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騫
摘 要:情境教學法可以引起學生的態度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在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創設合適的情境,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象、發現問題,使用恰當的數學語言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文章探究情境教學在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及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高中數學;立體幾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0-0092-02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式,不僅要重視如何教,還要重視如何學,引導學生會學數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努力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促使更多的學生熱愛數學。實踐發現,教師可將情境教學法引入教學中,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象、發現問題,使用恰當的數學語言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究情境教學在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及策略。
一、情境教學在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以“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為主,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知識掌握得不扎實,這是高中數學教學中比較突出的問題。高中數學的難度與初中數學相比全面提升,如果教師不及時優化教學方法,只注重傳授教材知識而忽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就會導致學生只掌握教材知識而不掌握做題方法,這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高中數學立體幾何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如果學生掌握教材知識,而不掌握解題方法,就會出現解題沒有思路的情況。
對此,教師可在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學材料創設教學情境,全面夯實學生的基礎。第一,靈活運用教具,讓學生建立立體幾何與平面幾何之間的聯系。學生在學習立體幾何時,擁有良好的空間想象力非常重要,但也不能割裂立體幾何與平面幾何之間的聯系。立體幾何是基于平面幾何存在的,所以教師可利用多層平面透明膠片教具進行平移和旋轉,并通過構建平面與空間的互動模型將二者有機結合,讓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轉化。第二,就地取材,讓學生扎實掌握立體幾何基礎知識。教師可以利用教室、校園和生活中的各種物體激發學生的數學思考,讓其進行觀察,說出其存在的幾何結構特征,然后進行分類,并簡述分類的標準。或利用課本、桌面、筆和橡皮等常見的物品進行情境教學,還可以讓學生從家中拿些簡單的幾何體在課堂展示。這些教學情境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與實踐扎實掌握立體幾何基礎知識。第三,讓學生形成“腦中幾何體”。教師可運用多元化模型創設教學情境,初期可運用實物模型,到一定程度時可借助信息技術展示立體幾何圖形的結構特征,并進行分類整理,還可以直接運用信息技術顯示立體幾何圖形,讓學生運用空間想象力進行簡單的小實驗,進而形成“腦中幾何體”,扎實掌握立體幾何基礎知識。
二、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科學創設教學情境
在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教師科學地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將抽象的立體幾何理論知識形象化,從而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立體幾何的證明方法時,可以向學生介紹其發明者以及背后的故事,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態度體驗,提高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同時選擇學生熟悉的情境,而不能盲目創設學生無法融入的教學情境,這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違背情境創設的初衷。另外,情境創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可基于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和學習情況科學創設教學情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2.啟發學生思考
教師在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時,要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把握數學內容的本質。例如,“線線平行與線面平行”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線線平行、線面平行的概念,掌握線線平行、線面平等的判定定理,并用這些定理來證明它們的平行關系以及求一些簡單的空間角度。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并拋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教室門扇的兩邊是平行的,當門扇繞著一邊轉動時,另一邊與門框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課本的對邊是平行的,將課本的一邊緊貼桌面,沿著這條邊轉動課本,課本的上邊緣與桌面所在平面具有什么樣的位置關系。教師以學生熟悉的情境開展教學,可以讓抽象的數學內容具體化,拉近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的距離,讓學生對數學充滿探究熱情,進行主動思考,從而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3.培養學生的空間體驗感
學生在學習立體幾何過程中會遇到空間問題難以轉化為平面問題、通過幾何體的直觀圖難以想象幾何體在空間中的具體結構、思維受平面圖形干擾缺少在三維空間條件下進行思考的經驗等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利用實物模型,歸納空間圖形基本元素間的位置關系,讓學生體驗從現實世界抽象出空間圖形的過程,從而掌握立體幾何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4.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優勢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工具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教師可以借助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在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如PPT、幾何畫板、立體幾何畫板等直觀展示空間圖形,并搭配相關的文字說明、動畫、音頻等形式,呈現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渲染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柱體、椎體、球體體積公式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講解這幾種立體圖形的體積公式推導方法,然后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歸納、猜想、驗證。
5.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
為實現情境教學在高中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的應用,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對情境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并在教學設計中積極地將情境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從而發揮情境教學的價值。另外,還要加強情境教學的實踐。教師可在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象、發現問題,使用恰當的數學語言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教師在立體幾何教學中培養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可積極創設學生熟悉的、有關聯的、綜合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啟發。例如,在教學多面體內容時,教師可以先以一個簡單的多面體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自行總結其他多面體的特點,最后由教師總結性質,并對學生的總結進行點評。再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時,教師可以用固定光源照射一個立方體,讓學生觀察每個面投影的不同,從而理解三視圖的含義。