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蘭 李建奇 秦橋 雷順華
摘?要:信息化的時代,MOOC教學成了熱點話題,我們依托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的MOOC有效地解決了課時少、知識點多的問題。課程校企合作構建知識體系,采用翻轉課堂及混合式教學模式,形成了開放式教學特點。對課程的授課形式進行整體設計,分成“課前自學、課內深化、課后升華”三個階段,將課程的“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定位為“懂原理,會連線,能編程”。多元化的動態(tài)跟蹤考核方式貫穿整個教學,從課前、課中到課后動態(tài)跟蹤考核系統(tǒng)實時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各個時段,將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但也存在著相應的優(yōu)勢和挑戰(zhàn),文中給出了相應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MOOC;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開放式教學;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The?teaching?research?and?Practice?of?the?Flipped?classroom
of?singlechip?Microcomputer?Principle?Course?under?MOOC
Wang?Nanlan?Li?Jianqi?Qing?Qiao?Lei?Shunhua
Hun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College?of?Computer
and?Electrical?Information?Engineering?HunanChangde?415000
Abstract:In?the?information?age,MOOC?teaching?has?become?a?hot?topic.Relying?on?the?principle?course?of?single?chip?microcomputer,MOOC?has?effectively?solved?the?problem?of?less?class?hours?and?more?knowledge.Knowledge?system?is?build?for?Universityenterprise?cooperation,the?characteristics?of?open?is?formed?for?the?blended?teaching?method?of?flipped?classroom.The?teaching?form?of?the?course?is?designed?as?a?whole,which?is?divided?into?three?stages:selfstudy?before?class,deepening?in?class?and?sublimation?after?class.The?trinity?of?teaching?objectives?goal?is?positioning?as?"understand?the?principle,be?able?to?connect?and?enable?program".It?changes?the?teachercentered?teaching?mode?into?studentcentered?teaching?mode.However,there?are?corresponding?advantages?and?challenges.The?corresponding?thinking?and?suggestions?are?given.
Keywords:MOOC;blended?teaching;flipped?classroom;open?teaching;principle?and?application?of?single?chip?microcomputer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這門課程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技術的發(fā)展促使上課內容發(fā)生巨變;另一方面,課時的限制又制約著《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課程的授課效果[1]。湖南文理學院是一所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應用轉型的契機下,學校和企業(yè)合作,共建課程,由企業(yè)審核所教授的知識點,提供講授的相關案例、項目,課程設計由企業(yè)工程師和學校老師共同指導,課程先后在超星泛雅的“學銀在線”和“愛課程”網(wǎng)站上線,面向全校3個院系計算機與電氣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數(shù)理學院,6個專業(yè)開必修課,面向全校開公選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滿意度。
1?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的MOOC呈現(xiàn)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作為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對學生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傳統(tǒng)的教學法,學生的學習局限于老師的課堂講授,知識的獲取途徑單一,不符合00后的“構建主義”思維模式,傳統(tǒng)教育也將“學”和“做”分離了,理論和實驗學時分配不合理,重“理”輕“實”,學生動手能力差。同時單片機的“軟”和“硬”也是分離的,實驗箱的硬件早就固化好了,只需編程實現(xiàn)就行,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差[24]。針對這些傳統(tǒng)教學問題,教學團隊根據(jù)這些年技術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進程,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校企合作,與超星泛雅公司和廣州粵嵌通信有限公司合作,借鑒了多本教材和課程,確立了課程的開放式教學特點,同時抓好虛擬仿真實驗實訓項目建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教學特色具體體現(xiàn)在下面三個方面:
1.1?知識體系的開放性
校企合作,對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構,打破了章節(jié)的限制,把知識分為了導學篇、工具篇、基礎篇、應用篇、提高篇和創(chuàng)新篇,根據(jù)實際情況,拆解知識的重點和難點,采用任務驅動和項目驅動,融理論到實踐中,讓知識“活”起來,學生真正把知識轉變?yōu)榧寄埽缬沙鞘幸雇矶嘧硕嗖实哪藓鐭簦瑢氲綄W生對各種流水燈的學習中,學生學習后,至少可以用三種不同的C51語句實現(xiàn)流水燈的編程,而且流水燈的變換形式也有多種。例如從企業(yè)引入的實際項目:基于MODBUS總線的數(shù)據(jù)采集與開關控制系統(tǒng)設計,從硬件設計到軟件仿真,到編程實現(xiàn),讓學生有“跳一跳”的機會,令學生體驗到了知識到能力的力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各篇章還能跟隨技術的發(fā)展變化動態(tài)更新教學內容。尤其是創(chuàng)新篇,加入了學生參加電子設計大賽、物聯(lián)網(wǎng)大賽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的作品展示,持續(xù)更新中,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1.2?教學空間、時間的開放性
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延展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的虛擬空間,以及企業(yè)的實際環(huán)境中。空間的開放也帶來了學生學習時間的開放,除了課內的學習時間,課外,學生可以自主定時間隨時學習。通過600分問卷調查表明,信息化教學后,學生課外的學習時間都有所提升,其中成績名列前茅者,無論是期末成績還是設計制作能力都有較大提升,學生之間的動手能力的差距在增大。學生碰到問題,可隨時、隨地線上解決,教學空間、時間都得到了極大的延展。學生在教學與實踐的“軟”環(huán)境中,學生能充分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動手實踐,大膽變革,真正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
1.3?課程學時的開放性
不同專業(yè)、不同學時的學生,可分別選用不同的知識點,實現(xiàn)了個性化、分層次的教學,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大大加強。不同專業(yè)的老師共同建課,有利于交流和共同創(chuàng)造,即擴大了視野,也促進了交流。課程中的老師就來自于3個不同的院系,其中機電院的老師就帶來了國際機器人大賽的一些成果,例如將舵機的控制融入定時器產(chǎn)生PWM波的應用中。數(shù)理院的老師帶來了物聯(lián)網(wǎng)競賽的相關成果,例如如何利用WiFi等做一些控制。計算機與電氣院的老師把電子設計競賽的相關經(jīng)驗帶入到課程中。學生視野開闊了,相應的能力和素質也隨之增強,在學科競賽中,獲得了湖南省電子設計大賽的和物聯(lián)網(wǎng)大賽的團體總分第一名。
2?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翻轉課堂的實現(xiàn)
根據(jù)地方院校應用型本科的定位和學生的學情分析,把課程的“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定位為“懂原理,會連線,能編程”,精簡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對翻轉課堂的實施進行整體化設計,分成“課前自學、課內深化、課后升華”三個階段[2]。
2.1?課前自學
學生過導學微視頻和MOOC學習單片機的內部功能部件或外設的工作原理,學習硬件的連接,并完成課前預習題或討論,老師根據(jù)課前預習題的答題情況或線上討論情況,決定課堂的講授內容。例如: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工作原理,學生通過課前學習要求掌握:(1)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工作過程;(2)控制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特殊功能寄存器;(3)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初值計算;(4)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初始化過程。老師可根據(jù)課前習題統(tǒng)計或線上討論知道學生對哪個問題掌握得不夠好。對三個專業(yè)的學生習題統(tǒng)計結果來看初值的計算和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初始化過程較難,因此上課時學生講解后,老師還進行了串講。對三個學期的學生課前學習情況統(tǒng)計表明,大部分時候學生對知識點掌握不好的地方大體相同,上了一兩輪課后,可在必要的地方增加一些線上討論,增強學生課前理解,溝通力也會增強。
2.2?課內深化
由于一部分教學內容移到了課前,課堂中可以有3~4組學生進行翻轉課堂,講述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工作原理,老師再根據(jù)情況進行串講。
講完原理后,由和企業(yè)制定的任務點進行任務驅動式教學,例如數(shù)碼管的0~9的靜態(tài)顯示,再分小組進行討論實踐,根據(jù)示例改編程序,實現(xiàn)功能應用上的相應的提升,對現(xiàn)象和程序小組間互評,小組總結后由老師進行點評和串講。
對300名進行了混合式教學的學生的課堂效果進行了跟蹤,和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300名學生的課堂效果進行對比,由于課前學習的充分性,混合式教學班,課堂活躍度明顯提高,教學內容相同的情況下,教學時間明顯縮短,例如流水燈的講解中,分的十組中,提供了三組案例,學生做出了15種不同的花樣。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學生大多課前準備不夠充分,學生在做案例時,會有準備不夠充足的感覺,上手不快,做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會多一些,時間上也花得多一些。
2.3?課后升華
課后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仿真資源,仿真資源分為基礎原理性的、綜合性的和創(chuàng)新性的,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選做易、中、難的案例,可分小組進行,學生可相互交流,然后在線提交作業(yè),也可以自選命題,小組制作。上傳作業(yè)中的優(yōu)秀者會在下一節(jié)課中展示出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中很受歡迎。
3?總結
通過三學期的線上線下運行,對自動化、通信工程、智能建筑、光電、物聯(lián)網(wǎng)、機電六個專業(yè)的教學來看,不同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目標,其實現(xiàn)方案不一樣,教師進行的教學設計不一樣,學生在課外學習的投入不一樣,學生在課堂里的思維活躍水平不一樣,達成的學習成效不一樣[56]。
(1)老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學情設計不同混合式教學過程,線上、線下授課時長,課內、課外學習時長,學習效果完全由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決定,老師授課靈活。我校自動化和通信專業(y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的學時就是40學時,而其他專業(yè)的學時是32學時,有的是考試課,有的是考查課,調查表明學生的滿意度達92%。
(2)從“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變?yōu)榱恕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xiàn)“授之以漁”的目的。老師建好課后,更多的是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和督促,交流和討論,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3)多維的評價系統(tǒng),能較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過程,不以一考定終身,同時時時刻刻的同學之間的成績比拼,正向激勵學生的學習斗志。從300份學生考試成績來看,比傳統(tǒng)教學平均分要高。
參考文獻:
[1]于歆杰.論混合式教學的六大關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9(5).
[2]吳嘯浪.http://www.gov.cn/xinwen/201810/18/content_5332026.htm.
[3]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7/content_5316809.htm.
[4]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601/mtbd/201904/t20190430_380194.html.教育部發(fā)力本科建設?打造“金專”金課”.
[5]王旭珍,王新葵,等.基于MOOC的物理化學翻轉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9(5).
[6]王留芳,曲凌.混合式工程實踐的教學重構[J].中國大學教學,2019(5).
項目:2020年湖南省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XJK20BGD031:新工科背景下信息技術與“嵌入式技術”深度融合研究資助;2020年湖南省教改項目HNJG20200714資助;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研究項目HNKCSZ20200872資助
作者簡介:王南蘭(1972—?),女,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控制與智能故障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