1.將自我檢測法運用到英語詞匯教學中。受測試效應的影響,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著重鍛煉學生自我檢測英語詞匯思維的能力,在單詞課中及時測試學生記憶單詞的各種情況,來檢核學生記憶的效果。教師在反復強調測試記憶重要性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提高運用詞匯進行靈活表達,聯想英語詞匯中的情景,創設高效愉快的學習氛圍。單詞測試作為考察高中生記憶效果的手段,其實就像尺子只能測量而不能改變物體的長度一樣,只是檢核記憶效果,并不能改變學習詞匯和記憶詞匯的效果。不過比起上文提到的單純的重復學習,在詞匯學習中有目的地加入測試能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并提高對于詞匯的長時記憶效果。而在詞匯教學中,自我測試能讓高中生了解到自己對詞匯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時調整下一步詞匯學習的計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自己掌握不佳的詞匯中,從而提升學習效果。自我檢測法穿插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需要在講解單詞之前,給學生提供一個思維導圖的“梗概”,引導學生做好有關詞匯的筆記,并且及時復習檢測。這有助于學生對詞匯的思維導圖進一步精細加工和整合,還能積極地思考思維導圖中的觀點。
例如,在人教部編版高中英語下冊第十九模塊“Modern Agriculture”中,教師可以指出重點單詞進行詞性詞義的講解,讓學生先自主檢測記憶成果,接著可進行小組接龍等活動,最后讓學生在自主檢測以后進行反饋并總結自己對重點詞匯的拼寫情況。通過學生的反饋,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反復強調一些掌握不到位的單詞,并及時向學生提供檢測的途徑和方法,讓學生真正學會在英語詞匯教學中不斷深入思考,而且能逐漸積累形成充足的詞匯庫。如此,讓教師的詞匯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學生對于詞匯積累的重視程度也會越來越高。
2.將思維導圖法運用到英語詞匯教學中。由于日常英語詞匯學習以記憶、訓練為主,加上學習英語單詞具有一定的時間分散性,教師要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單詞記憶習慣,就可以在課堂講解單詞時運用思維導圖法來進一步培養學生化散為整的詞匯運用能力。教師可改進詞匯課堂教學活動,安排具體的詞匯任務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單單是單詞與單詞之間的關系,還可以由詞成句、由句成篇地將英語詞匯知識貫穿運用到思維導圖中。在思維導圖的形成中,學生不僅對于詞匯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和掌握,還容易激發學生對于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詞匯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建立詞匯庫,利用零散時間高效記憶詞匯,把握思維導圖的運用,強化對單詞的記憶。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思維導圖法其實是一種把單詞圖式的手段,是學習英語思維的基本結構框架。在日常英語教學中,組成相應的動作或是思維系統,讓學生能夠更快更好地理解詞匯的結構和內容。
例如,在人教部編版高中英語必修一上冊第一模塊“Friendship”中,教師利用已有的單詞適當劃分教學內容,接著展開思維導圖的教學活動。比如聯系上下文進行詞匯的組合聯想,圍繞模塊的主題進行深入的詞匯發散思考,最后在課堂結尾安排學生利用自己的思維導圖寫出關于詞匯之間的相互轉換,若有缺少的地方,還可以由其他學生進行完善,在完善后,較全面的思維導圖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通過組合完成詞匯思維導圖的方式,能使學生掌握很多容易被忽視的細小詞匯知識,并靈活運用整合出完整的詞匯知識體系,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這對學生英語詞匯思維的串聯和整合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也對推動詞匯教學發展有積極影響。
3.將構詞結構法運用到英語詞匯教學中。在注重詞匯內容教學的同時,教師也要適當拓展一些英語詞匯結構的構詞技巧,以便學生熟練掌握更多的詞匯。為了避免學生出現構詞結構方法的盲目運用,教師可以通過仿寫詞根、前綴、后綴等方式訓練學生掌握構詞結構法,并能靈活根據同義詞和語義關聯擴大詞匯量,從而提高詞匯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擴大學生閱讀量的同時,選擇一些難度適中、結構巧妙的詞匯,增加詞匯的重復使用頻次,把構詞結構法運用得更加熟練一些。在構詞結構法的應用中,教師還可以進行詞匯提問,一開始可以提一些具體的問題,然后讓學生找出單詞中的關鍵要素。這有助于學生對英語詞匯和教師講解內容的理解,也能有效幫助學生解決一些詞匯的問題,建構好新舊詞匯知識之間的聯系。
例如,在人教部編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四模塊“Earthquake”reading中,教師在講解完具體的詞匯內容后,可以展示一些構詞技巧,著重指出詞匯中各種結構的不同與相似之處,并安排學生進行構詞結構法的訓練。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學生構建詞匯結構的方向,及時糾正一些錯誤的認知。不僅如此,在學生進行構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加強學生運用詞匯完善結構的能力,鼓勵學生在構詞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對詞匯庫的記憶。在構詞訓練結束后,可以組織學生把自己通過構詞所得的詞匯用比較朗朗上口的小片段進行記憶,讓學生分享重點構建的詞匯結構,鍛煉學生對構詞結構法的靈活運用能力,加深對詞匯結構的認知。如此,不僅讓學生對于新學詞匯能夠深入記憶和探究,還能培養學生在詞匯教學中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不會再出現以往死記硬背式的詞匯學習,也會使英語詞匯教學在廣度與深度上不斷發展。
結語
在日常英語課堂詞匯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拓展學生的詞匯量,提升學生詞匯水平,還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總而言之,詞匯教學需要教師從仔細聽、準確說、有效背、認真寫這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英語詞匯記憶思維和運用掌握方式的鍛煉。在日常詞匯教學課堂上,教師可通過檢測化、模擬化等教學形式,指導學生熱愛學習詞匯、善于記憶詞匯、樂于運用詞匯。只有不斷提升高中生英語詞匯掌握能力,教師才能更好地提高詞匯教學質量,得到良好的詞匯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丁金亮,蘇忻怡.推進教學模式變革的新型網絡教學“融課堂”研究——基于全球疫情下中外聯合教學視角[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6):62-66.
[2]張曉芹,郭祥云,何新華,陳桃源,葉秀寶,王鐘霞,陳群團,錢珍娣,曹盈月,陳虹,許紹芬,黃偉,林慶明,劉忠奎,張寶泉,朱松華,冉曉艷,王菲菲,陳愛武,黃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J].教育與教學研究,2020,34(7):87-128.
[3]桑紫林.論我國初中、高中和大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基于《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的調研結果[J].課程·教材·教法,2013,33(7):90-96.
[4]洪顯利,張榮華,冉瑞兵.組塊構建記憶策略訓練——提高高一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質量的實驗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6):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