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 李俊征 張秀霞 張皓
摘要:在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大學階段的教育不僅要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的能力,為學生走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將通過閱讀大量的高校輔導員以及大學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參考文獻,結合當前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現實狀況,本篇文章認為需要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現存問題,就能夠有的放矢,制定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策略。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考
前言:除了學習之外,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行為品德也越來越被社會所關注,為了讓大學生的身心和品德得到發(fā)展,就必須要重視大學生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如何發(fā)揮高校輔導員的作用,就成為當前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的專家以及學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教育側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當然我們不能忽視教育對大學生的重要性,教育能夠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能夠讓大學生能夠直面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并結合教師對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從而幫助大學生走出心理問題的陰影。那么,從這一點我們能夠看出心理健康教育與高校輔導員工作具有一定的聯系,因此,我們能夠看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教學的層次與質量,在大學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需要注重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與高校輔導員工作有效融合的反應,就能夠充分發(fā)揮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1]。
二者的整合能夠有效地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活動的類型。比如,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模式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過于枯燥乏味,而不能引起大學生的注意,達到教育的目標。反之,二者整合后教師便可以通過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案例來引發(fā)學生對思想品德上的一些思考,使得二者相融的教育活動極具趣味性,在激發(fā)大學生興趣的同時,也能提升教育的效果,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進行心理教育的時候,教師需要為學生們列舉出與學生們息息相關的生活案例,讓學生們對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進行思考,并從中體會當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學生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找自己熟悉的人進行傾訴,或者向學校的高校輔導員進行溝通,這樣就能夠將自己內心的不良情緒及時的進行宣泄,從而為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疏導工作提供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借鑒。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高校輔導員工作有效融合的措施
1.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當前大學教師,需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積極引入心理健康教學的案例,并與學生對這些案例進行溝通與交流,這樣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高校輔導員,需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需要從學生們當前對心理健康教學案例的理解程度著手,就能夠深刻把握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從而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這樣就會給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教學提供更為廣闊的提升空間。學校應該定期開展心理健康問題的座談會,這樣就能夠以活動的形式,鼓勵高校的教職工積極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等的工作之中來,。這樣一方面能夠深化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等基本理論的認知。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積極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之中[2]。
2.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實踐活動
大學階段是學生處于人生的黃金期。因此,在當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之中,大學教師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活動,而在實踐活動之中,教師需要注意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應情況,假設當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溜小號、出小差、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作為高校輔導員,需要從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況出發(fā),制定出心理健康的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需要對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嘉獎,對表現一般的學生進行鼓勵、堅持正面教育,創(chuàng)建幽默的教學氛圍。
實踐活動是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形式。一個有意義的主題實踐活動,是集合了高校輔導員智慧的結晶,高校輔導員可以將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別出心裁地設計在活動中,達到對大學生進行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雙重目標,從而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例如,在開展"愛護環(huán)境"這一主題實踐活動時,教師除了引導大學生不可以亂扔垃圾、光盤行動、要做好垃圾分類、愛護大自然等,還應該在大學生見義勇為,做好人好事時候,給予大學生肯定和鼓勵,使得大學生建立起一定的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并且在得到教師的肯定后,大學生還能提升自信心,逐漸建立起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性格也會隨之變化,變得開朗起來,同時還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大學生對待生活、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
結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學校需要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的總結,本篇文章具體從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出發(fā),進一步對心理健康教育與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有效融合措施進行論述,具體從以下的兩個方面展開論述,分別為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實踐活動,對待生活、對待學習都能本著熱愛、積極的態(tài)度。高校輔導員也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我,二者相互交流探討,和學生積極互動、共同進步。為今后的大學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融合提供有利的條件。本篇文章旨在為高校輔導員以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各項工作提供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借鑒。
參考文獻
[1] 鄧敏, 陳旭. 加強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研究——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互動手冊》[J]. 高教探索, 2020(1):1.
[2] 何思彤, 蔣繼春, 葛魯嘉. 文化心理學的演變歷程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隱形聯結[J]. ?2021(2017-11):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