禚江燕
摘要:歷史作為中學階段的重要學科,需滿足新課標對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通過歷史教學,可以使學生的精神素養更加豐富。因此,加強對歷史學科的重視,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成為所有中學歷史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本文對新時代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改革措施進行了探討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38
新時代背景下,歷史學科的教學需要滿足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通過學生對于歷史課程的學習,建立客觀正確的歷史觀。現階段的歷史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明白歷史,還要潛移默化地給學生的大腦中植入唯物主義觀念、時間觀念、空間觀念、馬克思主義觀念等,不僅要幫助學生在自己心中建立一個歷史框架,還要讓學生初步學習到很多科學的觀念。而歷史教育為提高國民素質、加強民族凝聚力發揮著重大作用,那么,教育者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應如何開展初中歷史教學呢?
一、引導學生認識學習歷史的重要性
歷史課在學生的認知中是一門不太重要的課程,如此觀念導致學生把歷史課只是當作學校和教師安排的任務。歷史就像是一面鏡子,其通過文字的形式記錄著從古至今的真實事件,包含了無數成功的案例和失敗的教訓,以及每個時期社會的發展進程,更傳承了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民族文化和信仰。歷史課非常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中學階段的歷史課程是一門歷史學基礎課程,適用于所有學生,因此新時代的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措施中,首要問題就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愛好。要讓學生認識到歷史學科的重要性,就需要讓學生重新認識歷史,感受歷史文化的魅力。歷史包羅萬象,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其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它不僅體現了我國幾千年延綿不絕的文化風韻,也客觀地記錄著令無數后人詬病的名字,讓我們了解社會發展進程和規律的同時,讓我們深陷歷史長河的流水中,洗滌心靈,提升自我素養,加強愛國主義意識。這些對于我們來說都是無價的財富,歷史文化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精神素養。
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拓展
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自主學習將成為主要學歷能力的體現,而教師的引導應該是引發“核裂變”的觸發裝置,當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養成之后,其學習就會像鏈式反應一樣,不斷地自我觸發,不斷地自我學習,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量。所以,在歷史教學時,教師應該注重自主學習的引導和知識的拓展延伸。在人教版教材中,教師就設計了一個活動課——尋找歷史。傳統的教學方式大部分是教師直接讀教材內容,這樣的方式對學生來說內容是空洞且毫無記憶點的。通過尋找歷史為切入點,讓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歷史,如看電視、上網查資料或者看書,然后再組織學生向教師講述他所找尋到的歷史。教師再反之針對他們的內容去解讀以及引導,這樣加深了學生對歷史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
三、開展主題活動,營造學生文化
人教版的教材中穿插了很多活動課程,其主要目的還是讓學生能在每個活動中去感受歷史文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將其忽視,而是應該切實地開展主題活動,給學生營造文化空間,讓學生在活動情境中感受和學習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另外,將教材中的活動實踐化,也能使學生在探究和踐行的過程中獲得探求知識的能力。
四、多元教學方式結合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方法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通過科學巧妙的提問,不僅可以帶動學生思考,還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從自身出發思考問題,以問題為中心展開學習,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目標展開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合理地設置問題,以問題為導火線,點燃學生思考的萬花筒,引領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和獨立思考,將問題始終作為教學內容的主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應根據已有的知識儲備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完成對問題的分析、探索和解決這樣一個完整的閉路過程。問題教學方法不僅能讓教師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還能激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問題可以作為將學生引入歷史情境的切入點,也能讓學生更快地進入教師設計的歷史情境中。
除此以外,我們身處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情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能使學生更快地進入情境。因此,教師應加強對于多媒體硬件設備和互聯網的利用。通過這些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出更加直觀的圖片、文字、視頻。這些教學內容可以使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
以“明朝對外關系”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為例,在“鄭和下西洋”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進行導入,展示一些鄭和下西洋的一些圖片,放一些能體現鄭和在世界各地影響力的視頻,之后提出問題:“鄭和為什么在國內國際的歷史地位如此之高?鄭和下西洋為什么稱得上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提問引發學生思考,之后再對鄭和事跡進行描述,描述的內容可以是進行教材外的拓展,如鄭和在燕王朱棣手下如何作戰勇猛,如何得到皇帝的賞識,如何一步步走上航海的道路,為學生描述一個畫面感極強的故事。之后,播放鄭和下西洋的視頻,徹底將學生帶入問題引出的情境,讓學生深陷其中,真正感受到歷史的魅力。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下,國家和社會對于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歷史學科承擔著傳承中華優秀歷史文化、培養學生愛國的重要使命,這就意味著歷史教師需要用更加科學的方法展開教學。同時,教學改革措施也要適應今天的教學目標要求,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但是,如何更好地將其與歷史課進行結合是歷史教師接下來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我們必須大膽創新,敢于試錯,結合實際,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張榮珍.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教學思考與分析[J].科學咨詢,2020(19):236-237.
[2]劉佳俊.新課改條件下初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9-40.
(作者單位:山東省平度市店子鎮青楊中學26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