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遠斌
摘要:我國新一輪普通高中數學學科課程制度改革的基本理念也就是以不斷提高學校全體學生的社會科學綜合素質水平為改革主旨。為此,在我校數學實踐教學中,既要努力使全體學生通過基礎數學知識學習和參加實踐數學活動,逐步熟練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和計算技能,開發獨立思維能力、發展人格個性和不斷提高他們個人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外在表現;學習興趣;培養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之者。”興趣在我們的數學教學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為興趣是學生渴望求知,學好數學的前提;興趣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關鍵,是學習效果的保證;興趣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動力,是不可估量的內驅力;興趣也是青少年成才的重要心理因素,給孩子們帶來拼搏的勇氣。
一、高中生應用數學課程學習內在興趣的基本界定及外在環境表現
(一)數學學習興趣的界定
學習行為活動中的興趣所泛指的對象是泛泛地多指一個人在日常學習或者生活工作過程中因對人所得而產生的種種日常學習態度和行為方式或人內心上的種種體驗,如泛指人在日常學習中對人所得的種種體驗或人所得到的喜悅、滿足或煩惱、遺憾等。學習心理活動感情興趣一般來說可以大致地劃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一種說法是較為淺層的一種特殊學習心理活動感情興趣,指外在的、處于不穩定學習生長環境狀態的特殊學習活動情感,如對某個特殊新生老師學習生活過程中的內容突然改變感到有趣;一是較為則層的是深中淺兩個層次的一種特殊學習心理活動感情興趣,這主要原因是它可以泛指那種內在的、處于穩定、深厚的學習生長狀態的一種特殊學習心理活動感情興趣,如在不斷努力克服困難所產生的成就感。筆者個人認為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活動興趣中不應既有數學情感活動成分,也應具有數學認知期望成分,是理想信念-學習態度-認知情緒相互組成的三維一個復合體的結構,遵循兩條規律:一是學習活動興趣與數學認知相互作用制約的基本規律;二則是對學習活動興趣的質與性和量對學習需要和認知期望的依存關系的基本規律。
(二)中國高中生參與數學綜合學習活動興趣的外在構成表現
與其他同屆初中生們相較的比較,高中生在自我認識上的感知、觀察力和思維活動方面更加地開始富有某種高度性和目的性、系統性、全面性和某種高度上的穩定性,在新的認識理論思維批判模式研究方面已經逐步開始逐漸發展形成新的認識理論性和批判模式思維,具有較強烈的組織性、深刻性、獨立性和高度科學性的批判性。同時,高中生求學情感豐富,關心國際社會,富有科學理想,向往未來。但目前我們的初中學生一個剛進入高中就被老師牢牢地用繩拴著坐在"應試"的機動戰車上,內心需要承受巨大心理壓力。他們就是怕參加考試,怕告訴老師,怕留在學校。在壓抑、恐懼的求學心理下,他們的求學生活逐漸失去真實色彩,厭學癥的情緒到處彌漫。筆者在多年的我校高中數學德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也深深刻地感悟到,忽視教育情感驅動因素。
二、培養高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建議
高中生活對數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主要是在高中數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方面,它主要是源于高中生少年學習中國數學的種種深刻體驗和切身感受;另一方面,它又充分受益于周圍環境,特別說他是我的父母、數學教師、朋友和數學書籍的影響。所以,高中生對于數學本科學習活動興趣的不斷發展與逐漸形成。對于小學生初中學習奧數興趣的注重培養,必須以知識技能為依托,與知識和技能的獲得過程統一起來,這樣情感的培養才能落到實處。
(一)充分開展數學交流
交流活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最基本組織形式,亦是每個人的最基本的一種精神生活需要之一。它不僅僅只是一種德育教學活動,更是書香彌漫、充盈于全校師生、生生之間的一種精神教育文化情境和一種精神文化氛圍。對一個教師而言,交流不僅僅是意味著教師傳授更多知識,而且不僅是一起學習分享共同理解,教師在這種交流中也會成為一個學生自我發展的重要促進者、合作者和指導者。而現代數學知識交流,乃是學生運用一種表達現代數學中的概念、關系、問題、原理、方法,在交流過程中需要注重充分運用現代數學中的文字計算語言、符號語言及計算圖形學等語言形式來相互進行"數學地交流"。
(二)在學校數學德育教學中教師應努力讓廣大學生親身體驗并做到好的數學美
充分運用傳統數學美的指導思想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解題。數學美和運用數學美的思想表現方法之間往往有著必然的相互聯系,如對稱美與對稱的數學思想相互對應,符號主義思想與簡潔美相互對應,整體主義思想與數學統一美相互對應。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中學生可以通過其對數學知識思想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數學美的綜合滲透,來更好地幫助解決實際數學中的問題,激發中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活動興趣。
(三)要充分發揮素質評價在學生情感素質培養的積極推動作用
要切實充分發揮素質評價在學生情感素質培養的積極推動作用。具體地說,可以從以下幾點角度入手:一個就是在綜合評價的具體內容上,要特別重視對在校學生的基礎數學知識學習能力興趣水平進行綜合評價。在數學評價時候還可以重點考察一個學生自己是否主動地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對自己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是否能夠有一定信心、感興趣,對與學生數學學習有關的實際問題研究是否能夠充滿強烈好奇心,遇到數學難題之后能否積極地主動去著手克服和努力解決,等等。二是在提高評價的積極性質上,提倡針對積極性質的評價。教師在對每個學生集體進行課堂教學績效評價時,應從積極鼓勵的教學角度進行出發,充分考慮給予全體學生積極的教學評價,使全體學生盡快產生積極的精神情感生活體驗。增強全體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他們的課外學習活動興趣。
三、結束語
教師作為新歷史時期高中數學教師,除了必須要不斷努力提高自身數學素養外,更要適應在課堂教學方法的摸索探究上不斷下功夫,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懈不斷追求,努力刻苦鉆研,探索尋找出一種培養廣大學生良好數學實踐學習活動興趣的最佳教學途徑和有效方法,才能真正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提高廣大學生的素質數學學習成績,為黨的祖國和社會人民廣大培養創造出高端的素質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吳琴.談學習興趣對學習的影響[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2).
[2]齊月華.積極情感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及其培養[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8).
(淮濱縣中等職業學校 ?河南 ?淮濱 ?4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