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社會舞蹈為研究對象,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改革為主要研究內容,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了將社會舞蹈融入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方法路徑,以期能夠優化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進而順應職業教育中舞蹈教育“大眾化”的市場需求。
關鍵詞:社會舞蹈;高等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優化
注: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省級課題“社會舞蹈融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路徑與實證研究——以江西省為例”(JXJG-19-48-4)的階段性成果。
學院派舞蹈可以為社會舞蹈教學提供方法策略,社會舞蹈則可以為學院派舞蹈提供大量素材。因此,高職院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根據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在學院派舞蹈教學的基礎之上融入社會舞蹈,從而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形式,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
一、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
教學現狀
(一)舞蹈教學內容的現狀
首先,理論教學內容過少。就高職院校的培養方案來看,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教學內容整體上比較單一,只包含了舞蹈基礎訓練、民族民間舞蹈等,并沒有設置舞蹈理論方面的課程內容。其次,舞蹈表演和編創的訓練不夠。許多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在授課內容上,只重點針對舞蹈基礎訓練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在舞蹈表演、舞蹈編創方面的能力較弱。最后,舞蹈鑒賞時間分配不夠。除了舞蹈理論、舞蹈表演、舞蹈創編等教學內容設置較少,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還存在教學內容時間分配不均衡的問題。
(二)舞蹈教學方法的現狀
首先,教學手段較為陳舊。許多高職院校都在使用傳統的舞蹈房,這類舞蹈房多媒體設備較少,沒有辦法利用新設備、新技術來輔助課堂教學。這種舞蹈設備不完善的現狀使得舞蹈教師不得不按照傳統動作講解、數拍子的方式來上課,學生們在這種陳舊的教學手段之下,很難產生音樂聯想,無法及時融入起舞的氛圍中去,進而影響上課的效果。其次,舞蹈教學過程比較散漫。受舞蹈教育體制影響,高職院校舞蹈教師大多數是學院派出身,這些教師在給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上舞蹈課的時候,以舞蹈動作的講解為主,這種老套、呆板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們一直做到認真聽講和認真練習。此外,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數量通常較多,而在人數較多的舞蹈課堂中,舞蹈教師很難做到兼顧每一位學生,懶散而混亂的舞蹈課堂便由此產生,許多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質量都無法保證,更不用提利用課后時間來提高舞蹈技能了。最后,舞蹈講解方法比較枯燥。許多舞蹈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會過度強調動作的準確性,喜歡將舞蹈動作反復拆分開來給學生們講解,結果使得學生們在同一個舞蹈動作上花費的精力過多而產生枯燥的感受,無法體會到舞蹈表演中流暢性和靈活性所帶來的快感。再加上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之前就沒有舞蹈學習的經驗,所以單一地利用舞蹈講解的方法來進行舞蹈教學活動,對學生們舞蹈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
(三)舞蹈教學形式的現狀
首先,課堂實踐機會較少。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大部分都是以知識講解為主,舞蹈教師很少會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去設置課堂討論或者課堂展示環節。而少了那么多課堂實踐的機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們就算學到了一些舞蹈知識,也沒有機會展示出來,更無法向教師傳達舞蹈學習的反饋。這種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反饋環節缺失的情況,會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的質量提升造成嚴重的制約性,使學生們沒有動力進行舞蹈練習。其次,課外實踐活動缺乏。經過走訪調查可以知道,當前高職院校中有關舞蹈的課外實踐活動,似乎與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沒有太大關系,能夠有資格參加各種舞蹈實踐活動的往往是舞蹈專業的學生。長此以往,既不利于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實踐能力,又不利于學生舞蹈自信感的培養和職業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學實習環節缺失。盡管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都開設了舞蹈課程,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做過舞蹈實習老師。這種實習環節缺失的情況,一方面很難讓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重視舞蹈課程,另一方面會限制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使其無法將舞蹈知識、舞蹈技能運用到未來的學前教育職業生涯中去。
二、社會舞蹈融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方法
(一)充實舞蹈課程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舞蹈教師一定要在舞蹈選材上下功夫,用科學、合理的舞蹈教學內容來提升課堂效果。
其一,要增加社會舞蹈理論知識方面的內容。高職院校應該專門為學前教育專業設置一些社會舞蹈理論課程,使學生們在學校里就學到幼兒生活中所常見的社會舞蹈的知識,如舞蹈來歷等,使學生們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可以掌握好幼兒舞蹈教育的理論規律,根據幼兒的喜好和認知來教授社會舞蹈,提升幼兒舞蹈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
其二,要增加社會舞蹈表演和創編方面的內容。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增加一些娛樂性較強的社會舞蹈表演和創編內容,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們對舞蹈課程的興趣,讓學生們可以在“玩”社會舞蹈的過程中,了解社會舞蹈的表演特點和編排過程,為將來的學前教育職業生涯打下基礎。
其三,要增加社會舞蹈鑒賞方面的內容。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一味地強調舞蹈基本功和傳統舞蹈標準化、程式化的訓練,與幼兒舞蹈教育需求不相符。因此在社會舞蹈理論、社會舞蹈表演和創編等課程內容都安排了的前提下,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還應該適當增加社會舞蹈鑒賞方面的教學內容,并分配好舞蹈課程內容的時間比例,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素材。
(二)創新舞蹈課程教學方法
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融入社會舞蹈,要將課堂教學方法變得更加靈活。
其一,要融入社會舞蹈的教學手段。舞蹈教師要意識到音樂對舞蹈教學的促進作用,盡早解決舞蹈房多媒體設備的缺失問題,讓學生們在音樂的熏陶和指引下跳好社會舞蹈。同時,舞蹈教師還可以利用社會舞蹈中音樂節奏的呈現方式,如敲鼓、拍掌、搖鈴、吶喊等來制作社會舞蹈的音樂,讓舞蹈課堂中音樂節奏的出現形成不拘一格之態。
其二,要開展自主互助的社會舞蹈教學。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可以試著擺脫“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適當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自主創編,然后引導學生訴說出自己跳該社會舞蹈時候的心境和感受,最后教師再予以修正和指導。
其三,要利用好社會舞蹈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法。這就需要舞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水平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在學生們上課之前就按照高、中、低三個層次劃分好班級進行教學,這樣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三)利用社會舞蹈豐富舞蹈教學形式
其一,要為學生提供社會舞蹈的課堂實踐機會。舞蹈教師不妨將整個舞蹈課堂都交給學生們來組織,讓學生們利用課堂時間去編排和導演一些社會舞蹈,并通過排練和匯報的形式展示出來。整個課堂實踐過程的氛圍應該是隨意而輕松的,同時觀摩者如果覺得高興,還可以隨機加入舞蹈展示中去。這樣能使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堂變得別具一格,充滿趣味性。
其二,要鼓勵學生參加社會舞蹈課外實踐活動??梢岳脤W校的藝術節、技能大賽、班級專場表演等機會,組織和鼓勵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們去參加。在參加劇目的選擇上,則以貼近學生生活的社會舞蹈為主,因為社會舞蹈不僅“接地氣”,還容易起到“轟場”的作用。學生們多參加這類課外實踐活動,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其三,要為學生提供社會舞蹈教學實習機會。學校不妨與各類大型幼兒園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們爭取教學實習的機會,讓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可以用充滿感染力和隨意性的社會舞蹈,成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勝任教學工作。
總之,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師,如果能夠更新自己的舞蹈教學理念,積極探尋社會舞蹈與學院派舞蹈的耦合之處,將社會舞蹈融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堂中,必然可以推動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舞蹈專業教學體系的革新,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學前教育人才。
參考文獻:
[1]彭燦.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舞蹈技能與舞臺實踐教學研究[J].戲劇之家,2021(13):140-141.
[2]傅方一.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思考:基于能力本位[J].現代交際,2021(7):196-198.
[3]張姝.淺談學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民族博覽,2020(8):37-38.
作者簡介:
蘭燕青,宜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學院副院長,研究方向為音樂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