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冬梅
【摘要】探究英語學科教學的課堂策略,首先要對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主體進行分析,其次,就是結合具體的教學方法與課堂實踐的效果進行研究,最后對英語教學特點以及教學方法的應用進行總結和歸納,并且建議在課堂中使用相應的課堂策略。不同學段的英語學科特點不同,其主體學習的態度和程度也不一,在探究某一教學方法時,通常會以特定的學段進行教學課堂深入探討。以高中英語教學為例,在高中英語課堂中應用PDG教學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英語;PDG教學法;課堂探究
引言:
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更偏向于要求學生掌握英語的解題技能,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應用要求不高,教師在課堂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也更偏重英語能力好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掌握簡單知識,對實際的運用和理解沒有很好的落腳點。即教學活動在實際課堂中沒有具體的目標導向,英語知識的實際應用更多以解題作答為主,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提升效果不佳。PDG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教學活動的問題導向,在課堂中開展教師指導的合作討論活動。
一、高中英語應用PDG教學法意義分析
從高中英語教學的兩個主體、一個目標的三個層面進行分析PDG教學法的應用意義。從教師層面看待該教學法的應用,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法,該教學法以具體的問題為導向,關心學生的知識學習與實踐落實;從學生層面看待該教學法的應用,該教學法能夠從學生學習知識的多種形式出發,在課堂中擺正學生的課堂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教學目標層面出發,應用該教學法可以擺脫課堂教學活動無目標的現狀,增強知識教學的目標性和教學格局。
二、高中英語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第一是教學的目標性不強,大多數目標雖然指向實際應用,但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并沒有做好連接;第二是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學習形式單一;第三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課堂主體主次不明。這三個問題導致高中英語課堂存在“趕鴨子上架”的教學現象和其他問題。需要結合PDG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更新,在課堂中重視知識實踐的應用,分清教師與學生的主次地位,并豐富教學形式以及學生學習形式。
三、高中英語應用PDF教學法課堂策略分析
(一)建立問題導向主題教學
教師在思考建立問題導向時,可以參考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具體的環節設計。問題導向多數以具體實際應用出發,基于課本的同時也跳出課本的學習形式,能夠讓學生體會課堂學習的目的性和生活性。以高一英語必修一Unit 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為例,該單元旨在了解世界語言的多樣性,在學習內容中安排英語語言知識了解、演講活動學習及英語學習心得三個部分,并在導入中提出兩個問題,第一是導入部分背景圖片內容與地點;第二是背景圖片地點所使用的語言。教師在選擇課堂問題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出發,以演講活動學習為例,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場景模擬學生即將要參加學校組織舉辦的校園英語演講大賽,在大賽準備的過程中將以聯合國語言使用為主題進行演講,其中產生“聯合國使用什么語言進行演講”等問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融入課本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演講活動是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是讓學生能夠感受課本內容與實際相關的途徑。
(二)設計話題討論課堂環節
教師在設計好相關的導向問題后,需要認真考量具體的課堂環節安排,根據PDG教學法,需要在課堂中安排討論環節。以教師為指導的小組討論作為該環節的主要內容以及形式,就是在課堂中以問題導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根據問題討論的不同方面對班級的小組進行問題布置,以演講活動為例,“演講活動需要使用什么語言?”、“演講內容設計需要什么結構?”、“聯合國的演講有什么特點?”等等問題。在教師安排小組討論前,可以將問題作為一次學習作業下發給每一小組,要求小組做好分工與合作討論的準備,查找相關資料,并且做好資料收集記錄,結合小組討論內容形成小組討論提綱。在課堂環節中指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并且有意識地參與班上每一小組的討論,傾聽不同學生的觀點,查看學生所收集的相關資料,并且給出討論方向的建議。
(三)重視教師指導課堂活動
依據PDG教學法,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全程以指導的形式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需要在課堂環節中發揮指導作用指引學生在討論中尋找正確的話題方向,對學生自我學習和小組學習的成果等一些內容進行評價和指導,尤其是活動中存在不足的地方需要指出并給出改正建議。教師指導是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地位進行主次分明,并非忽略教師的教學作用,反而是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大大提高教師指導的成功性以及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結束語
PDG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明確為三個環節,即問題、討論和指導,根據這三個環節,結合具體的書本內容設計一個明確的教學主題和多個教學問題,甚至是一個問題拆分為多個角度供學生小組選擇參考并開展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并參與學生討論,這幾個環節組成高中英語教學的課堂,并提升教學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