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建容
摘? 要:化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生活理念下探討初中化學主題式教學的實踐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化學教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基礎知識與實驗操作。這兩個部分充分與生活相關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主題式項目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研究,最后得出解決方案或者結論。本文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情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并且結合教材與生活實際案例進行論述,以期為初中化學生活化主題式教學提供思路,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
關鍵詞:生活化理念;初中化學;主題式教學;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6-0095-02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Subject-based Teaching of Chemistry in Junior High Schools under the Life-oriented Concept
YOU Jianrong (Henglin Junior High School,Wujin District,Chang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Chemi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ves,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subject-based teach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life.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basic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operations. These two parts are fully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life-related content to form a thematic project to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research,and finally to reach a solution or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on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xt,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and teaching evaluation,combined with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al life cases,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theme-based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Keywords】Life-oriented concept;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Subject-based teaching;Practical strategies
1.傳統化學教學的特點
傳統的化學教學主要分為兩個板塊:基礎知識與實驗操作。基礎知識的學習主要是對化學現象的解釋、化學原理的闡述以及公式結論的運用,在這個過程中從現象到結論主要是教師在講解,一些理解能力稍微弱的學生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后期的化學教學過程中增加實驗操作的環節,讓學生體驗從原理到結論的過程,加深對化學公式以及結論的理解??傊窃谝阎獥l件下得出已知結論,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但是如果不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就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學習興趣的持久度不會很高。所以針對傳統化學教學需要提出創新性教學方案,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學習整個化學體系,為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生活化主題式教學模式的提出
在新課改中有提到教育應當回歸學生的生活實際,也就是說教育是發生在實際生活中的社會活動,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首先可以用來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或者提升生活感受,讓學生有機會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相互聯系與實際應用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學習科學的分析方法,在探究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最終形成綜合能力。
早在1982年,美國學者就提出過“整合性主題教學模式”的概念,主題式教學模式的提出給初中化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主題式教學首先是提出學科的主題,也就是教學探討的方向與目標,通過主題將學科內片斷化、零碎的知識點組織起來,讓學生自己拼接大腦當中的知識地圖,讓學生更加主動學習知識。經常性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能促使學生善于運用化學知識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解釋和運用,學生對生活、對科學的態度更加積極,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以全方面提升。
3.生活化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主題式教學模式提出之后最重要的是落地實行,所以針對主題式教學模式的實踐做出一系列探索,以摸索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對“化學”這門學科的濃厚興趣,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對學生后期的學習形成積極正面的影響。實踐從教學目標、教學情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這幾個方面進行。
(1)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所有教學活動進行的依據,正如學校教育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活動,主題式教學模式首先需要做的是擬定教學目標。例如,學生在生活當中隨處可以看見超市當中的汽水以及飲料售賣,夏天來臨就會有很多人對汽水和飲料情有獨鐘,是否有學生思考過這些汽水和飲料是如何產生的?通過這個生活例子可以確定教學目標。在初中化學課本中第六章中的課外實驗有提到如何自制汽水,教學目標就可以定為溶液。這是在課本中出現過的例子,有一些生活當中出現的例子在課本當中并沒有體現,這樣的主題對師生的知識面挑戰比較大,教師在課前需要做相關知識框架的梳理,并且擬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如此課堂教學安排才能夠按照預期順利進行。此外,教學目標需要全面化,使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以全面提升。
(2)教學情境。教學情境需要生活化。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根植于生活,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在生活當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例如,冬天去小路散步,道路兩邊的小樹被刷上一截白白的物質。好奇心比較重的學生可能會問那是在給小樹刷上油漆嗎?為什么刷白色而不是黃色或者紅色?如果他們剛好學過這個知識點就會知道環衛工人給小樹刷的不是油漆,而是石灰漿,也就是由生石灰與水反應得出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在生活當中的用途非常多,如刷建筑物墻壁;在樹木上用含有硫磺粉等物質的石灰漿涂刷可以保護樹木防止凍傷,并且防止害蟲生卵;在農業上可以用石灰乳與硫酸銅等配制成具有殺菌作用的波爾多液作為農藥使用;熟石灰還可以用來改良酸性土壤。通過生活化的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多個知識點串聯起來,讓學生對化學知識有一個宏觀的印象。
(3)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以主題串聯多個知識點的方式進行講解。如果按照傳統的知識點進行教學,就會導致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是割裂的狀態,如果換一種方式進行教授和講解,將多個章節的零散知識點進行串聯,對學生知識體系和邏輯的打造有著重要意義。將教學內容主題化就是將知識點串聯起來講解的有效途徑,所以教學內容主體化是教學對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再構建的過程。主題內容來源于生活,同樣來源于課程內容但高于課程內容,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基礎與水平與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再開發。主題的獲得方式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題。在課本當中設計了五個主題,如“身邊的化學物質”“科學探究”“化學與社會探究”等,幾乎在每一個單元都有可以供選擇的生活化主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主題,與生活情境進行結合,將教材中的主題進行深化與拓展,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適當調整,整合成適合初中生在課堂上進行主題式探究的內容。
第二,收集學生的興趣,找出共同興趣點作為主題。這類主題的優勢非常明顯,就是學生對此類主題的興趣度會比較高,探索的欲望非常強烈。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提前對這類主題進行課程設計,并且梳理出完整的知識框架與結構,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例如,現在我國汽車普及率非常高,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與此同時,我們也應關注汽車動力問題,汽車動力主要有兩種方式:汽油和電力。無論汽油作為動力還是電力作為動力都有利弊,汽油作為動力的汽車對環境不友好,電力作為動力的汽車續動力不足,是不是有更環保、動力更足的能源可以作為汽車的動力能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拓寬思路,比如氫能源。假如將氫能源放入汽車當中對汽車的行駛速度有沒有影響,學生接收到主題之后會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氫氣以及氫能源,學習化被動為主動。
第三,地域性特征以及時事事件。地域性特征是指各個地區特有、其他地區沒有的特征,例如有的地區是桑蠶勝地、有的地區是產茶大區。桑蠶文化當中蘊含了非常多的化學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蛋白質的性質檢驗絲綢的真假、絲織品在平時使用過程中如何護理等。茶葉等級分為優等以及中下等,可以通過相關化學知識甄別茶葉的優劣。如此,學生不僅學習到了知識,更了解到家鄉的文化,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成就感以及使命感。時事熱點事件如環境問題,可以聯系到化學課主題上,如全球變暖、臭氧層空洞等,讓學生針對這些主題展開激烈談論,并將所學化學知識點運用進來,培養學生解決社會問題的科學思路。
第四,學生的生活體驗與常識。
學生在生活當中會發現一些他們暫時解釋不了的現象,這些現象在學生的生活當中大量出現,形成了經驗甚至變成一種常識。這些經驗與常識都是學生所熟知的,所以將這些經驗與常識收集起來設計成教學主題,可以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的良好品質,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人們喝完汽水之后為什么會打嗝,化學中提到這與二氧化碳有關。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與思維力,從而逐步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教學方式。教學方式應多樣化。傳統的化學教學方式主要是在教室和實驗室進行,大部分教學內容是在教室內完成,主要是教師教授、學生聽講的方式。而實驗室則是通過一系列實驗流程和實驗器皿完成教學。主題式授課模式的探索給教學方式帶來更多可能性,例如在教學方式上可以采用“線上+線下”的授課方式、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有條件的地區與學??梢猿浞掷眯M赓Y源,將課堂內容搬到課外進行講解。如此,授課工具可以就地取材,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學習動力會更足,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與轉化。信息化網絡時代,網上有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可以將教育資源利用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網絡信息體量較大,如果依靠學生來搜索并加以利用,對學生的學習習慣要求較高,所以教師需要提前對信息做出篩選,讓學生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選擇學習。這樣不僅使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避免學生的專注力受其他不相關信息的影響??傊?,教學方式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適當改進,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主。
(5)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應綜合化。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根據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給予學生對應的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總結。教學評價如果只關注學科所取得的分數,則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偏頗,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有限。因此評價不僅在結果上有一定比例的體現,更應當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應當有所體現,可以采用教師評價、生生評價、小組比拼方式評價等。總之,在評價方式上多元化更有利于激勵學生學習,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保持良好的興趣,使課堂效果呈現最大化。
4.結語
化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加入生活化理念,并且采用主體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可以最大程度調地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提升化學課堂的效率,使教學成果最大化。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可以使學生在高年級的化學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與習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外,主題式教學模式只是創新教學模式中的一種嘗試,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驅動力,最終使他們成長為社會所需的綜合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沈菊明.生活化理念下初中化學主題式探究教學的實施策略探索[J].文理導航,2015(09).
[2]李志蓀.初中化學 “主題化探究式”復習課的教學實踐[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6(01).
[3]袁仲文.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究[J].文理導航,2018(01).
[4]曾冬南.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