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璐
摘要: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作為一門闡述自然現象、解釋自然規律、分析人地關系的學科,其核心素養對學生的長遠發展產生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融入,各個層次的學校都提升了對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提倡教師結合核心素養展開學科教學工作。為此本文主要就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初中地理;核心素養;人地協調觀
伴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深入,許多學校針對教學模式都在積極的研究和探索,因為這不僅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好方法,還能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因此,教師會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這就可能導致一百個孩子需要有一百種教學方式。高效課堂是初中階段教師都極力推薦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大的意義。
1 用豐富的知識去吸引學生
地理課程這門學科內容涉及面非常廣泛,這無形中對地理老師提出了挑戰。地理教師不僅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豐厚的語言和歷史文化素養,且還要有扎實的語言表達功底和口才藝術,真正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口若懸河,妙語連珠”才行。所以在這門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自己的學生特點,依據課文內容對已有的地理知識、生活中的現象和當今世界的焦點,甚至是地理科幻電影來渲染課堂氣氛,使學生對學習地理產生興趣,使地理課堂充滿生機和靈魂,且具有生命力。“學高之師,身正為范”。地理教師應以自己淵博的學識,拉進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對學習地理的興趣。這就像孔子說的“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讓地理課堂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2 引導學生合作思考與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是新課改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自主思考的效率。通過合作思考和探究,學生能夠實現信息共享、思維碰撞,并在不斷辯論的過程中產生新的認識。所以,在進行教學時,初中地理教師應當應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為學生提供交流、溝通的機會,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有利于幫助學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推動學生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比如,在講解《板塊的運動》時,教師可以設計“探究地球上發生火山和地震的原因”的合作探究任務,讓學生先在小組內部進行探究,幫助學生在小組內部實現合理分工,鼓勵學生勇敢闡述自己對火山、地震的認識,然后讓各個小組的學生代表依次分享自己小組的探究成果。學生通過合作思考,能夠掌握“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帶集中分布在板塊交界處”的知識內容,正確理解“板塊運動與火山、地震之間存在較強的關聯性”。
3 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傳統的地理課堂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除了要耗費教師大量的體力和腦力外,這種教學模式的效率還很低。隨著時代的發展,相關的教育部門也發現了這一問題,并且對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做出了重要的決定,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的方式都是其中的關鍵。針對這種情況,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布置一個教學內容中的興趣點,讓學生自己進行課程新知識的探索,這種預習方式能很好地讓學生融入課本中,而且相比傳統的預習方式更加有趣; 然后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講述,讓學生解決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從而讓學生對知識點加深印象; 另外,教師還需要關注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可以采用新舊知識的結合、回顧舊知識等方式讓學生溫故而知新。例如,在講述我國各地區的氣候特點時可以與北美各地區的氣候特點進行對比,這樣不僅能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 最后教師還需要定期對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效果進行檢查,這種檢查可以與生活內容相結合,這樣不僅可以檢查學生對地理知識、地理能力的掌握情況和運用情況,還十分符合新課標中的教學要求。因此,在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過程中,高效課堂的建立不僅需要學生進行知識的記憶,還需要學生學會如何運用知識、使用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
4 利用多媒體的繪圖功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利用各種媒介手段的繪圖功能,通過演示更加直觀地展現地理現象,多用地圖知識來熏陶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從而引導他們的心理傾向向著健康方向發展,并促使學生把這種情感追求轉化成強烈的求知欲。這樣,學生就能夠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比如教師在講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形、如聞其聲”。然后,引導學生反復演示,并配圖進行練習。幫助學生把抽象的地理知識從感性的記憶變為理性的掌握,有利于提升學生興趣和學習效果。
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地圖對學生進行興趣引導。對于本節課用到的地圖,可以先讓學生用鉛筆畫出它的輪廓,確定準確后再用相應的彩筆勾勒出來。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把地理事物突出地表現出來,增強地圖感染力,加深學生對地理名稱和事物的記憶,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繪制世界地形圖時,教師要求學生先用鉛筆勾勒出世界七大洲的輪廓,并提醒學生注意七大洲的具體位置,然后讓學生用相對應的彩筆寫出七大洲板塊的名稱。又如:我們讓學生認識和分析《我國年降水量分布》這幅圖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四種不同顏色涂畫出1600毫米、800 毫米、400 毫米和 200 毫米等降水量線,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我國降水量的變化。有形、有聲、有趣的學習課堂,不僅讓學生在樂趣中獲得了地理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掌握地理知識的能力。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動教學的改革與完善,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融入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初中地理教師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發展成為優秀的地理人才。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發揮好自身的教育引導作用,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努力推動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精準性。
參考文獻
[1]鄧小華.基于初中地理學科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分析[J].學苑教育,2020(27):81-82.
[2]王莎莎.例談核心素養之初中地理實踐力的缺失與補位[J].求知導刊,2020(44):61-62.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鎮中心學校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