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萍
摘 ?要:《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指出,讓所有適齡兒童“上好學”,對于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升國民素質,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不斷發展完善、深化落實的新課標,正是讓義務教育均衡發揮歷史意義的重要抓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中國教育不斷跨越工業時代留下的應試教育弊端,邁向了服務業時代背景下人本主義教育新征程。
關鍵詞:均衡發展;新課程標準;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2020年,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已經實現長足進步,在物質資源方面實現了基本均衡。在下一步的規劃中,除了要促成義務教育實現全覆蓋,也要從教學方法入手,推動新課標綱領在義務教育學校中的落實。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群文閱讀教學,就是新課標指導下的有效教學方式。通過多種教學資源的整合,使學生核心素養獲得提升,可以推動學生身心可持續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的總目標。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群文閱讀打好基礎
教學要以學生為本,如果學生厭煩閱讀、抵觸閱讀,任何先進的閱讀模式都無法發揮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尚難理解學習的意義,還做不到自主學習,這就需要教師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閱讀課中,教師要積極利用在義務教育均衡中提供給小學語文課的有利教學資源,如繪本、多媒體、信息資源等,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高學生文本細讀能力,進行探究式群文閱讀
雖然學生有了閱讀興趣,但是缺乏相應的閱讀技巧,同樣會阻礙群文閱讀的開展。要想實現學生自愿、自主地群文閱讀,還需要提高學生自主發展能力,讓學生學會閱讀。課堂中常規的教學就要注意提高學生自主發展能力,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在小學低段教學中要著重提高學生對文章結構的把握能力,讓學生能夠看懂文章。小學高段則是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文章寫作手法的解構能力,學生掌握了高效的閱讀技巧,就能夠在自由、自主的氛圍下,開展群文閱讀,不斷提高人文素養。
三、閱讀形式多樣化,基于群文閱讀營造生態課堂
群文閱讀旨在實現學生的身心全面、可持續發展,教師可以根據這一核心意旨,大膽創新教學方式,營造出基于群文閱讀的生態課堂。教師可以因時、因地、因生地創新群文閱讀教學形式,只要能夠使學生人文素養、自主思考、社會適應、心理健康取得發展,就是有效的群文閱讀教學。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已經達到基本均衡。在下一個階段,義務教育工作的重心是持續推動教學質量提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小學教師應提高自我約束,用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不斷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人才。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張文年. 小學高年級群文閱讀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20(16):95.
[2]張小鳳. 淺談小學語文中“群文閱讀”的課堂教學策略[J]. 課外語文,2019(3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