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霞
摘 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美術課程標準都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小學美術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陣地,美術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價值,不斷探索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途徑,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本文從小學教育中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意義的角度出發,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策略展開研究探討,以期為小學美術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7-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7.084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不應該拘泥于某一種模式,拘泥于培養學生的繪畫能力這一單純目標,而應該認識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意義,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走出各具特色的美術教學改革之路。本文中,筆者將首先探討小學教育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意義,然后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策略展開論述和探討。
一、小學教育中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意義
從以往的教育理念來看,小學教育強調求同思維,也就是說,不論對于哪個問題,均應當存在與之對應的正確答案,唯有同正確答案相一致,學生方才可以得到分數。當學生的作答同正確答案不一致時,教師會其對展開批評,由此便會造成學生對教師的畏懼情緒,甚至還會因為擔心再次出錯遭到教師的批評而對正確答案加以硬性記憶,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當中,學生的思維模式將變得趨同,造成創新思維的不足。對于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而言,創新是其得以發展壯大的內在動力,唯有擁有大量的、具備創新思維的人力資源,才能推動民族和國家更好地發展前行。因此,小學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特點,在日常教學環節當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當學生具備了創造性思維之后,他們能夠在遇到問題后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去尋找答案,在多種方案、多種途徑中去尋求、探索、選擇,既不受現有知識的限制,也不受傳統方法的束縛,思維路線是開放的、擴散的,因此將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由此成為心智健全的個體,這對民族與國家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和價值。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策略
小學美術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陣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應該洞悉學生的認知特質,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以此作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同時注重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搭建美術學習與展示的平臺,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缺點并加以改進,從而培養創造性思維。
(一)洞悉學生的認知特質
學生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中,會對外部事物產生不同的認知,小學美術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的這一特點。小學生受年齡及智力特點的影響,對于事物的接受程度較為有限,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環節中采取視覺藝術的教學模式,也就是說,通過對學生展示具體的美術作品,使學生在對美術作品的觀察和思考當中獲得美術知識,并增進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為此,美術教師要盡可能地讓自己的教學活動帶有直觀性。具體到實際教學環節當中,美術教師要借助多媒體的方式或者是實物展示的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所展示的美術作品,運用自身的感覺器官加以賞析,由此獲得直觀的知識學習體驗。除此之外,美術教師還可以在課上直接作畫,使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美術作品創作過程,獲得直觀的美術知識學習體驗。在課堂上,美術教師要確保學生在美術知識以及美術技能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具體而言,美術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大膽闡釋自身的美術觀點,由此實現對學生創新思維的提高。同時,美術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可以供其自由發表見解的線上平臺,如班級微信群、QQ群等,允許學生將自身在美術知識學習以及美術技能研習過程中的見解和困惑講出來,教師在線上為其進行解答。在美術知識學習評價方面,教師應當改變以往采取的成績評價法,而是對學生的美術學習過程進行客觀、全面地評價,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二)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以此作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途徑
正如前文所分析和指出的那樣,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小學美術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質,在教學當中采取與之匹配的教學手段,以便實現對學生好奇心的調動,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養成。正如培根曾經指出的那樣“好奇是知識的萌芽”。小學美術教師應當確保教學內容對學生有著充足的吸引力,并體現出足夠的趣味性,如此才能讓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充滿期待。同時,美術教師還應當采取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美術課堂之中。在教學手段方面,美術教師要意識到信息技術手段對于美術教學活動的輔助意義,并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制作精美的美術課程教學課件,諸如美術作品PPT、美術微課等,這樣將會讓學生獲得直觀的美術知識學習體驗,對于其美術創新思維的養成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與意義。
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當僅僅滿足于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能,而是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注重學生美術創新意識的提高,注重學生美術創新思維的養成。因此,在作業的布置方面,美術教師不應當要求學生的美術作品千篇一律,而應當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想象力,使每一個學生所創作的美術作品都凸顯出鮮明的個人風格。這樣才能實現學生美術創新思維的養成,避免學生陷入僵化思維和機械思維。同時,在課上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分析美術作品,使學生養成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
(三)注重對學生信心的養成
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和重視,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保護,自信心得到養成。唯有如此,方能創設平等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見解,并在美術創作中充分彰顯個性,而不是為了迎合教師的喜好或標準答案而喪失創作靈感。
在美術作品創作過程當中,學生通常會存在敬畏感,認為只有具備了較高的美術素養方才可以創作出優秀的作品,美術教師要幫助學生走出這一思維誤區,使學生意識到,應當秉承創新思維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即便在美術技法的運用方面表現得較為稚嫩,但不能否定作品因為創新而形成的內涵。為此,美術教師要注重日常教學當中的每一個教學節點,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養成,使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得到培養,并且全面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觀察力,這樣便可以促進學生實現更好的個體發展。
(四)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搭建美術學習與展示平臺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學生的美術學習與展示多是通過課堂完成的,由教師進行講解,學生來創作作品,之后再在班級內進行展示。然而這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沒有太大成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自主學習,通過專題學習網站對學習內容加以擴展,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供更多的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對教學內容與教學策略進行挑選與重組,以實現個性化學習,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激發和提升。同時,教師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還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美術創作中激發出更大的熱情,更好地投入到美術創作中去。在教學過程中,網絡技術給學生帶來的新鮮感、電腦界面所獨有的畫面展示方式、電腦繪圖軟件所產生的意想不到的偶然效果,都對學生的視覺有一定的刺激,進而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五)引導學生發現缺點,培養創造性思維
任何一幅美術作品中都有可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即便是世界名畫也會存在著某些不盡如人意之處,而學生的作品中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更是正常現象。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去尋找作品中的缺點,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出發,比如色彩、構圖、比例等,找到作品的缺點并且指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必須要仔細觀察作品,并且調動頭腦中的美術理論知識,充分調動感官,積極發現問題,這個過程也是學生創造性思維不斷發展的過程。與此同時,在探討完作品的缺陷之后,學生在今后的美術創作中就能夠注意到規避這些問題,從而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六)進行評價改革,以評價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
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中,評價是較為薄弱的環節之一。通常來說,教師很少針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系統評價。其實,美術作品的評價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尤為關鍵。很多時候,學生經過教師的點撥會激發很多創作思路。為此,教師需要改革當下的評價模式,以評價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進而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1.教師應當摒棄單一的評價標準,以體現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全面性、創新性。美術作品屬于藝術創作范疇,不能用簡單的是否像、是否好看作為評判標準。在對小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時,教師應該從創作靈感、創作意圖、繪畫技能、色彩構圖等多個層面進行點評,從而使學生更有信心,更有興趣,而且使學生產生更多的創作思路,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教師在評價體系中還應該樹立榜樣和典型。在美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專門的時間重點講評體現創新思維能力的畫作,并對創作者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肯定,榜樣的樹立對于小學生的美術學習往往具有奇效,能夠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結語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美術教師應該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條件,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發散,美術核心素養得以提升,從而培養出全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田瑞華.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J].文學少年,2019(5).
[2]杜艷.怎樣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小學生作文輔導(三四年級版),2020(2).
[3]李冬楊.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信息周刊,2019(3).
[4]張配配.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讀書文摘(中),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