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新
【摘 要】地理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在當下新課程改革逐步推進的過程中,教師在開展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徹底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限制,將學生置于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用生本視角來開展學科教學,以通過生本教學理念來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幫助高中學生培養其良好的核心素養,提升教學質量。現階段的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生本理念的應用水平有限,因此,本文重點探析了在生本視角下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有利于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生本視角;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難度非常大,主要是由于在地理學科中涉及了很多的教學內容,如果依舊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于知識的接收能力十分有限,并不能及時消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生本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積極通過這一教學模式的改革來提升教學成效,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1.生本教學的基本概述
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下,生本教學是一個全新的教學理念,這一理念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步被打破。具體來說,生本教學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開展學科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創造力。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生本視角下要求教師要始終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比如,教學方法、內容等是否能夠與學生需求相一致,是否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傳統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在向學生講授知識的過程中,采用的是灌輸式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缺乏對學生因素的分析,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性,使得教師在向學生灌輸知識的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難以及時消化這些知識,學生學習具有被動性,長期處于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將會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當前高中地理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從生本視角來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全新的教學理念與方式,來改善高中教學領域的諸多問題,將教師作為課堂上的引導者。
2.生本視角下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2.1整合教學資源,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
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比較特殊,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其教學內容相對固定,如果要教師從生本視角來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就需要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注重資源整合,根據教材中的內容,來進行適當的篩選,使得教學設計能夠以學生需求為基礎,保障所提供的學習素材是學生所需要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比如,在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可能會存在地理認知、生活地域與文化基礎的不同,教師在教學方案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以這些差異性為基礎,具備整合意識,對地理教材中的相關教學設計進行微調整,以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且有效的教學資源,使得學生可以在參與各項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具有良好的人地協調觀。比如,在高中地理中有一部分關于“人口增長模式”的內容,教師在教學時的教學目標應該包含:人口增長概念、因素的了解,掌握在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人口增長的趨勢,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加強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對人口增長模式的分析能力,樹立科學的人口觀。總之,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定方面,需要從教材的基本知識點、方法和情感等角度,來使得學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掌握多種技能與方式,從根本上對我國的人口增長模式和趨勢有正確的把握。當然,教材上的內容是十分有限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注重教材內容與網絡資源的整合,使得學生既可以學習到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又能夠擴寬其知識學習范圍,比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收集不同時期的出生率、死亡率數據,最終以圖表的方式加以呈現,使得更為清晰、直觀地掌握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
2.2創設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發散性思維
情境教學是當前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這一教學方式下有效突破了傳統教學的限制,可以使得學生在參與各類情境的過程中激發其學習興趣,在生本視角下的高中地理學科教學中,要提升教學水平,教師需結合教學內容,巧設情境,通過情境的科學設計來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得學生可以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維。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情境設計的方式更為多樣,可以通過人為的多媒體設計,來在其中融入豐富的圖片、視頻等各種信息,將特定的情境以立體化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得學生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下形成更多的感官沖擊,使得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和興趣,積極參與到地理探究學習中。近年來,隨著我國逐步進入了信息時代,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直接利用網絡上豐富的信息,來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地理學習素材。比如,教師在開展“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漫畫,漫畫內容是地球的人口容量超過了其限制,此時,學生就可以在漫畫分析的過程中,更為直觀了解人口無序增長所帶來的突出問題。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果人口長期處于無序增長的狀態下,地球將會承受很大的壓力,漫畫展示使得學生能夠具備更強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對人口容量這一概念有初步了解。當漫畫展示和分析結束以后,教師要提出以下問題:地球的人口容量到底有多少?人口合理容量是多少?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來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學習地理知識,在不斷的思考中形成發散性思維。
2.3優化教學程序,構建學生區域性認知
高中地理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還需要教師積極優化其教學程序,保障教學程序的合理性。教師在教案執行的過程中,需具備一定的調整意識,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對教學程序加以有效調整。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涉及了很多的區域認知性問題,此類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識,來開展區域地理的分析,引導學生開展多重對比,用對比分析的方式來掌握各個地理區域的人口、環境、經濟等特征,不斷使得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區域認知體系。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讀懂地圖,通過圖文轉換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高中地理中包含了“地域文化與人口”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教學重難點的有效設計,針對這一小節的內容,中外文化對人口的影響將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要在生本理念的教學下,引導學生對比各個國家的文化特征,進而在此基礎上分析文化對人口增長的直接影響。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要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中西方文化差異下的人口增長有何區別?通過教材和網絡上各種相關圖表的整合,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通過圖表的有效對比來確定東西方文化、人口的差異性。總之,在教學程序的優化設計中,需保持程序的連貫性。
2.4借助教學訓練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還需要定期開展地理實訓,通過教學實訓來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地理知識,還需要能夠通過對課本知識的學習,來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靈活應用其所學知識。因此,生本視角下高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來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實訓課程,通過實訓課程來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實地觀察、社會調查、實地測量、地理實驗等多種的訓練內容,且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的探索,關注每位學生的實訓過程,必要情況下給予學生一定的啟發,通過實訓課程來提高學生的學科實踐能力。比如,在“城市空間結構”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周末時間來調查城市內的人口密度、產業結構等基本情況并將調查結果以書面形式呈現,通過這一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高中學科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中,更是要徹底突破傳統教學理念、思路的限制,利用生本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教學策略,來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鐘英杰.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生本課堂的構建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00(009):13.
[2]莫苠.淺談生本視閾下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課程資源,2019,000(008):53-54.
[3]范瑩瑩.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生本課堂的構建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9,016(033):194.
[4]孫海峰.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9,000(015):97.
[5]蔡以紅.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生本合作學習探微[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714(36):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