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恒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在實施的過程中,學校要負責總體規劃,班主任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班級中進行德育。班主任作為執行者,實施的策略要科學且合理,否則會直接影響到工作的開展。本文根據小學班主任目前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供同行學習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主任;德育管理;實施策略;創新
學校對學生的德育都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要求教師在注重班級教學管理的同時,還要加強德育的管理。目前,小學德育工作受到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因為它不僅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整體發展,而且還關乎到能否提高整個學校的教育管理質量。因此,班主任必須在原有的德育管理方法上進行創新,以此促進德育質量的穩步提升,進一步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一、小學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學生要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師要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三觀。因此,班主任作為班級的核心人物,必須要承擔自己的責任,探索學生在德育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和開展學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如果班主任在教育中很好地進行了德育,那么他的班級的基本素質也會很高,班主任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一言一行都被模仿,對學生的未來學習、工作甚至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應發揮積極向上的德育指導作用。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缺乏與學生家庭之間的合作溝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對學生的德育尤其重要。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家長的積極配合是必需的。然而,據調查顯示,我國現有一些家庭嚴重忽視了小孩的教育問題,給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例如,孩子上學從來不遲到,行為表現出色,但家長認為只有孩子的學習成績好,才是好的,紀律方面再好也不認同,班主任也沒有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第二,班級德育工作的實施較為單一。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要想學生表現得好,除了依靠學校的規章制度外,還要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在工作開展中,班主任應該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公益活動,這樣會更利于學生的德育。但目前大多數小學還沒有與社會公益群體進行有效的合作,如社會福利中心、養老院等,缺乏現場的教育和實踐。因此,任憑班主任的說教和規章制度都顯得空洞乏力,也很難得到預想的德育工作效果。
三、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施策略與創新
第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班級的建設,班主任要善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想和學生處理好關系,就要全心全意地愛學生,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尊重學生的個性,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例如,小學生心里單純,想問題較簡單,但他們很敏感,有很強的自尊,不能對成年人那樣與他們交流。在進行德育工作時,班主任必須從多個方面考慮,給他們仔細周到的關心,尤其是教師不能因為某些同學的學習成績好,就表示格外的關心,特別的關愛,而忽視了他們,這樣不利于師生和諧關系的構建。所以,教師要平等對待,對成績不好的學生要給予熱情的鼓勵,讓他們也感受到認可,在贊賞的環境中學習,這樣可以使班主任的工作更加順利。
第二,尊重和鼓勵學生。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是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并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教師不僅要與學生互動,還要在課后多與學生交流,真正愛護每一個學生。由于小學生處于懵懂的階段,在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存在問題,需要教師的指導,所以教師要關心照顧學生,要打破師生之間的隔閡。此外,班主任作為班級活動的組織者,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要端正自身的言行。例如,教師在組織班會上,要保證班會的內容有趣,使學生積極參與,達到深入了解的目的。當學生做錯了事情,必須提出批評,批評學生時,首先要指出他們在那里做得很好,承認他們的優點,然后分析事件,再指出那里做得不好,為什么做得不好。學生有時會有逆反心理,不做作業、不注意衛生,所以只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他們心悅誠服,才不會再犯此類錯誤。在德育過程中,教師要做到認真分析事情的原委,既不偏幫也不敷衍,處事要從尊重和鼓勵學生出發,這樣可以讓學生少走彎路,達到教育的目的。
第三,與家長保持溝通。在德育中,學校教育是一方面,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對于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教師要與家長保持溝通,雖然有時可以直接與學生交流,但性格內向的學生話語不多,如果老師執意和他進行對話,就會適得其反。事實上,對于內向的學生來說,家庭學校雙方都要進行教育,才能全方位塑造學生的個性。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可以及時地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教師和家長要充分認識到學校和家庭教育聯系起來的重要性,相互保持溝通交流,共同教育學生,使學生不斷地成長。
第四,創新班級管理工作。傳統的德育教學方法過于標準化,局限于通過思想品德課來進行言教,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它已經不能夠滿足班級創建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如何開辟新的途徑是小學班主任面臨的任務。例如,除了正常的思想品德課程外,班主任要組織活動,在活動中言傳身教,讓學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班主任平時要加強學生的德育,以德育為著重點,創新班級的管理工作。
第五,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為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因材施教,逐步引導學生不斷發展。教學上教師必須注重樹立學風,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教師應該經常檢查學生的日常表現,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另外,教師要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根據需要閱讀一些兒童教育書籍,查看一些視頻資料,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從而使德育得到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中,班主任要改進傳統的德育方法,運用新的教學策略來創新教育方法。德育管理工作實施與創新上,班主任要與學生構建和諧的關系,在教育中要尊重學生,保持與家長溝通聯系,加強班級的管理,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班主任要創立新的教學理念,促進德育質量的穩步提升,進一步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鑫.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創新與策略漫談[J].好家長,2019(21).
[2]李宏.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策略漫談[J].教育藝術,2019(9).
[3]許云燕.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