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瑩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驗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思政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能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但是傳統的教學課堂難以滿足時代的發展變化,因此需要通過體驗式教學等新途徑,不斷提升思政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本文在分析了體驗式教學的內涵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體驗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策略。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有效性;體驗式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4-0119-02
【Abstract】With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application of experience-based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can als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ever,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rooms cannot mee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new ways such as experiential teaching.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experiential teaching and the status quo of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rategies applied in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es.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eaching effectiveness;Experiential teaching;Strategy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高中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對提升高中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就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要求來說,其強調了課程實施過程中的開放性和實踐性,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完全體現了這種教學理念。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知識傳授的目標上有著極強的針對性,非常符合應試教育的特點。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體驗式教學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習方法的養成,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一些不足。
1.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現狀
通過對部分地區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現狀的研究和調查發現,目前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還相對比較落后,在日常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受到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和對學生應試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對學生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培養。其次,在授課時更強調課本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也是“照本宣科”的教學流程,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都是教師在講臺上唾沫橫飛地講,學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地聽,教師講完了學生真正學到的知識并不多,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保證。再者,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落后。在新課改背景下,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采用“生本位”的教學理念,“以人為本”,注重培養人、發展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依舊是以“師本位”為教學核心,過分強調了教師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日常教學中,針對課本內容事無巨細,分條縷析的為學生講解和剖析,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2.體驗式教學的內涵
從某種重意義上來說,現代教學方式主要是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為宗旨,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理念的教學方式[1]。而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就是對這種教學理念的實踐。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模擬或創設情境來呈現或還原教學內容,以學生為課堂主體,讓學生能夠從實際情境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發展學生潛能的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體驗是指由親身參與和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情感與意識,學習不僅僅是停留在認知領域上的知識獲取活動,而是一個擴展到了生命、情感和人格領域的不斷提升自我的過程[3]。打破了傳統的知識是學來的這一觀念,強調了知識是體驗來的。簡單地說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動腦筋思考,還需要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身體經歷,用感覺其體驗,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充分調動學生的每一個感官系統,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體驗式教學是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的重要教學方法,對于構建高效課堂,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等眾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3.體驗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應用的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實踐中,體驗式教學的落實,需要遵循和諧互動、合作探究、真切體驗的原則,并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教學資源的合理應用等途徑,確保體驗式教學課堂的高效開展,全面高中思政教學質量。下面就對具體應用策略進行介紹:
(1)體驗式教學需要遵循的原則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需要遵循幾個原則,在這些原則的基礎上根據課程內容應用體驗式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1、和諧互動原則。體驗式教學就是以學生的體驗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和諧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如果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保持平等的地位,雙方之間進行和諧的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能就夠對課本內容主動的進行探索,遇到問題教師能夠進行恰當的引導,通過討論和自主思考最終解決問題,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2、合作探究原則。合作探究原則是體驗式教學順利實施的基礎。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和與同學進行討論主動獲得真知。避免“滿堂灌”式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3、真切體驗原則。真切體驗原則是體驗式教學的核心思想,沒有真實體驗的體驗式教學就不能稱之為體驗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成功與否就是以學生是否獲得了真切的體驗作為評判標準。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時,一定要與學生的實際相聯系,將枯燥的理論應用于生動的學習生活中,幫助學生在真實的實踐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意義。
(2)設置問題情境,激發體驗
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對問題的驚訝開始的”,也就是說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學生有問題才會去主動去思考,通過設置與情境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引發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學生心中的疑問和感悟通過與同學之間、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得到解答和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能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也掌握了教學內容。體驗式教學重在體驗,所以思政教學要遵循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課程要求,科學設置問題,讓問題成為打開學生思維的起點。一般情況下提問都是在具體情境中展開的,因此提問不能脫離具體情境,需要發揮問題的作用。
例如,在進行《經濟與生活》課程中“消費心理”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在課程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教學情境如:出示一道消費心理測試題來測試學生們的消費心理,通過學生的回答來判斷學生的消費觀,并就不同的消費觀進行科學的評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如老師提問:假如你將來工作后需要購買一部手機,而你的可用資金又不多,在下面四種情況中你會進行如何選擇?A、無所謂,用什么樣的手機都可以,看看大家都在用什么樣的手機我也用就行,比較合群。B、只要外觀精美,款式特別,與眾不同就行C、盡可能挑貴的,拿出來非常有面子,錢不夠可以用分期付款或者借錢。D、功能齊全,價格適中、質量有保證,能夠滿足日常使用就行。給學生們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教師基于同學的回答分析每種答案背后所隱藏的消費心理,一方面能更加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這是一個較為開放的問題,不同的學生思考的角度不同,生活閱歷和知識積累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通過這樣的問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活性,活躍課堂的氛圍。
再如在學習“財政與稅收”時,教師可以播放金融危機的短視頻,我國為針對金融危機,安排了4萬億財政資金刺激經濟,然后設置這樣的問題:同學們知道這些錢都是怎么來的嗎?這個問題能有效打開學生思路,有的學生認為錢來自于銀行,有的則認為來自國家,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想法。這時教師要合理引出本節課的重點,稅收的特征,接著問:同學們知道為什么發工資要扣除稅款?大家的父母是否需要繳納稅款呢?對于這個問題,給學生留足一定思考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與討論,學生在討論中有共識也有分歧,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合理引導,讓學生自習讀一遍文本,然后再回過頭看這個問題。合理的問題能滿足學生的探索欲,讓學生主動思考,挖掘問題中的內涵與價值。
(3)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創造情境
近年來,國家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教學條件也在不斷的完善,在教學過程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是教師最常用的教學工具之一,在互聯網時代,多媒體上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能夠為教學提供很多便利。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方便學生更好的進入“虛擬”生活體驗。
例如,在學習“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關的內容時,學生不可能進入人民大會堂親身體驗人民代表大會行使職權的過程。但是,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現場視頻來進入“虛擬”的生活體驗當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除了能夠讓學生能夠通過觀看來獲得“虛擬”體驗之外,還能夠充分的利用網絡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多媒體為載體能夠將大量網絡教學資源整合到課堂中來,為高效教學服務。而且多媒體教學的優點還體現在不僅能夠提供文字視頻等教學資料,還能夠將音頻、動畫、圖片等各種元素組合在一起,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系統,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學生通過視頻、動畫、圖片等資料獲得的把內容也更理解得加深刻,也更易于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總而言之,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應用,對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在遵循體驗式教學三個基本原則上,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根據授課內容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各種生動的教學情境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同時,也讓體驗式教學法更好的服務于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鋼.政治體驗,素養生成——高中思想政治課體驗式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高考,2019(8)
[2]陳小貝.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體驗式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026):44
[3]李剛.高中政治體驗式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030):82
[4]王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及其實施[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下,2018(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